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快遞單上不再顯示姓名和電話,個人資訊就安全了嗎?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個人資訊洩露一直都是重要的問題。近期一則“中國物流企業正逐步淘汰印有消費者隱私資訊的快遞面單,啟用更安全隱私面單”的消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株洲市民到底什麼時候能享受到該項服務呢?

這樣的舉措真的能切實地保護消費者個人資訊不被洩露嗎?

“快遞面單”,就是指寫有消費者資訊的快遞單。手寫快遞單其實都是一式四聯,一條快遞單的流轉經過許多環節,任何一個環節都存在資訊洩露的風險。撕毀、遮蓋、處理掉包裹上的個人資訊,只能避免身邊別有用心的壞人,但卻無法杜絕網路資訊洩露。

記者在淘寶上輸入“購買快遞單號、刷單等資訊”,就會出現不少公然販賣個人資訊的商家,價格在1元至3元每個不等。進行買賣的快遞單還可以根據買家要求,挑選指定的快遞公司和收貨地點。

“販賣消費者個人資訊”竟然統統都不用驚動消費者本人,在派件中還有快遞員代簽收。這一語就道破了販賣資訊者與快遞公司之間的千絲萬縷關係。

記者又搜索發現QQ上也有很多這種販賣資訊刷單的群,購買快遞單的買家有部分是淘寶店主,他們通過購買未掃描的快遞單偽造交易記錄,達到“刷銷售額”“刷信譽度”的目的。

消費者個人資訊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被人拿來牟利。

“隱私快遞單”上消費者的名字和電話號碼中間4個數字,都被*號代替。只有快遞小哥能通過APP聯繫到收件人,其他人再難從快遞單上竊取消費者隱私了。目前正在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肅、山西、寧夏這五個區域試點。

某快遞公司湖南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公司月結客戶,早就實現了這種隱私面單,而針對散單客戶他們也正在研發相關的設備,預計今年內株洲市民就都能享受到這一服務。該新舉措的實施,將可有效杜絕個人資訊在“快遞基層”洩露。

也有部分市民提出擔憂,認為:“隱私快遞單”的出現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揚湯止沸之舉,真正需要的是加強對每個快遞企業員工的監管和嚴厲打擊資訊販賣違法行為。

律師聶煒認為:公民的個人隱私是受法律保護的,有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律師聶煒

對於個人資訊的保護,民法總則裡面也明確規定了,這樣的銷售買賣個人隱私的行為,是要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

律師聶煒認為:公民的個人隱私是受法律保護的,有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律師聶煒

對於個人資訊的保護,民法總則裡面也明確規定了,這樣的銷售買賣個人隱私的行為,是要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