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位退伍軍人的創業夢

羅雄的黑斑蛙養殖基地

黃山新聞網9月4日訊(汪紅興)走進休寧縣溪口鎮陽幹村的創農黑斑蛙養殖基地內,

只見縱橫交錯天羅地網罩住的水田裡,100萬隻黑斑蛙,在50多畝水田草叢中蹦來跳去,忽上忽下,發出“呱呱呱……”的叫聲,熱鬧非凡。正值黑斑蛙大量上市的季節,羅雄和他的父親羅順紅,這些日子起早摸黑,忙得不亦樂乎,因為近段時間,每天都有五六百斤的成品黑斑蛙上市,每天總有打理不完的事。

羅雄在介紹自己的黑斑蛙

中等個子,手腳敏捷,臉色微黑,身著紅灰相間的汗衫,顯得年輕而幹練。年僅28歲的羅雄,是溪口鎮黃泥塘村人。他是位退伍老兵,2009年曾應徵入伍,兩年後退伍回鄉。因為他為人務實肯幹,深受群眾好評,前年,還被村民選為石田行政村的村委員。他是個有夢想,

有創業精神,不甘寂寞,敢於闖蕩的人。前幾年,在湖南等地打工期間,看到湖南一些地方黑斑蛙的養殖十分紅火,效益不錯,而當時黑斑蛙的養殖在我們黃山市一帶還是屬於空白,“這個市場的潛力一定巨大!”他想試一試。

黑斑蛙是野生青蛙的一種,俗稱青蛙、田雞。隨著人們生活的改善,人工養殖黑斑蛙逐漸興起,既可以滿足人們的口腹之需,又可以保護野生資源,因此,

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水田裡密匝匝的黑斑蛙

他有心想學得這門技術,於是特意去了湖南一家黑斑蛙養殖基地打工,邊打工邊學習技術,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和實踐,初步掌握了黑斑蛙的養殖技術。

四年前,羅雄開始回鄉創業。為降低風險,前兩年,他都是在自家門口的小田塊裡,

進行小規模實驗。結果,第一年遭遇了失敗,跌了跟鬥,但他並沒有氣餒,第二年繼續養殖,繼續摸索,這一次,他獲得了成功,熟悉掌握了養殖和繁殖技術,並獲准領取了水產部門頒發的特種養殖許可證。

2016年春天,他決定擴大規模。對岸的陽幹村,那裡陽光充足,排灌系統完備,更適合黑斑蛙的生長 。羅雄從農戶手中流轉了10多畝水田,從湖南那邊引進了100多萬尾種卵孵化,

並且在水田中養殖一定數量的泥鰍,建立起一個立體化的養殖基地,這在黃山市也是首家。去年的養殖喜獲成功,上市的黑斑蛙產量達2萬多斤,讓他掘得了第一桶金。

今年,羅雄幹得更歡了,進一步擴大了規模,投入了幾十萬元,流轉了50多畝水田。他和50多歲的父親就整天泡在這基地中,不斷鑽研養殖技術,雖然辛苦,但看見養殖的黑斑蛙長勢良好,味道與品相都不錯,產量上升,而且市場銷路很好,供不應求,心裡還是非常高興的。到今年8月底,已經在市場銷售了6000多斤,預計全年產量可達4萬多斤,銷售收入可達90多萬元。

“我要用我的技術,帶動周邊更多的村民來養殖黑斑蛙,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富裕一方百姓。”年輕的羅雄身上透著股闖勁,他指著陽幹村的大片田野,信心滿懷地說道。

產量上升,而且市場銷路很好,供不應求,心裡還是非常高興的。到今年8月底,已經在市場銷售了6000多斤,預計全年產量可達4萬多斤,銷售收入可達90多萬元。

“我要用我的技術,帶動周邊更多的村民來養殖黑斑蛙,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富裕一方百姓。”年輕的羅雄身上透著股闖勁,他指著陽幹村的大片田野,信心滿懷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