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淮陰工學院志願者:綠水青山城,濃濃鄉愁心

中國青年網淮安9月4日電(通訊員 王鳳瑤)農村建設是國家現階段的任務之一,現在農村人口仍佔據我國總人口的極大比例,因此建設好農村,打造“美麗鄉村”是發展的重要條件。

為了能夠通過打造“美麗鄉村”範例,淮陰工學院“綠水青山城,濃濃鄉愁心”甘露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暑期社會實踐團志願者於2017年暑假,開展了“綠水青山城,濃濃鄉愁心”甘露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暑期社會實踐。

此次實踐以淮安市清江浦區鹽河鎮甘露村為中心,向周圍村莊輻射擴散,形成調研實踐基地。開始前,實踐團隊通過網路大致瞭解了甘露村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況,

對其交通線路圖、衛星地圖進行分析,確定主要調研規劃方向。

初入甘露,感受濃濃鄉愁

甘露村地處京杭大運河蘇北灌溉總渠交匯處,淮海入海水道以北、大運河西岸的三角地帶,距淮安市16公里.東與楚州城區一河之隔、西同本鎮楊廟村相連,北與黃碼鄉黃碼村接壤,位於清浦區東南邊陲。

一切準備就緒後,志願者開始組織下鄉調研,對甘露村及其周邊村域的建築設施、自然資源、土地利用、產業結構等進行探查。

實踐調研以親身所見所聞所感為實際參考尺度,置身於鄉村環境中,通過與村民的交流,結合主觀判斷和專業知識,得出更為真實、具體的調研結果。

初入甘露村,志願者在村委會前下車,並尋得一處小亭子做暫時會議點。由於地處京杭大運河西岸,村莊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農作物生長豐茂,人民生活富足,隨處可見兩三層小洋樓和汽車。

兩名志願者在與村委會相關人員說明情況後,甘露村村委會主任熱情接待了志願者,並帶領志願者解讀甘露村地圖。主任告訴志願者,因為現在淮安市正在創建文明城市,所以市政府對農村建設也提出了要求,像拆除違章建築,設置垃圾處理點,採取措施改善水質等等。針對這些要求,現在甘露村整改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甘露村村委會主任在和志願者一起研究地圖。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鳳瑤 攝

各組志願者深入村莊,走進村民家庭。在走訪過程中,志願者發現,雖然多數人家都是小洋樓,但是樓房有效面積使用率不高,且老人、女人和小孩居住占多數。志願者隨機對村民進行採訪,並從村民口中得知,

甘露村多數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僅家庭婦女和老人在家務農。

經多方走訪,結合現有案例,志願者對這一現象的產生進行分析、推測,最終得出結論。甘露村雖地理位置優越,但隨著新農村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甘露村受大環境的影響和思想束縛等一些不利因素影響,沒有及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依然以小農種植經濟為主,形成不了產業規模,沒有市場競爭力,導致農業效益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因此大批青壯年外出打工掙錢。

第一次調研之後,志願者對結果進行分析,制定了甘露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四路”計畫,即設施完善之路、住宅規劃之路、資源節約之路和生態保護之路。通過“四路”計畫,志願者希望能夠促使甘露村完成整改,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完善文明城市建設。

再次出發,探尋鄉村密碼

7月15日,結合前期成果,實踐志願者再次奔赴甘露村,針對房屋建築和村莊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第二次調研活動。這次調研範圍相較於上次來說更廣,調研任務也更加艱巨。志願者在地圖上勾勒出自己所負責村莊的範圍,前往村子考察民居建築年代、品質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志願者在調研過程中,但凡無法確定,必要入戶諮詢,以確保資訊採集的準確性。據村民介紹,甘露村及附近幾個村落大多數是淮河如海道拆遷所建,建築年代均在20世紀90年代後,建築材質多為磚木結構。

志願者在隨機抽取的幾戶人家中,有一戶特別典型。這戶人家是三層小樓,只有夫妻兩人居住,極大多數空間被閒置下來。從主人口中得知,這幾年大多數人家都蓋起了樓,三層樓是最近才興起的。志願者也看到,這棟三層小樓從週邊看上去是傳統的四方盒子造型,選色也是常見的灰牆紅瓦。內裡還是毛坯房,只有簡單的幾件傢俱、家電,還堆了些雜物。“看人家都蓋了,我們這不蓋不好看。”女主人告訴志願者,“兒子在外面打工,我們倆能住就行,也不用裝修啥,等兒子回來結婚的時候再裝修。”

提到兒子結婚,女主人臉上也泛出花一般的笑容。“那等您兒子結婚了,有了孩子,你們五口人也用不完這麼多空間,蓋這三層樓不是浪費錢嗎?”志願者也對這個問題比較好奇。男主人指著不遠處的一棟三層小樓說:“那家是最先蓋三層樓的,他家一起來,都跟著蓋三層樓,兩層樓不好看,我這也是借了快二十萬才蓋起來的啊!”一番對話惹人深思。因為村民文化水準低下,傳統“安居樂業”思想和攀比心理根深蒂固,各家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還要氣派,有面子,因此建造樓房的現象蔚然成風,從而導致家庭經濟更加困難,進一步造成資源浪費。

志願者在進行調研記錄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鳳瑤 攝

同樣在對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問題上,志願者也是以走訪加詢問的形式進行調查。甘露村較為重視環境衛生,每兩戶設置一個公共垃圾桶,也有專門的垃圾收集站和環衛工人。但在村莊電力、水力上缺少對整體的統一規劃,村民用水多是家中自製的水井,統一的自來水結構可以改善村民的生活現狀。村中有一處汙水處理廠但未投入使用。而由於缺乏統一管理,村民的不重視,使村莊公共空間被極大地壓縮,公共綠地、公共活動場地、交通設施、公共配套設施均顯得局促和不足,因此直接導致村民生活環境品質不高。

針對房屋建築、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問題,志願者在吸收民意的基礎上,結合村莊現有條件,對村莊進行重新規劃,最終以專業規劃圖、規劃方案的展現出來,預計規劃整治面積17.79公頃左右,建築面積9.18公頃左右。

一路走訪,築夢美麗鄉村

在前幾次調研之後,志願者們對調研結果及以及得出的成果結論進行了仔細的檢查與研究,並發現了一些尚未被發現和解決的問題。為了完善成果,更好地建設美麗鄉村,在和淮安市規劃局村鎮處聯繫之後,8月23日,團隊志願者出發前往淮安市規劃局進行走訪諮詢。

當天,志願者應約到淮安市規劃局面見村鎮處王處長,希望能請王處長從專業的角度對成果進行點評分析,給出改良意見。見到王處長時,她恰好在忙另一個村莊的規劃建設,並讓志願者旁聽,自己發現問題。王處長在工作中大略看了志願者提供的調研報告和成果圖,對志願者說:“你們這個做的很不錯,基本上能夠滿足一些專業規劃的要求,對你們現階段的學習情況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志願者皆為建築、規劃、土木專業的學生)。”

王處長忙完工作後接著對志願者說,“這個調研多是偏於基礎設施和建築的調查、重新規劃方案,但卻沒有重視人的存在。進行村莊整治中,最應該重視的是人民的意志,簡單來說就是他們需不需要你們來弄,或者願不願意讓你們弄。”在詳細閱讀完規劃方案報告後,指出了其中的不足:“還是人的問題,所有的問題,解決方案,所有建築、設施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人服務,也就是‘以人為本’。規劃進去的不僅要考慮到現在村莊人群的居住條件和密度,還要考慮到外出人員,他們是返鄉居住,還是在本地城裡買房,還是留在了打工的地方,這些都要考慮。”王處長說的一席話讓志願者感受頗深,不僅對於此,對於專業學習,或以後在本專業工作都有極大的影響。

規劃局走訪後,志願者將現有成果進行調整,使得報告方案更加成熟完備,並讓志願者有了更為明確的鄉村調研方向,為更好地建設“美麗鄉村”提供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建設“美麗鄉村”,實現“美麗中國”,利於讓人民生活環境更加美麗,生活品質更加富足,讓社會更加文明和諧,讓國家更富強。各志願者將為改善甘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品質,加速城鄉一體化發展繼續進行實踐。並希望以甘露村為模範,帶動周邊村莊整治發展,建設“山美水美環境美,吃美住美生活美”的和諧文明美麗新農村!

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因此大批青壯年外出打工掙錢。

第一次調研之後,志願者對結果進行分析,制定了甘露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四路”計畫,即設施完善之路、住宅規劃之路、資源節約之路和生態保護之路。通過“四路”計畫,志願者希望能夠促使甘露村完成整改,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完善文明城市建設。

再次出發,探尋鄉村密碼

7月15日,結合前期成果,實踐志願者再次奔赴甘露村,針對房屋建築和村莊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第二次調研活動。這次調研範圍相較於上次來說更廣,調研任務也更加艱巨。志願者在地圖上勾勒出自己所負責村莊的範圍,前往村子考察民居建築年代、品質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志願者在調研過程中,但凡無法確定,必要入戶諮詢,以確保資訊採集的準確性。據村民介紹,甘露村及附近幾個村落大多數是淮河如海道拆遷所建,建築年代均在20世紀90年代後,建築材質多為磚木結構。

志願者在隨機抽取的幾戶人家中,有一戶特別典型。這戶人家是三層小樓,只有夫妻兩人居住,極大多數空間被閒置下來。從主人口中得知,這幾年大多數人家都蓋起了樓,三層樓是最近才興起的。志願者也看到,這棟三層小樓從週邊看上去是傳統的四方盒子造型,選色也是常見的灰牆紅瓦。內裡還是毛坯房,只有簡單的幾件傢俱、家電,還堆了些雜物。“看人家都蓋了,我們這不蓋不好看。”女主人告訴志願者,“兒子在外面打工,我們倆能住就行,也不用裝修啥,等兒子回來結婚的時候再裝修。”

提到兒子結婚,女主人臉上也泛出花一般的笑容。“那等您兒子結婚了,有了孩子,你們五口人也用不完這麼多空間,蓋這三層樓不是浪費錢嗎?”志願者也對這個問題比較好奇。男主人指著不遠處的一棟三層小樓說:“那家是最先蓋三層樓的,他家一起來,都跟著蓋三層樓,兩層樓不好看,我這也是借了快二十萬才蓋起來的啊!”一番對話惹人深思。因為村民文化水準低下,傳統“安居樂業”思想和攀比心理根深蒂固,各家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還要氣派,有面子,因此建造樓房的現象蔚然成風,從而導致家庭經濟更加困難,進一步造成資源浪費。

志願者在進行調研記錄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鳳瑤 攝

同樣在對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問題上,志願者也是以走訪加詢問的形式進行調查。甘露村較為重視環境衛生,每兩戶設置一個公共垃圾桶,也有專門的垃圾收集站和環衛工人。但在村莊電力、水力上缺少對整體的統一規劃,村民用水多是家中自製的水井,統一的自來水結構可以改善村民的生活現狀。村中有一處汙水處理廠但未投入使用。而由於缺乏統一管理,村民的不重視,使村莊公共空間被極大地壓縮,公共綠地、公共活動場地、交通設施、公共配套設施均顯得局促和不足,因此直接導致村民生活環境品質不高。

針對房屋建築、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問題,志願者在吸收民意的基礎上,結合村莊現有條件,對村莊進行重新規劃,最終以專業規劃圖、規劃方案的展現出來,預計規劃整治面積17.79公頃左右,建築面積9.18公頃左右。

一路走訪,築夢美麗鄉村

在前幾次調研之後,志願者們對調研結果及以及得出的成果結論進行了仔細的檢查與研究,並發現了一些尚未被發現和解決的問題。為了完善成果,更好地建設美麗鄉村,在和淮安市規劃局村鎮處聯繫之後,8月23日,團隊志願者出發前往淮安市規劃局進行走訪諮詢。

當天,志願者應約到淮安市規劃局面見村鎮處王處長,希望能請王處長從專業的角度對成果進行點評分析,給出改良意見。見到王處長時,她恰好在忙另一個村莊的規劃建設,並讓志願者旁聽,自己發現問題。王處長在工作中大略看了志願者提供的調研報告和成果圖,對志願者說:“你們這個做的很不錯,基本上能夠滿足一些專業規劃的要求,對你們現階段的學習情況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志願者皆為建築、規劃、土木專業的學生)。”

王處長忙完工作後接著對志願者說,“這個調研多是偏於基礎設施和建築的調查、重新規劃方案,但卻沒有重視人的存在。進行村莊整治中,最應該重視的是人民的意志,簡單來說就是他們需不需要你們來弄,或者願不願意讓你們弄。”在詳細閱讀完規劃方案報告後,指出了其中的不足:“還是人的問題,所有的問題,解決方案,所有建築、設施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人服務,也就是‘以人為本’。規劃進去的不僅要考慮到現在村莊人群的居住條件和密度,還要考慮到外出人員,他們是返鄉居住,還是在本地城裡買房,還是留在了打工的地方,這些都要考慮。”王處長說的一席話讓志願者感受頗深,不僅對於此,對於專業學習,或以後在本專業工作都有極大的影響。

規劃局走訪後,志願者將現有成果進行調整,使得報告方案更加成熟完備,並讓志願者有了更為明確的鄉村調研方向,為更好地建設“美麗鄉村”提供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建設“美麗鄉村”,實現“美麗中國”,利於讓人民生活環境更加美麗,生活品質更加富足,讓社會更加文明和諧,讓國家更富強。各志願者將為改善甘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品質,加速城鄉一體化發展繼續進行實踐。並希望以甘露村為模範,帶動周邊村莊整治發展,建設“山美水美環境美,吃美住美生活美”的和諧文明美麗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