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認真做好5件事,遠離糖尿病併發症,糖友照樣健康長壽!

糖尿病在當代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疾病。據不完全統計,每6個中國人,就有1個人是糖尿病患者或是處於糖尿病前期。但是,很多人,包括很多多年的“自身糖友”,對糖尿病的認識並不充分。

從字面意義看,糖尿病,就是導致尿液甜度高的疾病。

為什麼尿液甜度高?是因為血糖高。

為什麼血糖高?因為出現了胰島素抵抗。

為什麼出現胰島素抵抗?因為胰島細胞受損或死亡,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參與正常糖代謝。

由此可知,糖尿病,

實際上就是一種胰腺臟器疾病。當一個患者確診糖尿病時,體內大約50%的胰島細胞發生不可逆轉的死亡或受損,另外50%也多數處於病態,不能正常工作。前面所說的“不可逆轉”,意思就是,死去的胰島細胞,不可能再重生。如同“人死不能複生”。因此,糖尿病無法治癒。一旦確診,糖尿病伴隨終身。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於併發症。糖尿病併發症的產生,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超範圍波動而導致。

正常人血糖波動範圍在3.3—8.9mmol/L之間,而糖尿病人血糖波動範圍很大,可以從2.8到超過30mmol/L。

血糖波動超過10個毫摩爾,就會對器官和人體組織產生傷害,會傷害全身所有的細胞,包括血管細胞、神經細胞、皮膚細胞等等,時間一長,必然引發併發症。血糖越高,波動越大,併發症發生越快越重。

如何預防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呢?1、飲食控制

飲食控制永遠是糖尿病人最重要的一件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細胞已經處於病態,不堪重荷。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少吃多餐,可以保證糖尿病人的能量需求,又能減輕胰島的負擔。

除了減少每餐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糖尿病人還可以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蛋白質在肝臟可以轉化成碳水化合物,

滿足細胞代謝需要。糖尿病人還可以利用不同食物的升糖指數來吃飯,不同的食材,經過不同的烹飪手法後,升糖指數也會有變化。

2、保持運動

有專家指出:“運動有利於控制血糖和體重,改善脂類代謝,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心肺功能,同時還給病人帶來生活的自信心和樂趣。”

運動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對糖的利用和吸收。增加體力活動可以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還可以降低體重,減少身體的脂肪量,增強體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質。

3、情緒控制

影響血糖的最主要因素有四個方面,中樞神經、交感神經、內分泌和飲食。其中,情緒影響內分泌。如果糖尿病人長期處於抑鬱或憤怒等負面情緒狀態中,會因為內分泌改變引起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人應學會控制自我情緒,保持情緒平和。

4、作息合理

很多人有過經驗,如果頭一天睡覺不好,第二天血糖肯定高,因為中樞神經影響血糖值。因此糖尿病人需要保證有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

5、 選擇合適的藥品

降糖藥很多,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促進劑,有降低胰島素抵抗的增敏劑,有抑制腸道對葡萄糖吸收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有長效、短效、混合等多種類型,每種降糖藥都有確切的降糖效果。

有人以為吃降糖藥是在“治病”,實際上不是。降糖藥只是解決糖尿病患者的吃飯問題,只是讓患者吃飯後的血糖波動在合理範圍。由於個體差異,不同的藥物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患者需在醫師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降糖藥。

4、作息合理

很多人有過經驗,如果頭一天睡覺不好,第二天血糖肯定高,因為中樞神經影響血糖值。因此糖尿病人需要保證有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

5、 選擇合適的藥品

降糖藥很多,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促進劑,有降低胰島素抵抗的增敏劑,有抑制腸道對葡萄糖吸收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有長效、短效、混合等多種類型,每種降糖藥都有確切的降糖效果。

有人以為吃降糖藥是在“治病”,實際上不是。降糖藥只是解決糖尿病患者的吃飯問題,只是讓患者吃飯後的血糖波動在合理範圍。由於個體差異,不同的藥物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患者需在醫師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降糖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