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睡覺時的這4個小動作,透露出你和孩子的關係,家長要重視

細心的媽媽應該都會發現,孩子在睡覺的時候會有很多的小動作,每個動作表現在寶寶身上都看起來很呆萌。但是媽媽們千萬不要只看到了表像,其實這些小動作還能透露出寶寶和你的關係。

1.睡覺的時候喜歡抱著東西

有些孩子只有抱著東西才能入睡,這通常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如果媽媽在白天把孩子照顧好,或者是寶寶的某些需求沒有得到媽媽的回應,就會導致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抱著一個東西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精神寄託和補償。

媽媽的陪伴和關愛是寶寶最大的安全感,在生活中媽媽要給孩子足夠的關心,對孩子的需求及時回應,建立孩子和媽媽之間充分的信任,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安全感。

2.睡覺的時候咬手指

小孩子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動作,如果在3歲之前是很正常的,3歲以後還有這個習慣,很可能是孩子的心理壓力太大造成的。孩子不會排解自己內心的壓力,

睡覺時,就會不不自覺的咬手指,來尋求心理安慰。

如果你家寶寶睡覺的時候老是有這個動作,媽媽就需要反思了。家長經常批評孩子,夫妻兩個人老愛吵架,工作太忙很少關心孩子等因素都會給小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自在,

甜蜜溫馨的生長環境是減少成長壓力最根本的辦法。

3.睡覺的時候偷笑

孩子在睡覺的時候突然咧著小嘴笑了,很可能是寶寶做了一個甜美的夢,這是寶寶狀態好的表現,媽媽們應該感到很欣慰。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睡覺都笑的孩子白天肯定過的很幸福。

4.睡覺的時候變換各種姿勢

有的小孩睡覺很不老實,尤其是跟媽媽睡一起的時候,一會橫著一會豎著,各種姿勢變化著來。媽媽不要覺得寶寶不老實,這是小寶寶充分依賴你的表現。只有在最安心的狀態下,孩子才敢釋放自己的天性。試想,如果媽媽整天不管不問自己的孩子,晚上睡覺的時候,寶寶都不敢親近媽媽,更別說是隨心所欲的變換姿勢了。

媽媽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成為一個自信,果斷,有愛的人,從小就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平時多陪伴孩子嗎,讓孩子在充滿愛意的氛圍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