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古人不會接吻?中國人的吻技,自古就超越英法美德

在中國的傳統語境中,“接吻”一詞大多用“親嘴兒”來表達的,對於這種臉紅心跳的行為,老一輩大多會說這都是跟電視上的老外們學的,我泱泱大中華上下五千年還用跟洋人學這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連猴子都會接吻,這屬於動物的天性,硬要說古人不會接吻,難道古人就不是生物了?

但奇怪的是,中國古代對於接吻這個行為極少記錄於史書,原因不難想像,在古人的觀念中,接吻豈止男女授受不親,簡直等同於愛愛,本著尊重隱私的原則,

被嚴格限制在臥室內,這種私密行為無法被來到中國的歐洲傳教士看見,以至於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了老外認為中國人根本不會接吻。說了這麼多,中國人到底是啥時候開始接吻的?

出土于彭山漢朝崖墓的“天下第一吻”石刻說明了中國人至少在兩千年前就已經會接吻了,

不僅如此,還會一邊接吻一邊,,(自己看圖找亮點)。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玩得這麼刺激,滎經出土的石棺浮雕就是兩個人舉手相握而吻,溫柔文雅。

合江出土的接吻陶俑捧著小臉擁吻,浪漫到不行。

其實在古代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吻”這個字並沒有親嘴兒的意思。直到到了開放的唐朝李洞玄的《洞玄子》裡寫“兩口相吻,男含女下唇女含男上唇,

一時相吮,茹其津液”。這裡的吻才與今天的吻相同。

文人對於這事兒又喜歡搞出點兒新鮮的說法。比如元稹的“鴛鴦交頸舞,翡翠合歡籠。”而到了宋徽宗這兒,常以體恤民情的名義到青樓跟李師師私會,還寫詞“動,動,動,臂兒相兜,唇兒相湊,舌兒相弄。

”皇帝都這樣,還怕老百姓不會?

明朝就放得更開了,表達也更加直白了。在明朝的《八段錦》中寫到“烏雲見她不問,又把嘴靠在羞月的嘴邊,把舌頭撈一撈”。更別提曹雪芹寫的寶哥哥喜歡吃妹子嘴上的胭脂了,所以不是古人不會接吻,只是說法更高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