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減肥還靠“管住嘴,邁開腿”?根據顏色減肥更能讓你“享瘦”

中醫五行理論將世間萬物按照屬性分為木火土金水,五色青赤黃白黑分別歸屬於五行,併入五臟。你知道嗎?肥胖也是有顏色的。

醫學界根據肥胖者的各種症狀和體征將肥胖分為“四種顏色”,

分別是白、紅、黃、黑。每一種顏色都有其特徵性的病理變化,醫學干預的手段自然也不同。

“白胖子”:不合併代謝性異常的單純性肥胖

日常生活中,人們總習慣將“白”與“胖”聯繫在一起,因此“白胖子”定義為十分常見的一種單純性肥胖。據專家介紹,這類人群的BMI指數(體重千克數/身高釐米數2,一項反映人體胖瘦程度的精准指標體系)大於等於28,但是並未合併代謝異常,

如高脂血症、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抵抗、高尿酸血症、甲狀腺功能紊亂、性功能紊亂等,從外表看上去屬於均勻的胖,皮膚白嫩,故名“白胖子”。

總的來看,白胖子的健康水準較好,控制體重的關鍵是靠生活方式的改變,如均衡飲食、加強運動等。一般情況下,

不需要特別的藥物干預。

“紅胖子”:伴高血壓、多汗怕熱,代謝旺盛的肥胖

“紅胖子”的外貌特徵十分明顯——脾氣較為急躁,一激動就容易出現面部甚至全身皮膚潮紅並伴有出汗。除了皮膚紅,這類肥胖者往往血壓也亮起紅燈。平時生活中也常常覺得精力旺盛,雖然經常活動,但體重卻沒有明顯的下降。

“紅胖子”減肥除了“管住嘴、邁開腿”的生活方式干預,還需對高血壓等併發疾病作積極的藥物干預。不能僅僅滿足於體重的降低和腰圍的縮短,更應將血壓穩定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一下,這樣才能確保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健康。

“黃胖子”:精神萎靡、代謝率低下的肥胖

“黃胖子”的病情較為特殊,他們往往與“懶”有著不解之緣。當然,這種“懶”並不是主觀和道德層面的,

而是生理層面的——由於甲狀腺、性腺等激素的分泌水準較低,無論白天黑夜,人總是處於倦怠、無力甚至嗜睡的狀態。

“黃胖子”往往飲食與正常人群差不多,只不過由於代謝水準低、消耗少,因而導致熱量和脂肪的積聚。一旦發現自己有成為黃胖子的苗頭,

應及時去醫院內分泌科就診,抽血檢測各項內分泌激素的水準,從而提供給醫生明確診斷的依據。

“黑胖子”:代謝紊亂、胰島素抵抗的肥胖

“黑胖子”並不是指外表像李逵一樣,而是患者的頸部、腋下、腹股溝、肛周、臍窩等部位,出現色素沉著和角化,局部像沉積著一層汙物,但無論怎樣清洗都無法去除。如果肥胖患者伴隨有這樣的皮膚改變,就有可能患上了黑棘皮病。皮膚的表現只是外在的,內在原因則是嚴重的胰島素抵抗、高尿血酸血症、游離脂肪酸等炎症因數升高。

黑胖子的病情最為複雜,若不及時干預,日後極有可能加入糖尿病的佇列。因此,醫學干預不能僅僅關注體重和腰圍,更應一併檢測空腹血糖、糖耐量、C肽、糖化血紅蛋白等一系列指標。只有對體脂和血糖同時干預,才能收穫滿意的療效。

皮膚的表現只是外在的,內在原因則是嚴重的胰島素抵抗、高尿血酸血症、游離脂肪酸等炎症因數升高。

黑胖子的病情最為複雜,若不及時干預,日後極有可能加入糖尿病的佇列。因此,醫學干預不能僅僅關注體重和腰圍,更應一併檢測空腹血糖、糖耐量、C肽、糖化血紅蛋白等一系列指標。只有對體脂和血糖同時干預,才能收穫滿意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