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年後 我們的智慧手機可能是這個樣子

下面我可以來看看未來在智慧手機領域10個最有可能出現的前沿技術和創新設計。

我們的選擇,刻意避開了短期內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比如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即時翻譯和更高級的電池技術等,這些都在幾年內註定會發生,不在我們展望的範圍之內。

相反,我們要關注的是那些現在還隱藏在實驗室中的核心新興技術,還在實驗部分和設計部門,並且在未來的幾年裡有希望嶄露頭角。你可以從這裡看到智慧手機的發展趨勢,

雖然沒人能準確的預測未來,但是至少會從它們身上獲得一些啟發。

能彎曲

可彎曲的螢幕,應該距離我們最近、最有可能、也是未來最基本的發展趨勢了。在未來的幾年裡,我們將看到智慧手機的設計發生變化。可彎曲或柔性是不同的叫法,

但是實際上代表了目前顯示幕技術的一種發展趨勢。而這背後都依靠哪些最先進的材料,比如柔性OLED螢幕等等。它們能夠像一本雜誌一樣卷起來,然後像地圖一樣展開。

可以肯定的是,現在每個主要的智慧手機廠商都開始在嘗試了這種技術,但是目前最有趣的例子,是來自于加拿大安大略皇后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這種成果名叫ReFlex,採用了一塊6英寸720p螢幕,支援多點觸控,

配備有確定螢幕彎曲程度的,運行Android 4.4 KitKat系統。該機機身相當長,主要是因為將主機板和電池放到了螢幕兩端。而在手機的背部,彎曲感測器負責監測施加在螢幕上的力度,還有一個音圈能通過振動產生觸覺回饋。

該手機設計結合了多點觸摸與彎曲輸入功能,允許使用者通過彎曲手機螢幕實現手機的操作控制。這意味著一個人可以通過彎曲手機來實現虛擬書本翻頁,

而手機能產生模擬的回饋。

折疊智能手機

將能折疊或柔性螢幕的概念再延伸一步,就帶到了產品上。目前一些主流智慧手機廠商正在研發造型奇怪,能夠莫名其妙的折疊和展開的智能手機原型。而我們最先看到的例子,應該就是來自于三星的Galaxy X了。

這款產品備受期待,並且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小規模測試生產。

雖然關於Galaxy X具體的細節很少,但是通過之前的原型演示和申請的專利來看,Galaxy X能夠像錢包一樣折疊起來,還配備了一個柔性OLED顯示幕在裡面。打開之後,能夠看到彎曲的矩形顯示幕,然後螢幕尺寸加倍。同時三星也在開發一種個大尺寸的版本,基本上能夠看成是一台7英寸的平板電腦。

另外包括聯想、諾基亞和LG等廠商都在開發類似的產品。聯想的CPlus概念設計,如圖所示,將智慧手機從傳統的平板模式變成了手環。它採用的是4.35英寸的AMOLED顯示幕,搭載的是安卓作業系統,配備真皮背殼,具有多種顏色的選擇,同時手機可以按照使用的習慣自動變換智慧手機模式或手錶模式。另外Cplus智慧手機支持嵌入式ESIM卡,能夠自由地對網路進行切換。並且在去年三藩市的科技大會上展示了原型,甚至已經進行了幾輪融資。

全息投影

一旦我們超越了顯示幕的束縛,那麼未來智慧手機的設計就會像科幻小說一樣。而全息投影技術應該是科幻小說裡最受歡迎的一種想法了。未來,我們再也不用智慧手機,任何電影或電視節目,都可以通過手腕上的手錶和桌面上在空中投射出真正的全新投影畫面。

加拿大皇后大學人類多媒體實驗室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夠曲屏的全息智慧手機HoloFlex。

當用戶將這款手機彎曲時,其1920×1080圖元的觸控式螢幕會給你展示一幅3D圖片,不用佩戴特殊的眼鏡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它彎曲的機身內部放置了一個感測器,可以讓使用者進行縱向的目標操控,並且可以添加和輸入不同的三維深度。當彎曲顯示幕時,使用者就像從螢幕裡跳出來了一樣,能夠互相看到對方的樣子。不僅如此,不管其他旁觀者從什麼樣的角度來看,他們的面部都是會被正常刻畫出來的,不會受到扭曲或醜化。

模組化

任何智慧手機如果長期使用,配置都會過時,並且配件無法更換。或者如果你的手機內部有什麼元件損壞了,有的可以維修,有的壓根就不能修。

而來自歐洲的一家機構卻通過一種設計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Phonebloks是由用戶自己搭建起的手機,它的主機板支援模組化擴展,用戶可以輕鬆地搭配或者更換模組,每個模組都通過針腳與主機板相連。如果用戶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發現某個模組壞掉了,比如說攝像頭被摔壞了,可以從主機板上拆下來,換上一個全新的攝像頭模組;如果用戶發現電池越來越不給力,可以重新組合一下模組,換上一個更大容量的電池。而正是一種與積木類似的結構,只要主機板不壞,就可以一直往上面安裝新的模組,讓手機一直處於最新的水準。

包括摩托羅拉、LG等廠商都已經發佈過模組化概念的智慧手機,但是都只停留在最初級的階段。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款真正的模組化智慧手機亮相,雖然穀歌也有,但是這個Project Ara項目最終也被取消了。

自我修復

還有什麼是要比手機掉地上螢幕被摔碎更讓人鬱悶的事情嗎?這是難免的事情,而且裂縫會慢慢變大、上面的“蜘蛛網”裂痕也會越來越多,而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但是也許你的智慧手機本身有可能會做些什麼。今年4月,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擁有自行修復功能的螢幕材料。這是一種可拉伸的離子鹽聚合物,它具有一種特殊功用,當資料斷裂或呈現劃痕時,離子和分子就會相互吸收以癒合資料,因此可到達自我修復的目的。這種材料的自我修復才能,除了修復劃痕之外,還有修復切口的才能。測試發現,把這種材料切成兩半,24小時之後他們會重新銜接在一同。而它延展性能也很強,能夠拉伸到原尺寸的50倍。

未來的輸入方式

對於商務和部分個人使用者來說,消息傳遞應該是智慧手機裡最忙碌的應用了。因此如何讓智慧手機的設計提高電子郵件和文本輸入的效率,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目前除了語音辨識技術,在這個領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我們大部分人依然還是用手指在螢幕上敲來敲去。也許有些人很厲害,但是更多的人,效率並不高。

未來的智慧手機肯定會提供許多不同的輸入方式,讓我們更快、更準確的輸入單詞和命令。其中一個有趣的想法來自於MIT的媒體實驗室,這種成果的名字叫做DuoSkin。它是一種金屬紋身,別看這款產品只是薄薄的一層,它卻可以成為一個可以和電腦、手機進行交互。這款電子紋身主要是以導電的金箔為原材料,一層一層疊加,並通過合理的電路設計以及外接一些簡單的電子設備完成。DuoSkin可以實現觸控板輸入、作為顯示幕輸出和NFC進場通訊等功能。

無線充電

未來,通過牆壁上的插座來給手機充電這種Low到爆的事,絕對不允許發生。人們天生不喜歡束縛,在充電上也一樣。

現在的無線充電主要使用的是共振技術,電感耦合的應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仍然需要將充電底座連接到電源上。但是工程師們已經設想好了未來的充電方式,將手機放到口袋裡就能自動充電。比如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師們最近就公佈了一項高性能的彈性電池,可以直接固定在衣服上手機太陽能或動能。當我們帶著它在外面到處走動的時候就可以收集電能,然後用無線充電的方式給手機充電。

而上面之一眾多無線充電新想法中的一個,其實人類本身就是一個生物發電機,對於人類的利用,遠遠有更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生物駭客

當我們在預測任何一種技術的未來時,不光總是好的方面。需要記住的是,有些科研人員的工作範圍,完全超過了學術和法律的界限。而在生物技術領域,這些人經常身先士卒,挑戰政府和科學界的規定和法律。

而這就帶給我們關於生物駭客的問題以及智慧手機的安全性討論。就在今年前,一位名叫Rich Lee的駭客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他在幾年前率先在內耳道植入了磁鐵,過程複雜,在脖子上佩戴一個金屬線圈,還附帶揚聲器,音訊信號在傳輸到磁場之後,就會引發植入磁鐵震動,這樣就可以直接聽音樂了。

對我們很多人來說,耳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總有研究人員在這上做文章也就很正常了。總部位於佛羅里達的初創公司Nervana發明了一種耳機,能夠像其它耳機一樣會將音樂注入你的耳朵,但是它還使用了一個電子信號來從耳道內部刺激迷走神經。

耳塞會收到來自音樂播放機和 Nervana Generator 的信號。左耳塞接收音樂左通道以及“耳塞材料本身內部的刺激信號,在耳道內部提供電子刺激,刺激迷走神經”。

智慧手機心靈感應控制

用戶在智慧手機操作的終極目標,就是像科幻小說一樣通過心靈感應區控制。雖然這聽起來遙不可及,但是已經有一些科學家開始努力了,甚至已經取得了非常矚目的效果。

而最先進的大腦電腦介面BCI,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當今智慧手機所面臨最緊迫的問題就是輸入方法,尤其是打字。今年2月,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佈了一種可以讓脊髓損傷患者直接通過大腦控制在電腦中輸入文字的系統,螢幕每分鐘最多可以輸入39個字元。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說,直接讀取腦信號的方法可以克服上述技術的局限。人類使用這一大腦傳感技術時輸入速度可能要比測試用的猴子會慢一些,主要因為人類同時還要思考交流的內容、單詞如何拼寫等問題,可能身處注意力比較分散的狀態,但這對無法有效交流的殘障人士來說也是一大進步。

未來在何方

在預測未來智慧手機的本質時,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看看工程師、電腦科學家和物理學家們的努力,將為智慧手機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援。而藝術家和工業設計師們,則最終決定在我們手中的手機會是什麼樣子。

但是工業設計師的想法,離不開技術的支援,自我修復、全新投影、觸覺回饋等等。而這也是我們對未來智慧手機的各種期望之一。

聯想的CPlus概念設計,如圖所示,將智慧手機從傳統的平板模式變成了手環。它採用的是4.35英寸的AMOLED顯示幕,搭載的是安卓作業系統,配備真皮背殼,具有多種顏色的選擇,同時手機可以按照使用的習慣自動變換智慧手機模式或手錶模式。另外Cplus智慧手機支持嵌入式ESIM卡,能夠自由地對網路進行切換。並且在去年三藩市的科技大會上展示了原型,甚至已經進行了幾輪融資。

全息投影

一旦我們超越了顯示幕的束縛,那麼未來智慧手機的設計就會像科幻小說一樣。而全息投影技術應該是科幻小說裡最受歡迎的一種想法了。未來,我們再也不用智慧手機,任何電影或電視節目,都可以通過手腕上的手錶和桌面上在空中投射出真正的全新投影畫面。

加拿大皇后大學人類多媒體實驗室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夠曲屏的全息智慧手機HoloFlex。

當用戶將這款手機彎曲時,其1920×1080圖元的觸控式螢幕會給你展示一幅3D圖片,不用佩戴特殊的眼鏡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它彎曲的機身內部放置了一個感測器,可以讓使用者進行縱向的目標操控,並且可以添加和輸入不同的三維深度。當彎曲顯示幕時,使用者就像從螢幕裡跳出來了一樣,能夠互相看到對方的樣子。不僅如此,不管其他旁觀者從什麼樣的角度來看,他們的面部都是會被正常刻畫出來的,不會受到扭曲或醜化。

模組化

任何智慧手機如果長期使用,配置都會過時,並且配件無法更換。或者如果你的手機內部有什麼元件損壞了,有的可以維修,有的壓根就不能修。

而來自歐洲的一家機構卻通過一種設計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Phonebloks是由用戶自己搭建起的手機,它的主機板支援模組化擴展,用戶可以輕鬆地搭配或者更換模組,每個模組都通過針腳與主機板相連。如果用戶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發現某個模組壞掉了,比如說攝像頭被摔壞了,可以從主機板上拆下來,換上一個全新的攝像頭模組;如果用戶發現電池越來越不給力,可以重新組合一下模組,換上一個更大容量的電池。而正是一種與積木類似的結構,只要主機板不壞,就可以一直往上面安裝新的模組,讓手機一直處於最新的水準。

包括摩托羅拉、LG等廠商都已經發佈過模組化概念的智慧手機,但是都只停留在最初級的階段。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款真正的模組化智慧手機亮相,雖然穀歌也有,但是這個Project Ara項目最終也被取消了。

自我修復

還有什麼是要比手機掉地上螢幕被摔碎更讓人鬱悶的事情嗎?這是難免的事情,而且裂縫會慢慢變大、上面的“蜘蛛網”裂痕也會越來越多,而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但是也許你的智慧手機本身有可能會做些什麼。今年4月,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擁有自行修復功能的螢幕材料。這是一種可拉伸的離子鹽聚合物,它具有一種特殊功用,當資料斷裂或呈現劃痕時,離子和分子就會相互吸收以癒合資料,因此可到達自我修復的目的。這種材料的自我修復才能,除了修復劃痕之外,還有修復切口的才能。測試發現,把這種材料切成兩半,24小時之後他們會重新銜接在一同。而它延展性能也很強,能夠拉伸到原尺寸的50倍。

未來的輸入方式

對於商務和部分個人使用者來說,消息傳遞應該是智慧手機裡最忙碌的應用了。因此如何讓智慧手機的設計提高電子郵件和文本輸入的效率,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目前除了語音辨識技術,在這個領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我們大部分人依然還是用手指在螢幕上敲來敲去。也許有些人很厲害,但是更多的人,效率並不高。

未來的智慧手機肯定會提供許多不同的輸入方式,讓我們更快、更準確的輸入單詞和命令。其中一個有趣的想法來自於MIT的媒體實驗室,這種成果的名字叫做DuoSkin。它是一種金屬紋身,別看這款產品只是薄薄的一層,它卻可以成為一個可以和電腦、手機進行交互。這款電子紋身主要是以導電的金箔為原材料,一層一層疊加,並通過合理的電路設計以及外接一些簡單的電子設備完成。DuoSkin可以實現觸控板輸入、作為顯示幕輸出和NFC進場通訊等功能。

無線充電

未來,通過牆壁上的插座來給手機充電這種Low到爆的事,絕對不允許發生。人們天生不喜歡束縛,在充電上也一樣。

現在的無線充電主要使用的是共振技術,電感耦合的應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仍然需要將充電底座連接到電源上。但是工程師們已經設想好了未來的充電方式,將手機放到口袋裡就能自動充電。比如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師們最近就公佈了一項高性能的彈性電池,可以直接固定在衣服上手機太陽能或動能。當我們帶著它在外面到處走動的時候就可以收集電能,然後用無線充電的方式給手機充電。

而上面之一眾多無線充電新想法中的一個,其實人類本身就是一個生物發電機,對於人類的利用,遠遠有更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生物駭客

當我們在預測任何一種技術的未來時,不光總是好的方面。需要記住的是,有些科研人員的工作範圍,完全超過了學術和法律的界限。而在生物技術領域,這些人經常身先士卒,挑戰政府和科學界的規定和法律。

而這就帶給我們關於生物駭客的問題以及智慧手機的安全性討論。就在今年前,一位名叫Rich Lee的駭客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他在幾年前率先在內耳道植入了磁鐵,過程複雜,在脖子上佩戴一個金屬線圈,還附帶揚聲器,音訊信號在傳輸到磁場之後,就會引發植入磁鐵震動,這樣就可以直接聽音樂了。

對我們很多人來說,耳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總有研究人員在這上做文章也就很正常了。總部位於佛羅里達的初創公司Nervana發明了一種耳機,能夠像其它耳機一樣會將音樂注入你的耳朵,但是它還使用了一個電子信號來從耳道內部刺激迷走神經。

耳塞會收到來自音樂播放機和 Nervana Generator 的信號。左耳塞接收音樂左通道以及“耳塞材料本身內部的刺激信號,在耳道內部提供電子刺激,刺激迷走神經”。

智慧手機心靈感應控制

用戶在智慧手機操作的終極目標,就是像科幻小說一樣通過心靈感應區控制。雖然這聽起來遙不可及,但是已經有一些科學家開始努力了,甚至已經取得了非常矚目的效果。

而最先進的大腦電腦介面BCI,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當今智慧手機所面臨最緊迫的問題就是輸入方法,尤其是打字。今年2月,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佈了一種可以讓脊髓損傷患者直接通過大腦控制在電腦中輸入文字的系統,螢幕每分鐘最多可以輸入39個字元。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說,直接讀取腦信號的方法可以克服上述技術的局限。人類使用這一大腦傳感技術時輸入速度可能要比測試用的猴子會慢一些,主要因為人類同時還要思考交流的內容、單詞如何拼寫等問題,可能身處注意力比較分散的狀態,但這對無法有效交流的殘障人士來說也是一大進步。

未來在何方

在預測未來智慧手機的本質時,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看看工程師、電腦科學家和物理學家們的努力,將為智慧手機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援。而藝術家和工業設計師們,則最終決定在我們手中的手機會是什麼樣子。

但是工業設計師的想法,離不開技術的支援,自我修復、全新投影、觸覺回饋等等。而這也是我們對未來智慧手機的各種期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