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天的人生都是進行時,我們在路上豐富自己的故事

作 者:司旭勝

現居住地:山西

年 齡:50 歲

從小,我就想做一個有故事的人,以備老來能有更多的談資,或炫耀,或回味,或說與後人聽。但是青絲輪轉,無痕歲月匆匆流過,卻徒增了年輪。

2016 年,已是虛度半世年華。很容易受葉芝的詩觸動,因為,他顯達出來的句子,不是平仄的虛歎,亦不是文縐縐的酸楚文字,而是時光碾過的車轍。因為有光陰凝結,所以熠熠生輝;因為有歲月沉澱,所以其深度足以觸動每個人內心敏感的神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沒了動盪、戰爭和抵抗,那些平平淡淡的快樂與滿足,歷經歲月的風吹雨打,也彌足珍貴。看多了別人的人生,總幻想著自己的人生也能多姿多彩。

於是,背起行囊,像年輕時那樣,說走就走。旅行的意義不是走過多少路,探過多少險,而是在陌生與熟悉不斷變換之中,擇一城終老。2016 年,去過雲南的兩座城,麗江和大理。不同的城市和自然都是有截然不同的靈性。麗江,歲月之塵並沒有將其湮沒,

反而,在穿透歷史厚重塵土的同時,更有了現代人的憂鬱。而大理,雖也有歷史的積澱,但是並沒有為其所累,卻是靠著那一灣湖水,滌蕩了歲月的折累,反倒更加清麗脫俗。許多人說這兩座城都是豔遇的好地方,絡繹不絕的青年來到這裡想尋求一段美好的邂逅。

而年過半百的我,走在街上,置身于來來往往的人群,卻越發感到孤獨和落寞,此生並沒有像兒時期望的那樣有可歌可泣的故事,

有茶餘飯後信手拈來的談資,餘生僅為追尋著人生的意義而來,不奢求偉岸,只求平凡而不平庸。唉,為人者,終究逃不過命運的藩籬,淪為塵,淪為土,委身于路旁的墳塚。

年少輕狂時,總以為自己可以頂天立地做成一番大事,

世界是唾手可得的,生活是放蕩不羈的,曾經逃過的學、打過的架、愛過的人都已飄散在記憶的深處,偶爾翻開相冊才能依稀被記起。後來啊,我們過上了曾經被我們鄙視過的父母的那種生活,結婚,買房,生孩子,整日忙於工作,疲於奔命,每天看著同樣的人、吃著同樣的飯,做著同樣的工作,盼著放假,盼著孩子快長大……

驀然回首,半生韶華已逝。某日,一如既往去到公司上班的我,

突然發現:每個人的生活圈子都是有限的,但是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去吃去看去體驗,有生之年,盡可能與他人的圈子多些交集。於是,我背起行囊,開始走向遠方;於是,我抓住最後的歲月,去書寫餘生的故事。而習慣了遠方,留給他人的並不都是背影。

記得羅賓·威廉姆斯在《死亡詩社》裡說過,每天的人生都是進行時,沒有排演的過場,亦沒有倒帶,留人唏噓。現在的我,抓住最後的時光,去做一個有故事的人;現在的你,行動起來,活出別人眼中的欽羨!

◆ ◆ ◆ ◆ ◆

路在腳下,心在路上。

即便昨天的旅程已成為心中的符點,

但旅行中留下的美好回憶,

卻總讓我們不時回味在心間。

旅行裡慢慢知味,歲月裡漸漸沉香。

每一段美好旅程和精彩人生,都值得被歲月珍藏。

如果您也渴望分享自己的故事

歡迎向我們投稿

入選故事除了可以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還有機會入選我們《歲月與旅行》系列叢書哦

抓住最後的時光,去做一個有故事的人;現在的你,行動起來,活出別人眼中的欽羨!

◆ ◆ ◆ ◆ ◆

路在腳下,心在路上。

即便昨天的旅程已成為心中的符點,

但旅行中留下的美好回憶,

卻總讓我們不時回味在心間。

旅行裡慢慢知味,歲月裡漸漸沉香。

每一段美好旅程和精彩人生,都值得被歲月珍藏。

如果您也渴望分享自己的故事

歡迎向我們投稿

入選故事除了可以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還有機會入選我們《歲月與旅行》系列叢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