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7號颱風“古超”可能明天生成,未來可能會影響我國

葵花-8號衛星9月4日11時30分監測到的菲律賓以東洋面熱帶低壓和減弱停編後的今年第16號颱風“瑪娃”殘餘系統。

新熱帶低壓再次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該熱帶低壓中心9月4日11時位於距離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北方向約790公里的洋面上,也就是北緯16.4°,東經128.1°,中心附近最大風速15米/秒(7級風),中心最低氣壓1002百帕。

菲律賓以東海域熱帶低壓最新雲圖動畫(時間:9月4日04時30分至9月4日11時30分)

目前預計這個熱帶低壓將以每小時12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它很可能加強成為今年的第17號颱風“古超”。

ECMWF集合預報預測的菲律賓以東的熱帶低壓未來的移動路徑(9月3日20時起報)

菲律賓以東熱帶低壓衛星雲圖及中央氣象臺、日本氣象廳對它未來的路徑預測。

菲律賓以東洋面的新熱帶低壓當前所處的位置與“帕卡”剛生成時比較相近。目前對於這個熱帶低壓未來的移動路徑的預測尚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由於10天內連續受“天鴿”、“帕卡”和“瑪娃”的影響,

我國南海東北部海水中的能量幾乎已被“榨幹”,未來如果這個熱帶低壓穿過菲律賓呂宋島進入我國南海北部海域,強度將不會太強,甚至不會發展起來;如果它沿著呂宋島東部洋面北上向我國臺灣島東部洋面靠近,那強度將有比較樂觀的發展。

由於這個熱帶低壓尚處於初生階段,大部分模式對它後期的路徑強度預測分歧較大。

NCEP全球模式似乎支援第一種假設,即穿過呂宋島進入我國南海,但最終並沒有在南海發展成一個颱風;而ECMWF全球模式預測的路徑略偏東,似乎更傾向於第二種假設。

而中央氣象臺和日本氣象廳幾乎一致認為這個熱帶低壓將于明天加強為今年17號颱風“古超”。而未來這個“古超”也很有可能會影響我國。

今年,菲律賓附近(其東側的太平洋和西側的我國南海東北部)的海域儼然成為了颱風的溫床。雖然從氣候統計上看,這個地區一直是颱風生成的高發區域,但是往年像今年前16個颱風中有8個颱風在菲律賓附近海域生成還是比較少見的,如果“古超”順利生成,那麼今年前17個颱風就有超過一半的颱風在菲律賓附近海域生成。

今年前16個颱風生成位置,其中有8個颱風在菲律賓附近生成(菲律賓東部海域4個,我國南海東北部海域4個)

轉載聲明

2、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3、如需轉載本網非原創(獨家)文章,同樣建議注明該文章的出處和作者資訊。

今年前16個颱風生成位置,其中有8個颱風在菲律賓附近生成(菲律賓東部海域4個,我國南海東北部海域4個)

轉載聲明

2、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3、如需轉載本網非原創(獨家)文章,同樣建議注明該文章的出處和作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