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秋天釣鯽魚實用4個小絕招,讓你拉杆到手軟

我們都清楚,鯽魚中鉤時漂相時各種各樣的,但你知道中魚率最高的秘訣是什麼嗎?那就是提竿的時機。想要抓住最佳提竿事假,我們就得先瞭解魚類吃食、咬鉤的特徵,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瞭解一下吧:

一、鯽、鯉魚的吃餌特點

1、鯽魚在吃餌時比較輕柔,當基於看到釣餌後,不會立刻吞食,而是先要對釣餌探測一番,例如:看一看、嗅一嗅、嘗一嘗等,等到確定沒有危險時才會吞餌。

2、鯉魚吃餌時比較兇猛,而且鯉魚在發現釣餌時,不會像鯽魚那麼謹慎,

因此鯉魚咬鉤時的漂相明顯。

這兩魚類裡,最難被釣獲的是鯽魚,而且垂釣鯽魚時,對於技術有著嚴格的要求。

二、基本漂相

1、鯽魚

鯽魚在咬鉤時,通常魚漂先點動2-3下然後在送漂。此種漂相時鯽魚在咬鉤錢對釣餌進行試探。當然,也存在直接送漂的漂相,就是鯽魚至感覺到釣餌香味的誘惑又沒有察覺到異常時,會直接咬鉤然後抬頭遊走。

2、鯉魚尋找食物時頭部朝下,

尾部朝上,然後用嘴去尋找食物,因此鯉魚咬鉤乾脆且快速,不會像鯽魚咬鉤的小心謹慎也不會對餌料反復的試探。

三、釣鯽魚時,跑魚的主要因素

因為鯽魚體型不一;氣溫的高低;垂釣水域水位的深淺;水質的差異;餌料的狀態;釣組的靈敏與遲鈍;風向與風力等原因,

導致鯽魚咬鉤時會出現頓口,而這種頓口極難抓住。假如我們能夠準確的抓住頓口,那麼中魚率將高達90%。其次,還有送漂的漂相,送漂又有高低快慢之分。這就導致我們無法掌握最佳提竿時機。

特別是對初學者而言更是難以掌握,不是過早提竿就是過晚提竿。當提竿早了,魚兒還沒有將餌鉤吞進嘴裡;提竿晚了,又會讓魚兒感覺到異常,將餌鉤吐出。

四、提竿的時機(以鯽魚為例)

1、使用葷餌、硬餌垂釣時,應晚提竿;使用素餌、軟餌垂釣時,應早提竿。

2、垂釣小鯽魚時,應早提竿;垂釣大鯽魚時應晚提竿。

3、釣點水位在1.5m以下應晚提竿;釣點水位在3.以上,應早提竿。這時因為信號傳遞到魚漂上所花費的時間長。

4、水流動的速度也會對提竿時機產生影響,這是因為水流分為急流、緩流、靜水。由於缺少經驗,在此不做詳細解釋。

5、使用傳統釣法進行垂釣,鉛塊是沉底的狀態,雙腦線以及魚鉤在水底呈橫臥底的狀態,因此應早提竿。在使用台釣法垂釣時,鉛塊呈懸浮的狀態,信號傳遞到魚漂花費時間少,所以正常提竿或早點提竿都可以。總之我們要遵循使用輕鉛塊是需早提竿,使用重鉛塊應晚提竿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