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小學放學早,帶來2個難題——誰來接孩子?孩子回家之後幹什麼?

孩子上小學後,家長要面對的第一個難題,不是孩子能不能適應,

也不是孩子的學習好不好,而是孩子放學後誰來接?回家之後幹什麼?

01

根據國家規定,小學生在校時間應該是6個小時,從早上8點就開始上課,下午3:30左右(各個學校略有不同)放學了,而這個時間基本上家長都沒下班,首先孩子放學誰來接就是關鍵的一個問題了。

其實,小學生放學時間比家長下班早,並不是這些年才開始的。我是80後,我上小學的時候,都是自己放學回家,

自己完成作業,自己玩,或者找同學和小夥伴玩,然後等家長下班,再做飯吃飯。那時候大家也都是這樣,但是卻不像現在這樣,孩子放學誰來接,成了一個社會性的大問題。

為什麼過去孩子放學後能自己回家自己待著,現在的孩子卻不可以?我覺得有這幾個可能。

第一,過去的車輛少,所以我們過馬路不存在太大的安全問題。

第二,過去的社會流動性小,一般的城鎮相對封閉,

拐賣孩子的現象也少。

第三,過去的家長不嬌慣孩子,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較強。

第四,過去的擇校現象少,基本上都是就近入學。

第五,過去的城市發展緩慢,家長上班也都比較近,下班回家也不需要太多時間。

一對照就發現,現在小學生放學,沒有人接基本不可能。

那麼誰來接呢?

家有老人,並且身體健康,家校之間距離不太遠,可以由老人來接。沒有老人接的,就只得另想辦法了。

想什麼辦法?還能有什麼辦法?花錢買服務唄!市場上有很多“託管班”,做的就是幫家長接孩子的生意。

接孩子的問題算是解決了:

一、老人接,

二、託管班接。

02

孩子接回家了,時間還早,3:30左右放學,如果不遠的話,回到家也就4:30,離家長下班回家的時間還早,

這2-3個小時,其實是孩子每天放學後的黃金時間,怎麼用很關鍵。用好了,孩子既休息了,也學習了,收穫很大。用不好,孩子不但沒學習,也沒休息好,如果總是與電子產品為伍,視力下降,更是不可逆轉的嚴重問題。

所以有的家長即使家中有老人接,也擔心老人慣著孩子,這段黃金時間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轉而去考慮各種輔導班和託管班。

而輔導班和託管班,為了盈利,也是想方設法投其所好,

管接孩子,管看孩子,觀看著寫作業,管吃,管玩,還管上各種課,不由得家長不動心。這麼美好的蛋糕:費用不高(至少能承受),孩子的事情全解決了,既管學,也管玩,還管吃,對於工作忙的、或者想省心的家長來說,真是太好了,孩子在外面折騰了一天,晚上接回家就睡覺了,多省事兒啊!孩子一入睡,家長的“夜生活”(上網、刷劇、打遊戲、加班)就自由自在了。

可是,可是,真的不用多想一想嗎?

即使託管班真的這麼好,家長每天早早出門,晚上就不需要和孩子交流一下親子感情嗎?即使家長不需要,孩子就不需要嗎?

託管班真的能像他承諾的那樣好嗎?接孩子沒問題,看孩子也沒問題,帶孩子玩也湊合,提供吃的很簡單,但是看著學習?給孩子上課?效果會怎麼樣?怎麼保證?怎麼監控?

費用並不高的託管班,工作的老師不可能和孩子一對一,那麼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孩子,怎麼輔導作業?

低年級規定沒有家庭作業,孩子大量的時間用來幹什麼?這麼多孩子,即使有作業,完成也要靠自己吧,完成的品質,託管班老師精力有限,保證不了吧?如果孩子不想寫作業,託管班老師會知道嗎?能怎麼做?

看來,指望託管班老師看孩子完成作業,也只能停留在“完成”而已。孩子的作業是不是保質保量完成、是不是獨立完成,是不是真的都會了,當天在學校的課堂作業是不是都完成了,都改錯了,這些可能託管班老師顧不過來。即使是一對一,也要靠老師的責任心、考慮周到、經驗來決定“託管”的品質,更別說大班的看管了。

還有一點,託管班裡的孩子年級不同,習慣不同,很多孩子在一起,難免會互相影響。好的影響固然好,壞的影響呢:比如打架、罵人、說髒話、拖拉作業?

03

有的託管班打出“上課”的內容吸引家長,就是說,把孩子的時間能夠有效利用起來。初衷很好,但是實施起來會怎麼樣?

首先,上什麼課?用什麼教材?如果是自編教材,怎麼保證品質?上課的老師資質和經驗如何?

其次,假設以上問題都ok,孩子的上課效果如何?

再次,假設孩子上課效果也很好,會聽講,會思考,那麼,對於上了一天課,拘束了一天的孩子來說,再上課,會不會有點兒多?孩子會不會有點兒累?對年齡小的孩子來說,可能還把握不准自己的感受,有了感受不會表達,只會乖乖地聽家長安排,但是會不會給孩子埋下厭學的陰影?

不要覺得我是危言聳聽。有不少孩子——

因為家長安排的課外學習太多,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才導致在學校上課的時候不聽講;

因為家長佈置的課外作業太多,所以寫課堂作業拖拖拉拉;

因為家長從來不給孩子自己安排的機會,所以孩子才對學習沒有自主性。

恕我直言,託管班,只是解決孩子沒人接的問題,只是一種輔助,不可能取代家長,甚至取代家庭(連晚飯都管了)。指望花一點錢,就有人幫著帶孩子,既管孩子生活,又管孩子學習,那未免太天真了。

所以,我個人覺得:孩子放學後,如果家裡有人接,不建議選擇託管班。

04

至於說到在家裡老人慣著孩子,沒有人輔導孩子學習,我覺得應該靠家長來想辦法,而不是把難題甩出去。其實很多家庭都是靠老人幫忙帶孩子,都存在老人嬌慣孩子、無法輔導學習的問題,為什麼孩子和孩子之間,還是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詩詞大會節目中有一個爸爸當海員,一出海就半年一載,為了幫助女兒解決不會背詩的困難,自己給古詩詞譜曲,幫助女兒記憶,譜了一二百首曲子。

我之前提過我們教研員的女兒長期外出表演,老人陪同照顧生活,學習就靠自己,每晚爸爸媽媽通過電話、微信輔導,照樣考出優異的成績。見文章《秋天 蝴蝶 李四光 中秋節 感動自己的語文課》

我教過父母都是航太工作者、經常出差幾個月的學生,也教過父母都是做小買賣、文化水準很低的學生,還教過父母離異,只由爸爸/媽媽一個人帶的學生,困難都不小,但是孩子照樣很優秀。這裡面的原因,當然是歸功於家長的方法和心思。

能陪在身邊,固然是愛,不陪在身邊,通過別的方式來表達、來關心,也是同樣的愛。關鍵是:你既有愛,又會表達愛,才能使你的表達讓孩子順利接收到。

Hi!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感謝您的閱讀和信任。想在我的公眾號裡查找需要的資源,有兩個方法:

第一種:在公眾號功能表裡通過每月目錄查找。

第二種:在公眾號後臺回復“查找”,我會給您發送一篇查找指南。

蘋果手機專用讚賞連結,哈哈!

即使託管班真的這麼好,家長每天早早出門,晚上就不需要和孩子交流一下親子感情嗎?即使家長不需要,孩子就不需要嗎?

託管班真的能像他承諾的那樣好嗎?接孩子沒問題,看孩子也沒問題,帶孩子玩也湊合,提供吃的很簡單,但是看著學習?給孩子上課?效果會怎麼樣?怎麼保證?怎麼監控?

費用並不高的託管班,工作的老師不可能和孩子一對一,那麼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孩子,怎麼輔導作業?

低年級規定沒有家庭作業,孩子大量的時間用來幹什麼?這麼多孩子,即使有作業,完成也要靠自己吧,完成的品質,託管班老師精力有限,保證不了吧?如果孩子不想寫作業,託管班老師會知道嗎?能怎麼做?

看來,指望託管班老師看孩子完成作業,也只能停留在“完成”而已。孩子的作業是不是保質保量完成、是不是獨立完成,是不是真的都會了,當天在學校的課堂作業是不是都完成了,都改錯了,這些可能託管班老師顧不過來。即使是一對一,也要靠老師的責任心、考慮周到、經驗來決定“託管”的品質,更別說大班的看管了。

還有一點,託管班裡的孩子年級不同,習慣不同,很多孩子在一起,難免會互相影響。好的影響固然好,壞的影響呢:比如打架、罵人、說髒話、拖拉作業?

03

有的託管班打出“上課”的內容吸引家長,就是說,把孩子的時間能夠有效利用起來。初衷很好,但是實施起來會怎麼樣?

首先,上什麼課?用什麼教材?如果是自編教材,怎麼保證品質?上課的老師資質和經驗如何?

其次,假設以上問題都ok,孩子的上課效果如何?

再次,假設孩子上課效果也很好,會聽講,會思考,那麼,對於上了一天課,拘束了一天的孩子來說,再上課,會不會有點兒多?孩子會不會有點兒累?對年齡小的孩子來說,可能還把握不准自己的感受,有了感受不會表達,只會乖乖地聽家長安排,但是會不會給孩子埋下厭學的陰影?

不要覺得我是危言聳聽。有不少孩子——

因為家長安排的課外學習太多,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才導致在學校上課的時候不聽講;

因為家長佈置的課外作業太多,所以寫課堂作業拖拖拉拉;

因為家長從來不給孩子自己安排的機會,所以孩子才對學習沒有自主性。

恕我直言,託管班,只是解決孩子沒人接的問題,只是一種輔助,不可能取代家長,甚至取代家庭(連晚飯都管了)。指望花一點錢,就有人幫著帶孩子,既管孩子生活,又管孩子學習,那未免太天真了。

所以,我個人覺得:孩子放學後,如果家裡有人接,不建議選擇託管班。

04

至於說到在家裡老人慣著孩子,沒有人輔導孩子學習,我覺得應該靠家長來想辦法,而不是把難題甩出去。其實很多家庭都是靠老人幫忙帶孩子,都存在老人嬌慣孩子、無法輔導學習的問題,為什麼孩子和孩子之間,還是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詩詞大會節目中有一個爸爸當海員,一出海就半年一載,為了幫助女兒解決不會背詩的困難,自己給古詩詞譜曲,幫助女兒記憶,譜了一二百首曲子。

我之前提過我們教研員的女兒長期外出表演,老人陪同照顧生活,學習就靠自己,每晚爸爸媽媽通過電話、微信輔導,照樣考出優異的成績。見文章《秋天 蝴蝶 李四光 中秋節 感動自己的語文課》

我教過父母都是航太工作者、經常出差幾個月的學生,也教過父母都是做小買賣、文化水準很低的學生,還教過父母離異,只由爸爸/媽媽一個人帶的學生,困難都不小,但是孩子照樣很優秀。這裡面的原因,當然是歸功於家長的方法和心思。

能陪在身邊,固然是愛,不陪在身邊,通過別的方式來表達、來關心,也是同樣的愛。關鍵是:你既有愛,又會表達愛,才能使你的表達讓孩子順利接收到。

Hi!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感謝您的閱讀和信任。想在我的公眾號裡查找需要的資源,有兩個方法:

第一種:在公眾號功能表裡通過每月目錄查找。

第二種:在公眾號後臺回復“查找”,我會給您發送一篇查找指南。

蘋果手機專用讚賞連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