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當代的國寶人物,給五個師都不換!

【提要】當代中國有九大國寶級人物,這九個人對我國科技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就是給5個師,也絕不換!

一、馬偉明 何梁何利基金2015年最高獎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基於崇尚科學、振興中華的熱忱,

各捐資1億港元於1994年在香港註冊成立的社會公益性慈善基金。

馬偉明院士在電磁發射、綜合電力推進、新能源接入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創性成果,完成了電磁彈射樣機研製和試驗的全過程,攻克43項關鍵技術,申報國防專利32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2項。

馬偉明院士的科研成果對中國航母實現電磁彈射,艦船全電推進和電磁炮研究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據公佈于網路的衛星照片顯示,中國在某地一個機場建造了電磁型導軌式高速牽引裝置工程樣機測試設施,中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後建成電磁型導軌式高速牽引裝置工程樣機測試設施的國家。

二、張亭棟 2015年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創設,這一基金會由查濟民及其家族於1994年捐資2000萬美元設立。

該基金會獎項其後每年評選頒發一次,致力於獎勵科技領域有成就的中國科技人才,努力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已累計獎勵了包括“兩彈元勳”和“神舟五號”功臣在內的數百位傑出科學家和青年科技英才。

張亭棟教授是血液病專家,是使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的奠基人。

“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創設,這一基金會由查濟民及其家族於1994年捐資2000萬美元設立。

該基金會獎項其後每年評選頒發一次,致力於獎勵科技領域有成就的中國科技人才,努力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已累計獎勵了包括“兩彈元勳”和“神舟五號”功臣在內的數百位傑出科學家和青年科技英才。

張亭棟教授通過對傳統中醫秘方(砒霜、輕粉、蟾酥幾味劇毒之物配製用來治療淋巴腺結核)進行深入研究,在劑師韓太雲的配合和幫助下,張亭棟教授將原方分成砒霜加蟾酥和砒霜加輕粉兩組做體外抑瘤試驗,反復試驗發現,其中的砒霜是癌細胞的剋星。

張亭棟教授遂將砒霜提純,最終精製成亞砷酸注射液,專門針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在上世紀90年代後推廣到全國,

遂後推廣到全世界,成為當今全球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的標準藥物之一。

三、施一公剪接體的三維結構、RNA剪接的分子結構基礎重大研究成果 2015年《自然》傑出導師獎

《自然》傑出導師獎由全球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總編Sir Philip

Campbell博士創立,為強調導師啟發學生(年輕科學家)的重要性而設,每年專注於一個特定國家或者地區自2005年以來,已表彰了28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導師。

施一公教授的成就在疾病相關的膜蛋白的結構和機理,以及大分子蛋白質的細胞機械機制。他的研究團隊使用結構生物學工具來展示控制細胞凋亡的幾組關鍵蛋白的功能機制,細胞凋亡是在多細胞生物的發育和避免例如癌症和自體免疫性疾病中起著關鍵作用的一種細胞死亡方式。

在2015年8月,施一公教授公佈“諾獎級”科研成果。第一篇文章報導了通過單顆粒冷凍電子顯微技術(冷凍電鏡)解析的酵母剪接體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結構,第二篇文章在此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了詳細分析,闡述了剪接體對前體信使RNA執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機理。

2009年諾貝爾生物與醫學獎得主、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傑克·肖斯德克評價說:“剪接體是細胞內最後一個其結構等待被解析的超大複合體。施一公教授的這一成果至關重要,為理解剪接體結果和工作機制帶來巨大突破。”

四、張傑 2015年度愛德華·特勒獎(鐳射核聚變領域國際最高獎)

愛德華·泰勒獎是美國核子物理學會設立的以“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命名的核聚變能源領域最高獎項,每兩年在國際慣性聚變科學與應用大會上頒發,每次授予兩名傑出科學家,獎勵他們在運用鐳射和粒子束產生高溫高強物質來進行科學研究及可控熱核聚變上的前沿研究和領導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傑因其所帶領的團隊在快點火鐳射聚變研究和在強鐳射實驗室天體物理研究上的重要貢獻,被美國核學會授予2015年度愛德華·泰勒獎。

快點火鐳射聚變是實現受控核聚變的一種途徑,通過超強加熱雷射脈衝產生的大量高能超熱電子,給預先壓縮的氘氚燃料快速加熱到聚變溫度。

該過程類似於汽油發動機中的點火過程。所以,在快點火物理方案的研究中,超熱電子的定向產生和可控傳輸是快點火鐳射聚變成功的關鍵。

張傑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實現了超熱電子束流的定向產生和准直傳輸,為深入理解和控制快點火鐳射核聚變過程作出了重要貢獻。

五、黃軍就 《自然》雜誌2015年度十大人物

2015年4月,黃軍就研究團隊在《蛋白與細胞》雜誌發表論文,利用Crispr-Cas9技術試圖修改人類胚胎中一個可能因突變導致β-地中海貧血症的基因。

為了避免倫理爭議,實驗使用了缺陷胚胎——由當地醫療機構提供,均無法發育成嬰兒,不能正常出生的86個胚胎,48小時後,有71個胚胎存活,其中54個接受了基因測試,僅有28個胚胎的基因被成功修改,但只有一小部分包含替代的遺傳物質。

但即便是使用了缺陷胚胎,依舊因倫理問題掀起一片爭議浪潮——《自然》和《科學》雜誌,都因倫理問題而拒絕了論文投稿;科學界的意見呈兩極分化,一些科學家認為該技術可用於研究,也有人說研究也應禁止,以防災難性後果。

雖然修改人類胚胎基因方面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但編輯基因的嬰兒的誕生是可以預見的,特別是對有先天遺傳病家族史的父母來說,成熟的胚胎基因修改技術無異于上帝的福音。

六、莊曉瑩 2015年索菲婭·柯瓦列夫斯卡婭獎

中國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莊曉瑩研究重點為納米複合材料,通過設計一種開源的電腦類比平臺,説明工程師和科學家設計新一代的複合材料。

七、王貽芳 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科學突破獎”是科學界第一巨獎,2015年頒發了生命科學突破獎、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數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數學新視野獎以及青年挑戰突破獎。該獎由俄羅斯巨富尤裡·米爾納領銜資助,並聯合了馬克·紮克伯格,謝爾蓋·布林,馬雲等豪富加盟,因此,獎金自然不菲,達300萬美元,是諾貝爾獎獎金的2倍。

中國科學家王貽芳和所領導的團隊以中微子第三種震盪模式的研究獲得了“基礎物理學突破獎”。中微子共有三種類型,在飛行中可以從一種類型轉變為另一種類型,這種現象被稱為中微子震盪。在理論模型中中微子有三種震盪模式,其中兩種模式已經被國外科學家實驗證實,其發現者也因此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國主導,中美兩國合作的團隊在大亞灣核反應爐300米外的地下,建成了一個巨大的中微子實驗室。2012年3月8日,王貽芳所帶領的團隊在全球首先測得中微子的第三種震盪模式,使人類對中微子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是中微子研究的一大突破,為宇宙學粒子物理研究夯實基礎。據瞭解,王貽芳和所領導的團隊將在廣東江門地下700米處建成一個高達十幾層樓新實驗中心。

八、謝毅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集團1998年共同創立的“為投身於科學的女性”計畫的重要內容,旨在公開表彰女科學家的傑出成就,對她們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給予充分的認可,並為其科研事業提供支援,每年授予各大洲共5位為科學進步做出卓越貢獻的女性。

自1998年以來,“為投身於科學的女性”計畫共表彰了全球超過110個國家的2250名女科學家,包括82位“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得主和1920位獎學金獲得者。

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在無機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七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院士及其研究團隊發現的二維超薄半導體新型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的潛力,有助於減少對日益稀缺的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污染,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九、屠呦呦 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

諾貝爾獎的門檻眾極高,而且因為眾所周知的因素,對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科學成就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在此情形下,藥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青蒿素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就顯得格外來之不易。

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同志收到來自越.共的請求。由於所有已知藥物都無法治癒當地的瘧疾,很多越.共士兵死于瘧疾。出於對“同志+兄弟”的關懷,中國啟動“523專案”,開始著手研究治療瘧疾的藥物。

在全國60多個科研單位大協作下,前後共計3000余人耗時13年,終於在1971年,屠呦呦女士從黃花蒿中發現抗瘧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離出新型結構的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成功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屠呦呦表示:“青蒿素研究獲獎是當年研究團隊集體攻關的成績,是中國科學家集體的榮譽,也標誌中醫研究科學得到國際科學界的高度關注,是一種認可,這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國科學家的驕傲。”(摘自西陸歷史)

Campbell博士創立,為強調導師啟發學生(年輕科學家)的重要性而設,每年專注於一個特定國家或者地區自2005年以來,已表彰了28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導師。

施一公教授的成就在疾病相關的膜蛋白的結構和機理,以及大分子蛋白質的細胞機械機制。他的研究團隊使用結構生物學工具來展示控制細胞凋亡的幾組關鍵蛋白的功能機制,細胞凋亡是在多細胞生物的發育和避免例如癌症和自體免疫性疾病中起著關鍵作用的一種細胞死亡方式。

在2015年8月,施一公教授公佈“諾獎級”科研成果。第一篇文章報導了通過單顆粒冷凍電子顯微技術(冷凍電鏡)解析的酵母剪接體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結構,第二篇文章在此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了詳細分析,闡述了剪接體對前體信使RNA執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機理。

2009年諾貝爾生物與醫學獎得主、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傑克·肖斯德克評價說:“剪接體是細胞內最後一個其結構等待被解析的超大複合體。施一公教授的這一成果至關重要,為理解剪接體結果和工作機制帶來巨大突破。”

四、張傑 2015年度愛德華·特勒獎(鐳射核聚變領域國際最高獎)

愛德華·泰勒獎是美國核子物理學會設立的以“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命名的核聚變能源領域最高獎項,每兩年在國際慣性聚變科學與應用大會上頒發,每次授予兩名傑出科學家,獎勵他們在運用鐳射和粒子束產生高溫高強物質來進行科學研究及可控熱核聚變上的前沿研究和領導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傑因其所帶領的團隊在快點火鐳射聚變研究和在強鐳射實驗室天體物理研究上的重要貢獻,被美國核學會授予2015年度愛德華·泰勒獎。

快點火鐳射聚變是實現受控核聚變的一種途徑,通過超強加熱雷射脈衝產生的大量高能超熱電子,給預先壓縮的氘氚燃料快速加熱到聚變溫度。

該過程類似於汽油發動機中的點火過程。所以,在快點火物理方案的研究中,超熱電子的定向產生和可控傳輸是快點火鐳射聚變成功的關鍵。

張傑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實現了超熱電子束流的定向產生和准直傳輸,為深入理解和控制快點火鐳射核聚變過程作出了重要貢獻。

五、黃軍就 《自然》雜誌2015年度十大人物

2015年4月,黃軍就研究團隊在《蛋白與細胞》雜誌發表論文,利用Crispr-Cas9技術試圖修改人類胚胎中一個可能因突變導致β-地中海貧血症的基因。

為了避免倫理爭議,實驗使用了缺陷胚胎——由當地醫療機構提供,均無法發育成嬰兒,不能正常出生的86個胚胎,48小時後,有71個胚胎存活,其中54個接受了基因測試,僅有28個胚胎的基因被成功修改,但只有一小部分包含替代的遺傳物質。

但即便是使用了缺陷胚胎,依舊因倫理問題掀起一片爭議浪潮——《自然》和《科學》雜誌,都因倫理問題而拒絕了論文投稿;科學界的意見呈兩極分化,一些科學家認為該技術可用於研究,也有人說研究也應禁止,以防災難性後果。

雖然修改人類胚胎基因方面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但編輯基因的嬰兒的誕生是可以預見的,特別是對有先天遺傳病家族史的父母來說,成熟的胚胎基因修改技術無異于上帝的福音。

六、莊曉瑩 2015年索菲婭·柯瓦列夫斯卡婭獎

中國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莊曉瑩研究重點為納米複合材料,通過設計一種開源的電腦類比平臺,説明工程師和科學家設計新一代的複合材料。

七、王貽芳 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科學突破獎”是科學界第一巨獎,2015年頒發了生命科學突破獎、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數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數學新視野獎以及青年挑戰突破獎。該獎由俄羅斯巨富尤裡·米爾納領銜資助,並聯合了馬克·紮克伯格,謝爾蓋·布林,馬雲等豪富加盟,因此,獎金自然不菲,達300萬美元,是諾貝爾獎獎金的2倍。

中國科學家王貽芳和所領導的團隊以中微子第三種震盪模式的研究獲得了“基礎物理學突破獎”。中微子共有三種類型,在飛行中可以從一種類型轉變為另一種類型,這種現象被稱為中微子震盪。在理論模型中中微子有三種震盪模式,其中兩種模式已經被國外科學家實驗證實,其發現者也因此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國主導,中美兩國合作的團隊在大亞灣核反應爐300米外的地下,建成了一個巨大的中微子實驗室。2012年3月8日,王貽芳所帶領的團隊在全球首先測得中微子的第三種震盪模式,使人類對中微子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是中微子研究的一大突破,為宇宙學粒子物理研究夯實基礎。據瞭解,王貽芳和所領導的團隊將在廣東江門地下700米處建成一個高達十幾層樓新實驗中心。

八、謝毅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集團1998年共同創立的“為投身於科學的女性”計畫的重要內容,旨在公開表彰女科學家的傑出成就,對她們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給予充分的認可,並為其科研事業提供支援,每年授予各大洲共5位為科學進步做出卓越貢獻的女性。

自1998年以來,“為投身於科學的女性”計畫共表彰了全球超過110個國家的2250名女科學家,包括82位“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得主和1920位獎學金獲得者。

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在無機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七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院士及其研究團隊發現的二維超薄半導體新型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的潛力,有助於減少對日益稀缺的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污染,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九、屠呦呦 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

諾貝爾獎的門檻眾極高,而且因為眾所周知的因素,對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科學成就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在此情形下,藥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青蒿素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就顯得格外來之不易。

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同志收到來自越.共的請求。由於所有已知藥物都無法治癒當地的瘧疾,很多越.共士兵死于瘧疾。出於對“同志+兄弟”的關懷,中國啟動“523專案”,開始著手研究治療瘧疾的藥物。

在全國60多個科研單位大協作下,前後共計3000余人耗時13年,終於在1971年,屠呦呦女士從黃花蒿中發現抗瘧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離出新型結構的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成功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屠呦呦表示:“青蒿素研究獲獎是當年研究團隊集體攻關的成績,是中國科學家集體的榮譽,也標誌中醫研究科學得到國際科學界的高度關注,是一種認可,這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中國科學家的驕傲。”(摘自西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