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大行減少櫃員近6萬人:為何多家銀行離櫃率超90%

隨著銀行物理網點的增速放緩甚至是減少,銀行對櫃員的需求程度也大不如從前。

從近3年的資料來看,銀行的櫃員配備情況正在逐年遞減,尤其以四大國有大行為首,從2014年的減員1.7萬餘人到2016年的驟減近6萬,三年時間,銀行業的改變翻天覆地。

那麼,為何會引起如此大的離櫃率?

專家表示,未來10年全球銀行業需要裁減半數員工和分支機搆,才能在洶湧的科技變革中求得生存。未來10年,金融業的員工和分支機搆可能最多減少50%,

即使情況沒有那麼嚴峻,至少也會削減20%。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銀行的櫃員人數減少是銀行智慧化的必然結果,超高的離櫃業務率已經為物理網點與櫃員減少帶來了充分的理由。

起因一:人工智慧

隨著中國銀行業對人工智慧的採納與應用,銀行業的經營狀況確實從之前節奏緩慢的傳統格局脫穎而出,但是隨之導致對傳統物理網點的增速放緩甚至減少,從而連鎖引發銀行業對櫃員的需求遞減。

起因二:互聯網金融

平常去銀行辦理常規業務時,往往需要排很長時間隊;有些業務還需限定工作日時間。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未來新邏輯的起點,是新階段全新的資訊通信技術對金融產生革命性影響的開始。

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只有主動擁抱互聯網,充分運用新一輪高新資訊技術革命的先進手段與工具,加速創新改革,才能不斷增強自身能力,強化風險管控力、市場競爭力和價值創造力,實現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的融合共贏,打造中國金融健康發展新格局。

因此,大幅減少銀行櫃員,逐漸增加互聯網技術人員,也是銀行業發展未來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