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臨沂書法進社區 山西老人求得墨寶

劉建防終於如願拿到了自己喜歡的書法作品。

2日,

海棠花開·墨香滿城——沂蒙墨香系列活動之書法進社區活動第三站來到魯商鳳凰城社區,活動還未開始,一對老年夫婦就趕到現場,因為對臨沂不熟悉,他們從早上6點多就從女兒家出門,一路打聽才來到魯商鳳凰城活動現場。

60歲的老人名叫劉建防,因為女兒嫁到了臨沂,最近他和老伴專門從山西平遙趕來,幫著女兒看孩子。因為週末女兒不上班,愛好書法的老兩口才終於有空,

拿著《沂蒙晚報》,對著報紙上刊登的消息,坐著公車先是去了齊魯園社區,到那才知道活動早已結束。顧不上休息,劉建防和老伴又坐著公車一路輾轉,邊走邊打聽,才在下午3點半趕到了活動現場。

“臨沂人熱情、正直、義氣。”雖然來臨沂時間不長,但劉建防和老伴對這裡的人讚不絕口。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劉建防從年輕時就喜歡書法,平時閒暇的時候總會在家裡練上一會,

受他的影響,老伴也漸漸喜歡上了書法藝術。“臨沂是王羲之的故鄉,文化底蘊深厚,這裡的書法家們水準都很高。”他告訴記者,這次來參加活動,主要是想近距離領略臨沂書法家的風采,向他們學習書法的運筆技巧。

劉建防就趕忙來到市書協副主席楊少濤身邊,一邊觀看還不忘拿出手機拍下視頻,“機會太難得了,回家後一定要多看幾遍,肯定能學到很多東西。”

台下書法家們認真在現場創作,

臺上成語接龍遊戲也熱鬧開場,這個遊戲的獎品正是書法家們現場創作的作品。為了能“搶到”珍貴墨寶,在第一輪遊戲中劉建防就積極舉手,並被主持人邀請到臺上。成語接龍以“家和業興”的最後一個“興”字開頭,經過幾輪對戰,他在“達官貴族”這卡了殼,遺憾落敗。但劉建防並沒有氣餒,一直在台下等待機會,在第四輪主持人邀請他再次登臺。這次依然是以“興”字開頭,
劉建防和另一名市民你來我往,接了十幾個成語,最後他用“心心相印”把對方難倒,如願拿到了《家和萬事興》這幅作品。“很開心,很開心。”手裡拿著書法家贈送的作品和墨香袋禮盒,劉建防和老伴臉上笑開了花。

記者金成遠

市民變粉絲多次趕場求墨寶

2日,海棠花開·墨香滿城——沂蒙墨香系列活動之書法進社區活動第三站來到魯商鳳凰城社區,此次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的參與,

更有不少讀者從羅莊、河東、南坊趕來,一睹書法家們的風采,與書法家們現場交流,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2日下午,家住南坊祥園社區的韓玉濤帶著女兒早早來到活動現場,這次他還特地帶了宣紙過來,希望能夠請現場的書法家們題寫幾幅家風家訓。“上一次活動我也去了,但人太多了沒排上,這次特地過來希望能夠有機會請書法家們寫幾幅墨寶。”韓玉濤說,他還提前想好了要寫的內容,“‘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不二’……我找了很多都寫紙上了。”一直堅持到活動結束,韓玉濤也是收穫滿滿,不僅求得了幾幅墨寶,還和現場的書法家互留了電話希望以後繼續進行書法交流,“家裡老人也很喜歡書法,我想將這個送給家裡的老人。”韓玉濤說。

記者高紅紅

市民求字無準備墨香袋現場救急

“老師,給寫幅字吧。”“書法家老師,麻煩給寫個‘家和萬事興’。”在書聖文化節沂蒙墨香“進社區”活動第三站的現場,十名書法家揮毫潑墨現場為市民創作墨寶。有的市民將剛剛領到的墨香袋打開,拿出宣紙讓書法家留下墨寶,書法家們更是忙得滿頭大汗。

市民張晨早早地來到了活動現場,由於沒有機會上臺參加成語接龍活動,他感覺比較遺憾。“來得比較著急,也沒帶宣紙。”張晨一邊歎氣,一邊告訴記者。看到領取墨香袋的隊伍之後,張晨靈機一動,緊忙跑去排隊,領到墨香袋之後,張晨又跑到書法家劉中華旁邊,拿出了墨香袋中的宣紙,讓書法家留下墨寶。

在近一個小時時間內,山東省書協會員、市書協理事劉中華已經創作了20多幅作品,來不及擦汗,劉中華又將張晨遞過來的宣紙放到書法桌上,埋頭創作起來。“進社區活動是一次普及書法藝術、宣傳書法藝術的活動,不論是市民還是學生,通過這個活動進行觀摩、學習,對於我們臨沂城的書法氛圍很有幫助。”劉中華告訴記者。

記者王富軍

因著一份墨緣師生相見

書法家學生在老師族譜上題字

“您好,能幫我在這個族譜上題字嗎?”“好,可以。哎呀,老師是您呀!我是徐永。”魯商鳳凰城活動現場,市書協副秘書長徐永正在揮毫潑墨,一位老者專門帶來了自己編寫的族譜請他題字,抬頭間發現老者竟然是自己的小學老師,歲月如梭,老師頭髮已斑白,曾經的孩童也已到中年,因著一份墨緣師生相見,兩人分外激動。

家住魯商鳳凰城社區的胡鳳舞老人在得知沂蒙墨香系列活動之書法進社區活動第三站將到自己社區後,非常高興,下午早早來到現場。“這是我編寫的胡氏族譜,前面專門空了兩頁紙,是想找機會請個有緣人題字的,正好今天有很多大書法家現場揮毫,我就覺得機會不容錯過。”書法家還沒到,胡鳳舞老人就向眾人展示了他的族譜。

本想著請有緣人題字,沒想到卻遇到自己的學生,胡鳳舞老人別提多高興了。“就題‘龍飛鳳舞’、‘善’這幾個字吧!”根據老師的想法,徐永將字題寫在老師的族譜上。“青出於藍勝於藍,有出息!”胡鳳舞老人一個勁地稱讚曾經的學生徐永。徐永也感慨時間的飛逝,胡鳳舞老師給他上課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市民求墨寶的熱情高漲,一個多小時時間,徐永寫了十餘幅作品。“老百姓喜歡書法,我們即使累點,心裡卻是很高興的。”徐永表示,希望這樣的活動更多些,讓書法藝術走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人享受書法文化帶來的快樂。

記者付茜

他還提前想好了要寫的內容,“‘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不二’……我找了很多都寫紙上了。”一直堅持到活動結束,韓玉濤也是收穫滿滿,不僅求得了幾幅墨寶,還和現場的書法家互留了電話希望以後繼續進行書法交流,“家裡老人也很喜歡書法,我想將這個送給家裡的老人。”韓玉濤說。

記者高紅紅

市民求字無準備墨香袋現場救急

“老師,給寫幅字吧。”“書法家老師,麻煩給寫個‘家和萬事興’。”在書聖文化節沂蒙墨香“進社區”活動第三站的現場,十名書法家揮毫潑墨現場為市民創作墨寶。有的市民將剛剛領到的墨香袋打開,拿出宣紙讓書法家留下墨寶,書法家們更是忙得滿頭大汗。

市民張晨早早地來到了活動現場,由於沒有機會上臺參加成語接龍活動,他感覺比較遺憾。“來得比較著急,也沒帶宣紙。”張晨一邊歎氣,一邊告訴記者。看到領取墨香袋的隊伍之後,張晨靈機一動,緊忙跑去排隊,領到墨香袋之後,張晨又跑到書法家劉中華旁邊,拿出了墨香袋中的宣紙,讓書法家留下墨寶。

在近一個小時時間內,山東省書協會員、市書協理事劉中華已經創作了20多幅作品,來不及擦汗,劉中華又將張晨遞過來的宣紙放到書法桌上,埋頭創作起來。“進社區活動是一次普及書法藝術、宣傳書法藝術的活動,不論是市民還是學生,通過這個活動進行觀摩、學習,對於我們臨沂城的書法氛圍很有幫助。”劉中華告訴記者。

記者王富軍

因著一份墨緣師生相見

書法家學生在老師族譜上題字

“您好,能幫我在這個族譜上題字嗎?”“好,可以。哎呀,老師是您呀!我是徐永。”魯商鳳凰城活動現場,市書協副秘書長徐永正在揮毫潑墨,一位老者專門帶來了自己編寫的族譜請他題字,抬頭間發現老者竟然是自己的小學老師,歲月如梭,老師頭髮已斑白,曾經的孩童也已到中年,因著一份墨緣師生相見,兩人分外激動。

家住魯商鳳凰城社區的胡鳳舞老人在得知沂蒙墨香系列活動之書法進社區活動第三站將到自己社區後,非常高興,下午早早來到現場。“這是我編寫的胡氏族譜,前面專門空了兩頁紙,是想找機會請個有緣人題字的,正好今天有很多大書法家現場揮毫,我就覺得機會不容錯過。”書法家還沒到,胡鳳舞老人就向眾人展示了他的族譜。

本想著請有緣人題字,沒想到卻遇到自己的學生,胡鳳舞老人別提多高興了。“就題‘龍飛鳳舞’、‘善’這幾個字吧!”根據老師的想法,徐永將字題寫在老師的族譜上。“青出於藍勝於藍,有出息!”胡鳳舞老人一個勁地稱讚曾經的學生徐永。徐永也感慨時間的飛逝,胡鳳舞老師給他上課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市民求墨寶的熱情高漲,一個多小時時間,徐永寫了十餘幅作品。“老百姓喜歡書法,我們即使累點,心裡卻是很高興的。”徐永表示,希望這樣的活動更多些,讓書法藝術走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人享受書法文化帶來的快樂。

記者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