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香港小姐選美冠軍出爐!跟李嘉欣差了十個張曼玉

2017年香港小姐總決賽近日落下帷幕,冠軍一出,卻讓香港和內陸的線民掀起吐槽聲一片……

冠軍得主為5號選手雷莊兒,亞軍和季軍分別為1號選手何依婷和4號選手黃瑋琦。

定妝照一出,網友紛紛表示神似王鷗的亞軍何依婷更加美貌,獲得香港小姐雙料冠軍的雷莊兒卻被吐槽為“齙牙港姐”。

爭議伴隨著不解,曾經成就了李嘉欣、張曼玉、蔡少芬等驚豔了一個時代香港女星的選美比賽,如今審美已經下跌到這種程度?

香港小姐總決賽前有個試戴桂冠的慣例,

這個環節被視為像立flag般的存在,往期試戴過冠軍後冠的候選佳麗最終都無緣冠軍。

雷莊兒在前一天的彩排記者會上,就曾經被抽中試戴冠軍的後冠,這次可謂是打破宿命,結束了試戴幸運兒陪跑決賽的“詛咒”。

雷莊兒在賽前就一直是大熱的候選佳麗,

長相有一股國際范兒,賽前就獲不少“星級導師”的喜愛。

從多倫多回來的她中文不太熟練,甚至在問答環節裡聽不懂問題,但依然難改評委們對她的欣賞,令她最終突圍而出,連奪冠軍和最上鏡小姐獎。

但是網友們意見就很大了,

評委的偏愛似乎沒有遵循到大眾審美,不僅有些微的“齙牙”,綜合素質表現也並不完美的雷莊兒,如何承擔起這頂桂冠?

吃瓜群眾們在吐槽感歎之餘,追憶起了上個世紀的香港小姐選美,那時候的選美冠軍,都是毫無爭議的完美化身。

1983年 冠軍:楊雪儀 亞軍:張曼玉 季軍:李月芙

1988年 冠軍:李嘉欣 亞軍:陳淑蘭 季軍:張鬱蕾

1989年 冠軍:陳法蓉 亞軍:朱潔儀 季軍:梁佩瑚

1990年 冠軍:袁詠儀 亞軍:翁杏蘭 季軍:梁小冰

1991年 冠軍:郭藹明 亞軍:周嘉玲 季軍:蔡少芬

1997年 冠軍:翁嘉穗 亞軍:李明慧 季軍:佘詩曼

1999年 冠軍:郭羨妮 亞軍:原子鏸 季軍: 胡杏兒

香港小姐選舉始于1946年,興起於1973年,期間誕生了很多女神級的人物,那時的美人,是真正純天然不帶濾鏡的絕世傾城。

1973年香港小姐正式入駐香港廣播電視臺,賽程中加入了泳裝臺步,因為這個“大飽眼福”的環節,收視率也蹭蹭往上漲,轟動一時。

“白娘子”趙雅芝是73年那屆的第四名(最左)。

79年的港姐鐘楚紅,當年事業發展到鼎盛時期,連林青霞都望塵莫及,卻在選美中無緣前三排在第四的位置。

83年港姐亞軍張曼玉 ,參賽時才19歲的她眉清目秀,青澀可人,滿臉膠原蛋白。

88年港姐冠軍李嘉欣,也是風華絕代的人物,曾被譽為華人女星顏值巔峰。

1987年,邱淑貞在賽中被揭發整容(香港小姐明文規定禁止整容),即便她一怒之下退賽,但因為姣好的面容,依舊以性☆禁☆感女神的名號紅極一時。

網友剪輯了過往港姐走秀的經典片段,佳麗們顧盼生姿,舉手投足間都充滿了自信迷人的光彩。

那時的選美不僅僅只注重皮相,更是一種姿態,照片的定格向來不及美人風情的千分之一。

如今媒體的妖魔化引導也為選美蒙上了一層陰影,先入為主的噱頭式報導影響網友的判斷,從而引發嘲諷,群起而攻之。

香港小姐選美影響了一代人對於“美女”的眼光,“美貌與智慧並重”的slogen也成了那代人對女性的評判標準。

2000年之後,香港小姐選美開始衰退走下坡路,與鼎盛時期相比,收視率的差距不止一星半點。

1995年前,港姐決賽收視都在36點以上,70%的香港人守著電視 ,而如今港姐的誕生,只有不鹹不淡的幾條娛樂新聞,甚至官博都在2012年後停更。

在整容技術越發高超的如今,大眾對選美的興趣日益減淡,人造美和天然美已經難以區分。

日益豐富的娛樂資源、越來越好的物質生活讓人們更加關注自身,普遍開始注重內涵美。

雖然“選美時代”已成為過去,但那個年代風姿綽約的美人,依舊在我們記憶中美成經典,不曾老去。

1990年 冠軍:袁詠儀 亞軍:翁杏蘭 季軍:梁小冰

1991年 冠軍:郭藹明 亞軍:周嘉玲 季軍:蔡少芬

1997年 冠軍:翁嘉穗 亞軍:李明慧 季軍:佘詩曼

1999年 冠軍:郭羨妮 亞軍:原子鏸 季軍: 胡杏兒

香港小姐選舉始于1946年,興起於1973年,期間誕生了很多女神級的人物,那時的美人,是真正純天然不帶濾鏡的絕世傾城。

1973年香港小姐正式入駐香港廣播電視臺,賽程中加入了泳裝臺步,因為這個“大飽眼福”的環節,收視率也蹭蹭往上漲,轟動一時。

“白娘子”趙雅芝是73年那屆的第四名(最左)。

79年的港姐鐘楚紅,當年事業發展到鼎盛時期,連林青霞都望塵莫及,卻在選美中無緣前三排在第四的位置。

83年港姐亞軍張曼玉 ,參賽時才19歲的她眉清目秀,青澀可人,滿臉膠原蛋白。

88年港姐冠軍李嘉欣,也是風華絕代的人物,曾被譽為華人女星顏值巔峰。

1987年,邱淑貞在賽中被揭發整容(香港小姐明文規定禁止整容),即便她一怒之下退賽,但因為姣好的面容,依舊以性☆禁☆感女神的名號紅極一時。

網友剪輯了過往港姐走秀的經典片段,佳麗們顧盼生姿,舉手投足間都充滿了自信迷人的光彩。

那時的選美不僅僅只注重皮相,更是一種姿態,照片的定格向來不及美人風情的千分之一。

如今媒體的妖魔化引導也為選美蒙上了一層陰影,先入為主的噱頭式報導影響網友的判斷,從而引發嘲諷,群起而攻之。

香港小姐選美影響了一代人對於“美女”的眼光,“美貌與智慧並重”的slogen也成了那代人對女性的評判標準。

2000年之後,香港小姐選美開始衰退走下坡路,與鼎盛時期相比,收視率的差距不止一星半點。

1995年前,港姐決賽收視都在36點以上,70%的香港人守著電視 ,而如今港姐的誕生,只有不鹹不淡的幾條娛樂新聞,甚至官博都在2012年後停更。

在整容技術越發高超的如今,大眾對選美的興趣日益減淡,人造美和天然美已經難以區分。

日益豐富的娛樂資源、越來越好的物質生活讓人們更加關注自身,普遍開始注重內涵美。

雖然“選美時代”已成為過去,但那個年代風姿綽約的美人,依舊在我們記憶中美成經典,不曾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