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男人衣櫃裡搶來的衣服

WYL ego設計

ego

襯衫是衣櫥裡必備單品,被女人們玩兒出了花,正著穿不過癮,現在流行反著穿。

有本事你們把臉轉過來呀!

其實這種穿法一點都不新鮮,都是我們20年前玩兒剩下的。

其實,

現代這種系扣子連接兩片門襟的現代意義上的襯衫,在產生之初,只有男人有資格穿著,女人是不能穿的。如果不是一波又一波女性前輩的呼號努力,女人們差點兒就無襯衫可穿,‍♀️。

襯衫與婦女解放運動

女性如今常穿的襯衫、褲子,都是婦女解放運動的成果。每天早上,當我們把襯衫套在身上的時候,根本不會去想它跟婦女解放運動有什麼關係,跟男女平權有什麼關係。

在英劇《唐頓莊園》裡,伯爵的三女兒Sybil穿了一條褲子會客,在座的男男女女也都倒吸一口涼氣,因為那個時候褲子只有男人可以穿。

《唐頓莊園》劇照

襯衫也是如此。

在14世紀初襯衫產生後長達四五百年的時間裡,襯衫都是貴族男性的專屬。不管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絲綢材質、金銀絲裝飾,還是16世紀的刺繡和18世紀的荷葉邊,都只有貴族負擔得起。而且襯衫款式繁複、裝飾累贅,穿上它根本無法勞作,

普通百姓當然不會選擇它。

即便後來襯衫款式趨於簡介俐落,普及到一般百姓,也都只在男人的衣櫥裡。

歷史上出現過的襯衫款式

然而到了20世紀初,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一場婦女解放運動的爆發,開啟了女性穿著襯衫的潮流。

婦女解放運動畫報

人類從衣不蔽體,到用樹葉子魚皮做衣服來遮擋,但到了後來,衣服不只是蔽體保暖而已,它是社會歷史前沿最敏銳的觸角,反射出人們的性格、思潮,顯示了兩種性別的較量。

婦女解放運動中,白襯衫成為女性從男性衣櫥裡搶奪的第一件衣服。女人穿男裝,是表達婦女要求解放的一種手段。表面看來,穿男式襯衫的行為,是女人們要摒棄束胸等等對身體的束縛,但更深層的,是要求兩性權利平等,按自己的意願選擇職業和生活方式,消除歧視,撕掉長久以來人們給女性貼的標籤。

加布裡埃·香奈兒,第一批穿白襯衫的女性,從男裝中汲取靈感,使女性服裝趨於現代。

一開始,白襯衫並沒有在廣大女性群體中普及,女性穿著白襯衫的目的也並不是便於生產生活,而是一種象徵意義非常強的符號化服裝,表現女性強勢的一面。

好萊塢女星瑪琳·黛德麗,用白襯衫打造中性風的瀟灑不羈,以此來宣示女性主義。

從符號化象徵到潮流單品

白襯衫真正從符號化意義走向日常生活中的潮流服飾,是從奧黛麗·赫本所出演的《羅馬假日》開始。1953年,赫本在片中飾演的公主把常見的白色領結襯衫穿出了兩種味道:系緊長袖是端莊溫婉,卷起袖管卻俏皮活潑。兩個造型卻擁有兩種不同女性氣質,白襯衫開始展現出它不同的一面。

奧黛麗·赫本在《羅馬假日》中兩款白襯衫造型。

此外,又經由凱薩琳·赫本、艾娃·加德納、勞倫·白考爾等三四十年代好萊塢女星的演繹,襯衫不再只屬於男性,也不再是女性搶來為自己宣言的道具,而真正成為女人投入社會生產生活中常常穿著的衣服,成為女性服裝中的一員。

凱薩琳·赫本的翻領襯衫造型。

艾娃· 加德納的帶腰帶長款白襯衫造型。

勞倫·白考爾的小立領襯衫造型。

襯衫冷知識:

為什麼男式襯衫紐扣在右邊,女式襯衫紐扣在左邊?

紐扣一開始只釘在男人的衣服上,後來被女服採用。女性尤其是貴婦人、太太、小姐需要傭人説明穿衣,為了方便女僕為女主人系扣子,將女式服裝的扣子釘到了左邊,繼而延續下來用於後來產生的女式襯衫上。

《唐頓莊園》劇照。

今天你穿了嗎?

女人的創造力之無窮在服裝領域體現得淋漓盡致,襯衫被穿到現在當然並不局限在白襯衫這一款。

印花的條紋的格子的波點的。

元寶領尖領立領一字領沒有領的。

襯衫現在還流行當裙子,叫做boyfriend shirt。不然那些“因為大雨濕透了全身不得不到男豬腳家裡去洗澡換乾淨衣服然而男豬腳家裡只有男豬腳的衣服沒辦法只能套上一件男豬腳的白襯衫然後男豬腳就覺得很性☆禁☆感”的橋段要怎麼演?

Selena Gomez與好友穿著boyfriend shirt,踩著悠閒的人字拖

題外話:我不是女神,我就是一枚勞動婦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女權”這個詞能在瞬間刺激整個社交網路的神經。在我看來,所謂女權,並不是要求男性包括整個社會高看女性,或是給予特別的吹捧,我們要求的,向來都是“平等”二字。當一些女人羞于稱自己是“婦女”的時候,當一些商家在國際勞動婦女節造勢大力鼓吹“女神節”的時候,這些刻意美化的詞彙反而更加物化了女性。當整個社會開始扮演跪舔的姿態來彰顯自己尊重女性的時候,只能說明它還沒有放下分別心。

而仍然有這樣的女性,一邊以獨立自由標榜自己,一邊又抵制別人叫自己“婦女”,自己心中先把“婦女”這個詞貶義化,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擺出一副高傲的姿態讓社會上的男性拜倒在石榴裙下,抑或是不斷造詞來肯定女性的外表、能力,而應該是自我肯定與生俱來的柔弱與堅強、細膩與寬容等等矛盾又複雜的天性,是自己先跳出被標籤、被物化的籠子,再去跟別人談尊重。

不管是生活中的茶米油鹽,還是職場中的競爭忙碌,女人們可以選擇任何一種,也可以二者平衡。穿上襯衫,挽起袖子,可以是去洗碗做飯,也可以去碼字談判,無論怎樣,生活始終在女人自己的手裡。

以上圖品內容均來自網路

本文為Ego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我們,學穿搭、學知識,從內而外變更美!

THANK YOU

Design by ego設計

反射出人們的性格、思潮,顯示了兩種性別的較量。

婦女解放運動中,白襯衫成為女性從男性衣櫥裡搶奪的第一件衣服。女人穿男裝,是表達婦女要求解放的一種手段。表面看來,穿男式襯衫的行為,是女人們要摒棄束胸等等對身體的束縛,但更深層的,是要求兩性權利平等,按自己的意願選擇職業和生活方式,消除歧視,撕掉長久以來人們給女性貼的標籤。

加布裡埃·香奈兒,第一批穿白襯衫的女性,從男裝中汲取靈感,使女性服裝趨於現代。

一開始,白襯衫並沒有在廣大女性群體中普及,女性穿著白襯衫的目的也並不是便於生產生活,而是一種象徵意義非常強的符號化服裝,表現女性強勢的一面。

好萊塢女星瑪琳·黛德麗,用白襯衫打造中性風的瀟灑不羈,以此來宣示女性主義。

從符號化象徵到潮流單品

白襯衫真正從符號化意義走向日常生活中的潮流服飾,是從奧黛麗·赫本所出演的《羅馬假日》開始。1953年,赫本在片中飾演的公主把常見的白色領結襯衫穿出了兩種味道:系緊長袖是端莊溫婉,卷起袖管卻俏皮活潑。兩個造型卻擁有兩種不同女性氣質,白襯衫開始展現出它不同的一面。

奧黛麗·赫本在《羅馬假日》中兩款白襯衫造型。

此外,又經由凱薩琳·赫本、艾娃·加德納、勞倫·白考爾等三四十年代好萊塢女星的演繹,襯衫不再只屬於男性,也不再是女性搶來為自己宣言的道具,而真正成為女人投入社會生產生活中常常穿著的衣服,成為女性服裝中的一員。

凱薩琳·赫本的翻領襯衫造型。

艾娃· 加德納的帶腰帶長款白襯衫造型。

勞倫·白考爾的小立領襯衫造型。

襯衫冷知識:

為什麼男式襯衫紐扣在右邊,女式襯衫紐扣在左邊?

紐扣一開始只釘在男人的衣服上,後來被女服採用。女性尤其是貴婦人、太太、小姐需要傭人説明穿衣,為了方便女僕為女主人系扣子,將女式服裝的扣子釘到了左邊,繼而延續下來用於後來產生的女式襯衫上。

《唐頓莊園》劇照。

今天你穿了嗎?

女人的創造力之無窮在服裝領域體現得淋漓盡致,襯衫被穿到現在當然並不局限在白襯衫這一款。

印花的條紋的格子的波點的。

元寶領尖領立領一字領沒有領的。

襯衫現在還流行當裙子,叫做boyfriend shirt。不然那些“因為大雨濕透了全身不得不到男豬腳家裡去洗澡換乾淨衣服然而男豬腳家裡只有男豬腳的衣服沒辦法只能套上一件男豬腳的白襯衫然後男豬腳就覺得很性☆禁☆感”的橋段要怎麼演?

Selena Gomez與好友穿著boyfriend shirt,踩著悠閒的人字拖

題外話:我不是女神,我就是一枚勞動婦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女權”這個詞能在瞬間刺激整個社交網路的神經。在我看來,所謂女權,並不是要求男性包括整個社會高看女性,或是給予特別的吹捧,我們要求的,向來都是“平等”二字。當一些女人羞于稱自己是“婦女”的時候,當一些商家在國際勞動婦女節造勢大力鼓吹“女神節”的時候,這些刻意美化的詞彙反而更加物化了女性。當整個社會開始扮演跪舔的姿態來彰顯自己尊重女性的時候,只能說明它還沒有放下分別心。

而仍然有這樣的女性,一邊以獨立自由標榜自己,一邊又抵制別人叫自己“婦女”,自己心中先把“婦女”這個詞貶義化,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擺出一副高傲的姿態讓社會上的男性拜倒在石榴裙下,抑或是不斷造詞來肯定女性的外表、能力,而應該是自我肯定與生俱來的柔弱與堅強、細膩與寬容等等矛盾又複雜的天性,是自己先跳出被標籤、被物化的籠子,再去跟別人談尊重。

不管是生活中的茶米油鹽,還是職場中的競爭忙碌,女人們可以選擇任何一種,也可以二者平衡。穿上襯衫,挽起袖子,可以是去洗碗做飯,也可以去碼字談判,無論怎樣,生活始終在女人自己的手裡。

以上圖品內容均來自網路

本文為Ego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我們,學穿搭、學知識,從內而外變更美!

THANK YOU

Design by ego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