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服役四十年的日本軍刀因不敵大刀隊,全部淘汰重做!

32式軍刀,全稱為日本明治三十二年式佐官軍刀,是明治和昭和時代日軍的制式軍刀,採取西洋軍刀樣式製作。

該刀全刀長93.7 cm,全刃長:78.5 cm,刀鞘長:80.5 cm,刀柄長:12.7 cm,刀鍔厚:0.2 cm。

32式軍刀

這款軍刀在與中國大刀的對抗中明顯處於劣勢。

29軍所用的大刀,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北平的工廠中加工的,相對比較統一和規範,品質較好,也最具代表性。這種刀由刀身、刀柄、護手3大部分組成,全刀長一般在900mm左右,品質約為1.6kg。其中刀身分為刀尖、刀背、刀刃等部分,刀刃長595mm,刀身前面最寬處達57mm,後半部寬度明顯減小,最窄處38mm,刀背部分長540mm,最厚處5~6mm,刀身前端比較尖銳,上方斜邊長76mm。護手為常見的元寶形,

分銅制、鐵制兩種,護手高為90mm、厚為12mm、寬為25mm。刀柄長為215mm,後面的刀環直徑約76mm。

大刀所向披靡

日軍稱之為“青龍刀”,偶爾亦可見日軍舉著繳獲中國軍隊的大刀照相,可見日軍很在意這傢伙。

是蠻漂亮,還有點彎!

同時大刀隊請來的教官李堯臣根據戰刀的特點,結合無極子路刀練法,創編出一種套路,起名無極刀。這趟刀實戰性很強,揮舞起來,既可當刀劈,又可當劍刺,大大增強了士兵白刃戰本領。

刀光閃爍待出擊

32軍刀固然漂亮,不過在長城作戰時期,由於這種軍刀的拼殺力度小於中國軍隊所使用的大刀,在肉搏戰中遭遇大刀應付吃力,嚴重影響了帶隊衝殺下級軍官以及士官的肉搏拼殺士氣,對日軍的作戰產生了一定不利影響,所以長城會戰以後,日軍淘汰了此型軍刀,改採用拼殺力度更大的日本武士刀樣式軍刀。

其實換刀有用嗎?發動不義戰爭必然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