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白駝山到桃花島,如何在南宋快速致富並成為武林扛把子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武俠小說裡的人是怎麼賺錢的,這個問題曾經長久困擾少年兒童時期的硬糖君。因此,當我一有機會,便對此進行了毫無意義的深入研究。

《射雕英雄傳》中,

東邪西毒的根據地分別是桃花島和白駝山。桃花島上的奇門遁甲將周伯通困了十幾年,而白駝山更是原著中從未正面描寫的神秘禁地。一東一西之間,除了縱橫的武俠世界,還有道不清的南宋經濟圖景。

表面上,桃花島和白駝山象徵著武學宗派。

暗地裡,這兩個地方卻扼住了南宋對外經濟的咽喉。南帝段皇爺是大理的退位皇帝,富貴自不必言。洪七公乃丐幫幫主,金銀非其所求。

堪堪五絕之中,最富的兩人也許就是黃藥師和歐陽鋒。他們的那種有錢,不是一般的富農商賈,而是可以排上射雕福布斯榜TOP10的地位。

桃花島:海上致富經

桃花島在何處?金庸在小說中採取了模糊性的寫法,不過從黃蓉離家出走時“坐小船”來看,

必定不是遠離大陸的飄洋小島。

第十六回《九陰真經》中,桃花島的著墨尤多:

兩人轉行向東,到了舟山後,雇了一艘海船。黃蓉知道海邊之人畏桃花島有如蛇蠍,相戒不敢近島四十裡以內,如說出桃花島的名字,任憑出多少金錢,也無海船漁船敢去。

她雇船時說是到蝦峙島,出畸頭洋後,卻逼著舟子向北,那舟子十分害怕,但見黃蓉將一柄寒光閃閃的匕首指在胸前,不得不從。

以上的描寫給我們透露重要資訊:(1)海邊漁民知道桃花島,說明桃花島在近海捕魚的範圍內(2)在蝦峙島的北方。

而蝦峙島是很早就被開發的島嶼,元代《昌國州圖志》載有嶴名“蝦峙”。清代《定海縣誌》、《定海廳志》載有山名、嶴名“蝦岐”。

通過衛星地圖定位,不難猜想桃花島的原型必有可本,

如今舟山市桃花島風景旅遊區所在,基本符合《射雕》的描寫。桃花島北距舟山市7.8海裡,西隔寧波市12公里。看來,黃蓉即便沒有航船經驗,離家出走也並非難事。

可以確定的是,桃花島山基本無人從事農業生產,即便有十裡桃林,

也吃不飽一天三頓。基於此,桃花島需要定期與外界互通有無,諸如買糧食。如果不偷不搶,缺乏原始積累的黃藥師,日子應該過得粗茶淡飯才合理。而實際上,黃藥師是富得流油的,試看下面一段原文:

黃藥師道:“那麼費鋒兄的心了。”向船旁啞僕打了幾個手勢,那啞僕從一艘大船中托出一盤金元寶來。黃藥師道:“伯通,這點兒金子,你拿去頑皮胡用罷。你武功確比黃老邪強,我佩服得很。”

一盤金元寶,輕輕鬆松送給周伯通,還美其名曰“頑皮胡用”。而從黃蓉精通各種高級料理的做法來看,從小也是錦衣玉食的生活。

另外一段原文更加說明桃花島的“詭異”:

黃藥師因陳玄風、梅超風叛師私逃,一怒而將其餘徒弟挑斷筋脈,驅逐出島。桃花島上就只剩下幾名啞僕。

這些啞僕的選擇,也是有特殊要求的:

這些啞僕個個都是忘恩負義的奸惡之徒,黃藥師事先查訪確實,才一一擒至島上,割啞刺聾,以供役使。

在黃藥師的計畫裡,啞巴最大的好處就是清淨,或者我們可以猜測:讓這些人變啞巴,是為了保住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總結看來,桃花島的疑點有三:(1)周邊漁民態度不是單純的出於對黃藥師武功的敬畏(2)桃花島不事農業生產,巨額財富來源成疑(3)僕人都刻意弄啞,有欲蓋彌彰之嫌。

基於此,我們有理由懷疑:桃花島的巨額財富,和南宋時期海上貿易中的海盜有密切關聯。簡言之,都是“搶”來的。

歷史上,南宋與金之間的海上民間走私貿易主要在南宋的東南沿海地區和金的山東沿海地區之間進行。

由於南宋與金的海上民間走私貿易主要是由南宋向金進行走私,因此南宋東南沿海地區的各港口成為雙方海上民間走私貿易的出發地,而金統治下的山東沿海地區則成為目的地和集散地。

海上走私貿易的參與者的主體是商賈。由於財力雄厚,往往擁有屬於自己的海船和船隊,他們進行海上走私貿易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準備好走私貨物所需要的船隻,招募航海經驗豐富的水手和船工,每次走私歸來往往獲利頗豐。

關於黃藥師的身世,新修版有補充:師父是浙江世家,書香門第,祖上在太祖皇帝時立有大功,一直封侯封公,歷朝都做大官。師父的祖父在高宗紹興年間做禦史。

因此看來,黃藥師所處的桃花島地處宋金海上交通要道,又有先輩積累的官商人脈,通過走私貿易獲取暴利的條件占儘先機。

黃藥師的徒弟陸乘風,帶著殘疾證到大陸的第一個再就業項目,正是打劫太湖來往船隻,可以說一脈相承。豐富的管理經驗,極有可能偷師于桃花島。其子陸冠英更是統領太湖水盜,打劫走私銷贓產業鏈一把抓。

出於政治軍事因素考慮,南宋政府禁止海商向金朝統治下的地區走私糧食。明州進士林秉德言:“積粟之家,利其高價皆傾廩以鬻之。正恐因緣為奸,以泄中國之機,又且耗吾國計,以資寇糧,不可不慮。”這段史料充分證明了沿海走私的手腕能夠多粗,朝廷又懼又怕,卻屢禁不止。

黃藥師的桃花島,四十裡內的範圍設定為專屬經濟區,其他漁民商賈不得僭越;又有標配啞僕,個個都是曾經作奸犯科的江洋大盜,殺人放火熟門熟路;再輔以碧海生潮曲作為巡航聲呐,海上一霸,誰敢爭鋒?

白駝山:荒漠資本營

白駝山的驚豔亮相,源于歐陽克出門攜帶八位白衣超模。

韓小瑩道:“其中有兩個女子高鼻碧眼,卻不是中土人民。”韓寶駒道:“是啊,這樣全身純白的駱駝也只西域才有。”

定位清楚:西域,而且非中土。如果桃花島的經濟作物是桃,那麼白駝山的經濟養殖除了駱駝,恐怕還有蛇。《射雕》第十二回(亢龍有悔)寫到:

郭靖與黃蓉認得他正是白駝山少主歐陽克,只見他在萬蛇之中行走自若,群蛇紛紛讓道,均感詫異。

這些蛇到底有多厲害?我們看一看北丐的態度就知道了:

洪七公道:“這些毒蛇雖然暫時被我阻攔了一下,要是真的攻將過來,這幾千幾萬條毒蛇猶似潮水一般,又哪裡阻擋得住?幸好這幾個傢伙年輕不懂事,不知道老叫化的底細,給我一下子就嚇倒了。倘若老毒物親身來到,你們兩個娃娃可就慘了。”

口味獨特,普通人遛狗,白駝山牧蛇。五絕之一的洪七公靠恫嚇的方法,唬住了歐陽克。試問如果正面交鋒,上萬條蛇完全可以等同于當時的生化武器。最厲害的是,這些毒蛇還是“聲控”的,暫態攻擊力非同小可,原著寫到:

三名白衣男子怪聲呼嘯,驅趕青蛇,只是下頦疼痛,口中發出來的嘯聲不免夾上了些“咿咿啊啊”,模糊不清。群蛇猶似一片細浪,湧入松林中去了,片刻間退得乾乾淨淨,只留下滿地亮晶晶的粘液。

總結:(1)白駝山的養蛇規模巨大,僅僅歐陽克帶到中原的就有上萬隻,絕非只是寵物地位(2)白駝山的養殖人員蛇奴可以聲控蛇的行動(3)通過特殊方法養殖人員和歐陽克可以避開蛇的攻擊。

關於蛇的來歷,小說寫到:

這些蝮蛇都是在西域白駝山蛇谷中雜交培養而得,毒性猛烈,歐陽鋒裝在大竹簍中,用數百匹大駱駝萬里迢迢的運來中原,原欲仗此威震武林。

非同小可,歐陽鋒的白駝山除了養蛇規模大,還擁有數百匹駱駝的商隊。硬糖君要是他,才不搶什麼九陰真經呢!直接在絲綢之路上,跑跑物流,照樣發家致富。

可再仔細琢磨,硬糖君的思維還是停留在“五十和一百塊撿哪一張錢”的局限中。都有商隊和聽話的毒蛇了,不需搞運輸,直接搶劫多好。此路是我開,此蛇是我乖。要從此路過,留下養蛇財。

白駝山資本營有多雄厚,一方面可以從歐陽克的生活費靡貴下手,另一方面在楊康拜師歐陽鋒之時,他自己也說道:“珍珠寶物,白駝山也有一些,歐陽鋒只是瞧著這孩子聰明,盼望我一身功夫將來有個傳人罷了。”

歐陽鋒的說法畢竟謙虛了,扼住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用毒蛇當武器,以駝隊搞運輸,當真是不輸桃花島海上貿易的好買賣。

自唐末、五代以來,“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的陸上絲路盛況不復存在。致使學術界曾有過唐末、五代以後陸上絲綢之路斷絕的觀點。怎麼斷的?就是因為歐陽鋒這種搶劫性質的商團存在。

即便是在盛唐,絲綢之路上的賊盜也很猖獗。貞觀初年,玄類西行求法,曾在新疆焉普目睹過一場慘劇“山西又逢群賊,眾與物而去。遂至王城所處川崖而宿。時同侶商胡數十,貪先貿易,夜中私發,前去十餘裡,遇賊劫殺,無一脫者。比法師等到,見其遺骸,無複財產,深傷歎焉。”

東邪西毒致富經,射雕暗藏資本營。若當年黃蓉和歐陽克真能湊做一對,那才真是強強聯合,兩家共同壟斷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堪稱南宋的一帶一路啊。

我佩服得很。”

一盤金元寶,輕輕鬆松送給周伯通,還美其名曰“頑皮胡用”。而從黃蓉精通各種高級料理的做法來看,從小也是錦衣玉食的生活。

另外一段原文更加說明桃花島的“詭異”:

黃藥師因陳玄風、梅超風叛師私逃,一怒而將其餘徒弟挑斷筋脈,驅逐出島。桃花島上就只剩下幾名啞僕。

這些啞僕的選擇,也是有特殊要求的:

這些啞僕個個都是忘恩負義的奸惡之徒,黃藥師事先查訪確實,才一一擒至島上,割啞刺聾,以供役使。

在黃藥師的計畫裡,啞巴最大的好處就是清淨,或者我們可以猜測:讓這些人變啞巴,是為了保住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總結看來,桃花島的疑點有三:(1)周邊漁民態度不是單純的出於對黃藥師武功的敬畏(2)桃花島不事農業生產,巨額財富來源成疑(3)僕人都刻意弄啞,有欲蓋彌彰之嫌。

基於此,我們有理由懷疑:桃花島的巨額財富,和南宋時期海上貿易中的海盜有密切關聯。簡言之,都是“搶”來的。

歷史上,南宋與金之間的海上民間走私貿易主要在南宋的東南沿海地區和金的山東沿海地區之間進行。

由於南宋與金的海上民間走私貿易主要是由南宋向金進行走私,因此南宋東南沿海地區的各港口成為雙方海上民間走私貿易的出發地,而金統治下的山東沿海地區則成為目的地和集散地。

海上走私貿易的參與者的主體是商賈。由於財力雄厚,往往擁有屬於自己的海船和船隊,他們進行海上走私貿易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準備好走私貨物所需要的船隻,招募航海經驗豐富的水手和船工,每次走私歸來往往獲利頗豐。

關於黃藥師的身世,新修版有補充:師父是浙江世家,書香門第,祖上在太祖皇帝時立有大功,一直封侯封公,歷朝都做大官。師父的祖父在高宗紹興年間做禦史。

因此看來,黃藥師所處的桃花島地處宋金海上交通要道,又有先輩積累的官商人脈,通過走私貿易獲取暴利的條件占儘先機。

黃藥師的徒弟陸乘風,帶著殘疾證到大陸的第一個再就業項目,正是打劫太湖來往船隻,可以說一脈相承。豐富的管理經驗,極有可能偷師于桃花島。其子陸冠英更是統領太湖水盜,打劫走私銷贓產業鏈一把抓。

出於政治軍事因素考慮,南宋政府禁止海商向金朝統治下的地區走私糧食。明州進士林秉德言:“積粟之家,利其高價皆傾廩以鬻之。正恐因緣為奸,以泄中國之機,又且耗吾國計,以資寇糧,不可不慮。”這段史料充分證明了沿海走私的手腕能夠多粗,朝廷又懼又怕,卻屢禁不止。

黃藥師的桃花島,四十裡內的範圍設定為專屬經濟區,其他漁民商賈不得僭越;又有標配啞僕,個個都是曾經作奸犯科的江洋大盜,殺人放火熟門熟路;再輔以碧海生潮曲作為巡航聲呐,海上一霸,誰敢爭鋒?

白駝山:荒漠資本營

白駝山的驚豔亮相,源于歐陽克出門攜帶八位白衣超模。

韓小瑩道:“其中有兩個女子高鼻碧眼,卻不是中土人民。”韓寶駒道:“是啊,這樣全身純白的駱駝也只西域才有。”

定位清楚:西域,而且非中土。如果桃花島的經濟作物是桃,那麼白駝山的經濟養殖除了駱駝,恐怕還有蛇。《射雕》第十二回(亢龍有悔)寫到:

郭靖與黃蓉認得他正是白駝山少主歐陽克,只見他在萬蛇之中行走自若,群蛇紛紛讓道,均感詫異。

這些蛇到底有多厲害?我們看一看北丐的態度就知道了:

洪七公道:“這些毒蛇雖然暫時被我阻攔了一下,要是真的攻將過來,這幾千幾萬條毒蛇猶似潮水一般,又哪裡阻擋得住?幸好這幾個傢伙年輕不懂事,不知道老叫化的底細,給我一下子就嚇倒了。倘若老毒物親身來到,你們兩個娃娃可就慘了。”

口味獨特,普通人遛狗,白駝山牧蛇。五絕之一的洪七公靠恫嚇的方法,唬住了歐陽克。試問如果正面交鋒,上萬條蛇完全可以等同于當時的生化武器。最厲害的是,這些毒蛇還是“聲控”的,暫態攻擊力非同小可,原著寫到:

三名白衣男子怪聲呼嘯,驅趕青蛇,只是下頦疼痛,口中發出來的嘯聲不免夾上了些“咿咿啊啊”,模糊不清。群蛇猶似一片細浪,湧入松林中去了,片刻間退得乾乾淨淨,只留下滿地亮晶晶的粘液。

總結:(1)白駝山的養蛇規模巨大,僅僅歐陽克帶到中原的就有上萬隻,絕非只是寵物地位(2)白駝山的養殖人員蛇奴可以聲控蛇的行動(3)通過特殊方法養殖人員和歐陽克可以避開蛇的攻擊。

關於蛇的來歷,小說寫到:

這些蝮蛇都是在西域白駝山蛇谷中雜交培養而得,毒性猛烈,歐陽鋒裝在大竹簍中,用數百匹大駱駝萬里迢迢的運來中原,原欲仗此威震武林。

非同小可,歐陽鋒的白駝山除了養蛇規模大,還擁有數百匹駱駝的商隊。硬糖君要是他,才不搶什麼九陰真經呢!直接在絲綢之路上,跑跑物流,照樣發家致富。

可再仔細琢磨,硬糖君的思維還是停留在“五十和一百塊撿哪一張錢”的局限中。都有商隊和聽話的毒蛇了,不需搞運輸,直接搶劫多好。此路是我開,此蛇是我乖。要從此路過,留下養蛇財。

白駝山資本營有多雄厚,一方面可以從歐陽克的生活費靡貴下手,另一方面在楊康拜師歐陽鋒之時,他自己也說道:“珍珠寶物,白駝山也有一些,歐陽鋒只是瞧著這孩子聰明,盼望我一身功夫將來有個傳人罷了。”

歐陽鋒的說法畢竟謙虛了,扼住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用毒蛇當武器,以駝隊搞運輸,當真是不輸桃花島海上貿易的好買賣。

自唐末、五代以來,“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的陸上絲路盛況不復存在。致使學術界曾有過唐末、五代以後陸上絲綢之路斷絕的觀點。怎麼斷的?就是因為歐陽鋒這種搶劫性質的商團存在。

即便是在盛唐,絲綢之路上的賊盜也很猖獗。貞觀初年,玄類西行求法,曾在新疆焉普目睹過一場慘劇“山西又逢群賊,眾與物而去。遂至王城所處川崖而宿。時同侶商胡數十,貪先貿易,夜中私發,前去十餘裡,遇賊劫殺,無一脫者。比法師等到,見其遺骸,無複財產,深傷歎焉。”

東邪西毒致富經,射雕暗藏資本營。若當年黃蓉和歐陽克真能湊做一對,那才真是強強聯合,兩家共同壟斷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堪稱南宋的一帶一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