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駛10萬公里後的奧迪Q5,被拆成了一地零件,竟然有意外發現

如果你有過買、賣二手車的經歷,就會發現這行的水真的很深,

如果再沒有靠譜的從業者帶路,那麼賣的價低、買的價高都很正常,真的是分分鐘被坑進去!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我國的二手車行業起步較晚,市場還不夠規範,官方認證二手車很少,相關法律法規還有待完善。

2:在不同地域、環境、人為因素影響下,

車輛的使用狀況不同,就算是相同年份與行駛里程的二手車,它們之間的車況也有著很大的差異,這也就給了無良商販以可乘之機。

那麼,對於我國不斷下降的平均換車週期來說,問題就來了:資料顯示,十年前大家換車週期平均為7.3年,

而隨著汽車售價的不斷下降、消費者收入日益增加,目前中國大部分車主的換車年限在4.5—6.4年之間,而這段時間正是二手車貶值最快的時期。

而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選擇一款高品質、故障率低、耐久性好的車型才是更加正確的選擇,因為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道理同樣試用于二手車。

那麼如何選擇一款更好的它呢?今天,我們就拿一輛被拆成一地零件的奧迪Q5為例,給大家展示就算開一輩子車,也不一定能見到的東西,同時看看車輛高保值率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希望為大家在選購新車、二手車時做一定的參考。

沒錯,就是這輛奧迪Q5,準確地說它是一輛一汽-大眾奧迪Q5二手車(以下簡稱國產奧迪Q5),一輛有著6年車齡,已經行駛了13萬公里的國產奧迪Q5(技術型),很明顯這是一輛已經不符合奧迪官方認證二手車認證標準的車,因此它的淘車過程可謂是一路艱辛,在二手車市場中想找到這麼一輛高行駛里程,且沒有事故的車,還真得下一番功夫。同樣,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才有了一個在相對客觀的條件下,類比超長距離實際駕駛情況的“10萬公里耐久性拆解測試”。

P.S.“10萬公里耐久性拆解測試”此前一直是德國人在幹的事情,這回是首次引進國內,淘車、拆車由“愛車的諾諾”團隊幫助實現,而國產奧迪Q5則成了首款“犧牲品”。

一般人可能會用漆膜儀來檢測車漆厚度,但對於入行久一點的從業者來說那是多餘的,他們一眼就能看出車輛哪個部位的漆面有過修補,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沙粒、橘皮、針孔、氣泡、龜裂、泛色、膩子印等痕跡比較明顯,當然,這輛國產Q5也逃不過他們的法眼:左前翼子板的漆面經過修補。

實際上,這在行駛13萬公里的過程中再正常不過了,更重要的是通過漆面觀察,來判斷車輛有無剮蹭或事故,經過進一步檢查後發現,這輛國產Q5的左前大燈總成進行過更換,其實這些資訊也都被紀錄在了車輛的維修保養記錄中。

從4S店調取的記錄中顯示,這台Q5保養記錄22次(也就是平均5800km保養一次),期間並沒有發生過什麼大的事故,只是在49500公里時,曾經對左前大燈總成和翼子板進行過更換維修。以上內容也是在告訴大家,可以通過調取保養紀錄+實際檢查的方法來初步判定車況。

在準備上架拆解之前還要看看內飾:

車輛的內飾使用痕跡很難造假,尤其是對於使用頻率較高的車型,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其中的端倪,當發現外觀、內飾新舊程度差別很大的時候,就要多動動腦筋了。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容易察覺的地方,這輛Q5的用料也很厚道,比如它的中控台就使用了規格更高的PU噴塑材質,相比常見的PVC搪塑材料,它的優點是觸感好而且耐磨,不過主要原因是沒有異味。然而對於這些覆蓋件內部的填充方式及用料則要等到拆車後再看了。

正式進入拆車過程,這時能夠更加清晰的看到皮質縫線有無開線、裝備工藝是否到位,當然這輛國產Q5的表現很好,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兩側採用發泡工藝的扶手、後備廂底板的多層結構等誠意設計,它們為車輛平整度、降低重量、提升強度等做了很大的貢獻,這也都是平時我們用車看不到的地方。

隨著過程的不斷進行,大眾集團旗下汽車標配的“空腔注蠟”也逐漸展示在了我們面前,這項工藝簡單來說就是將專用的內腔防銹蠟注入車身底部預留孔,並保持一定的時間讓多餘的蠟液自動流出,最終保證車架空腔內部的蠟膜厚度,從而使車身內部也做到防腐蝕、防銹功能。這一點也值咱們自主品牌的學習,畢竟銹蝕後的車身剛性、保護能力都會有所下降。

扒開車身膠條,能看到很多車輛自身的故事,因為不少事故車輛在修復時均會出點焊接點的差異。得益於機械手臂的鐳射焊接,這輛Q5圓潤、飽滿、深淺一致的原廠車身焊點給了大家做判斷的依據,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最後讓我們看看動力總成部分的拆解,要說明的是這輛國產奧迪Q5搭載的是一台經常被大家掛在嘴邊的發動機——第二代EA888發動機(2.0 TFSI),與之匹配的是一台8擋自動變速箱。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第三代EA888發動機時代,相比於前一代來說,目前的它更加靠譜,同時也值得肯定,而針對這輛Q5來說,產生積碳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駕駛習慣、油品、路況都會對發動機產生影響,重要的還是按時保養與清洗,這樣才能讓發動機處於一個良好的動力水準。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請勿抄襲或改寫

一般人可能會用漆膜儀來檢測車漆厚度,但對於入行久一點的從業者來說那是多餘的,他們一眼就能看出車輛哪個部位的漆面有過修補,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沙粒、橘皮、針孔、氣泡、龜裂、泛色、膩子印等痕跡比較明顯,當然,這輛國產Q5也逃不過他們的法眼:左前翼子板的漆面經過修補。

實際上,這在行駛13萬公里的過程中再正常不過了,更重要的是通過漆面觀察,來判斷車輛有無剮蹭或事故,經過進一步檢查後發現,這輛國產Q5的左前大燈總成進行過更換,其實這些資訊也都被紀錄在了車輛的維修保養記錄中。

從4S店調取的記錄中顯示,這台Q5保養記錄22次(也就是平均5800km保養一次),期間並沒有發生過什麼大的事故,只是在49500公里時,曾經對左前大燈總成和翼子板進行過更換維修。以上內容也是在告訴大家,可以通過調取保養紀錄+實際檢查的方法來初步判定車況。

在準備上架拆解之前還要看看內飾:

車輛的內飾使用痕跡很難造假,尤其是對於使用頻率較高的車型,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其中的端倪,當發現外觀、內飾新舊程度差別很大的時候,就要多動動腦筋了。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容易察覺的地方,這輛Q5的用料也很厚道,比如它的中控台就使用了規格更高的PU噴塑材質,相比常見的PVC搪塑材料,它的優點是觸感好而且耐磨,不過主要原因是沒有異味。然而對於這些覆蓋件內部的填充方式及用料則要等到拆車後再看了。

正式進入拆車過程,這時能夠更加清晰的看到皮質縫線有無開線、裝備工藝是否到位,當然這輛國產Q5的表現很好,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兩側採用發泡工藝的扶手、後備廂底板的多層結構等誠意設計,它們為車輛平整度、降低重量、提升強度等做了很大的貢獻,這也都是平時我們用車看不到的地方。

隨著過程的不斷進行,大眾集團旗下汽車標配的“空腔注蠟”也逐漸展示在了我們面前,這項工藝簡單來說就是將專用的內腔防銹蠟注入車身底部預留孔,並保持一定的時間讓多餘的蠟液自動流出,最終保證車架空腔內部的蠟膜厚度,從而使車身內部也做到防腐蝕、防銹功能。這一點也值咱們自主品牌的學習,畢竟銹蝕後的車身剛性、保護能力都會有所下降。

扒開車身膠條,能看到很多車輛自身的故事,因為不少事故車輛在修復時均會出點焊接點的差異。得益於機械手臂的鐳射焊接,這輛Q5圓潤、飽滿、深淺一致的原廠車身焊點給了大家做判斷的依據,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最後讓我們看看動力總成部分的拆解,要說明的是這輛國產奧迪Q5搭載的是一台經常被大家掛在嘴邊的發動機——第二代EA888發動機(2.0 TFSI),與之匹配的是一台8擋自動變速箱。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第三代EA888發動機時代,相比於前一代來說,目前的它更加靠譜,同時也值得肯定,而針對這輛Q5來說,產生積碳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駕駛習慣、油品、路況都會對發動機產生影響,重要的還是按時保養與清洗,這樣才能讓發動機處於一個良好的動力水準。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請勿抄襲或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