華文網

中國最適合做國都的城市,除北京還有三座,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關於古代國都的選擇上,經常出去旅遊就會發現有好多地方幾乎讓人感覺天生就是用來當國都的,這些城市確實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說這四個號稱古都的城市周圍都有大山鎮守,

在那個軍事戰爭完全憑藉地利的時代,國都旁邊要是沒有個高高的山,皇上坐在龍椅上都覺得沒安全感,尤其是這四個城市都靠近水源,淮河,黃河,渭河,至於後來明清為啥都在北京建都其實就是因為隋朝開通的大運河給後來的朝代提供了水源,更大的原因就是古代人迷信的要命,每個皇上都覺得自己是真龍天子的後人,於是這帝都一定要建在龍脈之上。

接下來咱們細緻的說說這四個城市。

西安可以說是建都界的元老,漢唐的時候這就是首都,那時候的長安也是一片繁華,更重要的是經濟中心還沒南移,南方還沒開發出來,自打秦始皇以來,十三個朝代都選擇長安做都城,西安在建都界的元老地位可真不是吹的,

尤其秦嶺的存在更是一個天然的防盜門,而且還是高級防盜門。

洛陽的歷史文化底蘊可是相當的深厚,夏朝的時候就建都在這了,而且洛陽似乎集了天地之靈韻,孔子,老子等先秦諸賢大多誕生在這裡,好多著名的古籍也是在洛陽完本的,似乎洛陽有著一種天地之間的靈韻之氣。

南京其實作為國都就有點尷尬了,大多數統治者難逃的時候都會定都金陵,一旦北方出現了問題,皇上一般都是一路南下逃到金陵來偏安。更多的在南京呆久了的皇帝一般都會沉迷風月,不問政事,因為經濟中心南移後的南方美女如雲,玩的花樣也多,整日沉浸在這種環境中沒有人會不沉淪的。

對於明朝和清朝建都北京其實不難解釋,因為皇上是北方人,不想去南方怕水土不服,而且在古代大家都有強烈的思想情結,離家太遠也不是它們所想接受的,於是明朝和清朝都安安穩穩的駐紮在了北京,在這幾百年之間他們把北京修建的如夢如幻,要不然也不會有那個舉世矚目的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了,

還有那如今仍能讓我們感到威嚴的故宮,更加令人留戀的是頤和園的四季景色顯得分外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