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外資又要來了,這次只買“大盤股”?這些股或將受益

據外媒3月23日報導稱,美國指數供應商明晟公司(MSCI)稱,正在向市場參與者尋求回饋意見,以決定是否要將中國A股納入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

這意味著,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的市場期待,

有機會在6月,即MSCI年度市場分類評審的例行週期時成為現實。

3月23日,據MSCI網站演示檔顯示,MSCI提出一項有關將中國A股納入的縮小化方案,將股票數量從448只減少到169只,並建議只納入可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買賣的大盤股,計畫將A股在MSCI中國指數的建議權重從3.7%降至1.7%,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從1%降至0.5%。

在預期層面,如果上述縮小方案能夠成行,或能為短中期A股市場情緒提供積極影響。但在實際資金層面,如果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為1.7%,相對應的資金約1700億人民幣。且這1700億資金還是緩慢漸進流入。難以改變當下A股存量博弈的格局。

不過,新版“納A方案”對“大盤股”青睞有加。這符合當前監管思路——重塑市場估值體系,引導價值投資理念。

今年以來,以貴州茅臺、格力電器為代表的一批消費白馬股,屢屢新高,表明當前A股的投資風向已開始默默轉變。一旦縮水版MSCI“納A方案”落地,類似的板塊與個股或將受到更多資金青睞,存在中長期走牛的可能。

2014年至2016年,A股已經連續三年闖關MSCI新興市場指數,但都鎩羽而歸。

2016年6月15日,MSCI通過其官網宣佈,延遲將中國 A 股納入 MSCI 新興市場指數。

拒絕的理由包括,大多數投資者強調,

A股有關QFII 額度分配和資本流動限制的相關制度進展以及交易所停牌新規的執行效果,仍需要一段時間去觀察。而且,QFII 每月資本贖回不超過上一年度淨資產值 20%的額度限制尚存。包括共同基金在內的,有法定義務滿足客戶贖回的這一類型投資者仍視此項限制為投資 A 股的重要阻礙,認為這個問題必須得到圓滿的解決方案。最後,中國交易所對涉及 A 股的金融產品進行預先審批的限制仍未得到有效解決。

今年2月26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A股納入MSCI指數,證監會樂觀其成。

他說:“納入的話是歡迎的,任何一個新興市場的股票指數,不管是MSCI還是其他指數,沒有中國指數納入是非常不完整的,是否納入MSCI的決定權不在中國證監會,而在MSCI,這也是MSCI的商業決策,這背後有一些商業利益的考慮。對於今年是否納入MSCI,證監會沒有判斷。

方星海在1月19日出席達沃斯論壇時曾透露,中國與MSCI在股指期貨上的觀點存在分歧,中國並不急於加入MSCI全球指數。

浙商證券分析師認為,新版方案如果落地,將長期改善市場參與者結構和投資風格,短期事件驅動作用有限。中長期看,市場內機構投資者比例增加,投資風格有望向行業龍頭股和高股息股靠攏。考慮國際投資者打通了AH市場,套利資金會在AH之間進行套利,A股較H股低估的股票將獲利。

該分析師認為,以下上市公司或將進一步受到外資青睞:

大市值及行業龍頭:貴州茅臺、浦發銀行、長江電力、上汽集團、中國建築、美的集團、五糧液。

高股息率股票:雙匯發展、大秦鐵路、華域汽車、浙能電力。

AH股價倒掛:福耀玻璃、中國平安。

A股較H股低估的股票將獲利。

該分析師認為,以下上市公司或將進一步受到外資青睞:

大市值及行業龍頭:貴州茅臺、浦發銀行、長江電力、上汽集團、中國建築、美的集團、五糧液。

高股息率股票:雙匯發展、大秦鐵路、華域汽車、浙能電力。

AH股價倒掛:福耀玻璃、中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