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強勢回歸的移動“和飛信” 能夠成為下一個微信嗎?

前幾天,小編在電梯裡看到一款“和飛信”的廣告,說明移動已經對“和飛信”展開了大規模的行銷推廣。

相信較早的智慧手機用戶和移動用戶,都知道一款名叫飛信的產品。眾所周知,微信的推出時間是2011年,而飛信的面世於2007年,比微信整整早了4年,在互聯網時代,4年足以讓一個產品度過完整的生命週期。

彼時,短信雄霸天下,但價格不菲,很多用戶不願意在短信上支出更多費用,而飛信最大的功能就是免費發短信,用戶可以通過飛信的電腦或手機用戶端,

給好友發送短信,而且完全免費。

飛信憑藉其PC與手機、短信與消息免費互通的功能,逐漸得到手機使用者的青睞,資料統計,在鼎盛期,飛信的註冊用戶接近5億,活躍用戶數有9000萬,曾躋身國內即時通訊軟體市場的前三名。

然而,當時的飛信有一個致命缺點,那就是封閉,比如,用戶在電腦端可以免費發短信給使用移動的朋友,但如果發給聯通的,就要收費,

一毛錢一條。而且早期用除移動手機號之外的運營商手機號碼註冊使用飛信,是無法使用的。

最終,隨著微信的興起,飛信漸漸被人遺忘。2016年5月18日,移動北京公司發佈通知,終止提供短信轉飛服務。所謂短信轉飛信,就是指用戶登錄飛信PC用戶端並保持線上時,可以通過用戶端線上接收、回復他人發送來的短信。這個業務被停止後,就意味著除非是交流雙方同時線上飛信用戶端,

否則無法使用用戶端免費發短信,這一事件也被認為是“飛信”終結的標識。

其實,飛信未死,最近頻頻亮相的“和飛信”,就是原來的飛信業務與融合通信業務升級改造形成的新品牌。所謂融合通信是移動的一項長期計畫,通俗來說就是將通話、視頻和短信服務流量化,

最終的目標是,打電話、視頻通話和發短信都可以走流量了。

如果用戶安裝了“和飛信”APP,其將全面接管你的通話、短信菜單,一旦通話對方也是“和飛信”成員,並且也安裝了“和飛信”,那麼電話短信就走“和飛信”的通道(使用流量),也就是說是免費的,而且這些都是自動識別,用戶是感覺不到的。但是,如果與非“和飛信”成員通信,則無法使用這些功能。

“和飛信”App包含撥號、連絡人、消息和我四個模組,

除了基本的通話、短信功能外,它還有許多類似微信的功能,比如公眾號、圈子(朋友圈)、紅包等等,另外它還集成了黃頁、網上營業廳等生活資訊服務。整體上看,“和飛信”App就像是飛信與微信的結合體,把基本的通訊功能與社交功能融合到了一起。

所以,“和飛信”現在要大規模的行銷推廣,讓更多人安裝其APP,至於“和飛信”這次能夠成功嗎?能夠威脅微信乃至釘釘的地位嗎?甚至成為下一個微信嗎?則需要拭目以待。

所以,“和飛信”現在要大規模的行銷推廣,讓更多人安裝其APP,至於“和飛信”這次能夠成功嗎?能夠威脅微信乃至釘釘的地位嗎?甚至成為下一個微信嗎?則需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