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郫都名企高福記:研發應用微生物技術,告別豆瓣生產“看天吃飯”

高福記:研發應用微生物技術 高福記“飯掃光”產品

近日,四川高福記食品有限公司“郫縣豆瓣”罐式發酵中試基地主體順利完工,待設備入廠後,便可啟動郫縣豆瓣投產,意味著郫縣豆瓣即將實現智慧化、標準化、市場化生產。這是高福記2003年以來研發乳酸菌技術的成果轉化,也是高福記探索川菜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之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4年堅守只為川味飄香世界

四川高福記食品有限公司位於郫都區川菜產業園區,成立於2000年3月10日,

已形成以方便川味調味品和下飯菜的研發、種植、生產和銷售的產業生態佈局。被大眾所熟悉的“飯掃光”“川老匯”兩大品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四川省名牌產品、四川省著名商標等稱號。企業先後獲得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四川省製造業100強、四川省、成都市兩級技術中心。

正是對食品健康的一絲不苟,高福記才不斷走向世界舞臺中心,“讓川味香飄世界”的企業願景變為現實。

2003年以來,以安全、健康、標準作為發展理念的高福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軍研究生物科技領域,致力於技術創新和食品安全。經歷長時間的實驗室經驗積累和技術開發,高福記獲得全國領先的乳酸菌“高密度富集培養”“低溫噴霧乾燥”等專利,將中國特色的發酵食品的發酵方式由傳統的“高鹽低酸”向“高酸低鹽”的方式進行轉變和引領,提高營養價值,

以自身的技術實力打造出獨特的四川味道,推動食品行業產業升級。如今,其產品行銷網路已覆蓋全國各大中小城市,遠銷美國、德國、英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好食品源於好材料。高福記董事長高銀江介紹,公司通過自建種植基地和農戶集中收購的原料採購形式,一方面把田間建成工業的“第一車間”,減少中間運輸成本,保證了原材料第一時間預處理,為優質產品提供原料保障。

另一方面,公司建立健全標準化、科技化、規模化種植加工模式和全面可追溯體系,培養職業化菜農,建立標準化原材料生產基地,實現集約化經營、技術閉環式覆蓋,帶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高福記:研發應用微生物技術 “郫縣豆瓣”罐式發酵中試基地

微生物技術驅動川菜產業轉型升級

從2014年起,高福記先後與西華大學、成都大學開展了“產學研”合作,針對制約四川醬醃菜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進行了長達2年的聯合技術攻關,在醬醃菜保脆護色、綠色防腐、蔬菜調味料食品加工等領域取得了技術突破,並形成了具有智慧財產權的系列技術成果,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準。

目前,高福記運用現代微生物技術,將乳酸菌直投式二次發酵生物科技技術運用到蔬菜醃制上,有效地縮短了發酵週期,減少了亞硝酸鹽、生物胺等有害物質的產生,提高了產品的營養價值,保障了食品安全,促進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換代,改造傳統產業。

郫縣豆瓣作為郫都食品飲料產業千億級躍升的重要一環,如何革新轉型、驅動發展?高福記做了積極探索。

在高福記,一座“郫縣豆瓣”罐式發酵中試基地主體已經建成,設備到位後就可以開始生產。今年,高福記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建設現代化罐式發酵中試基地,科技引領傳統食品行業產業化發展。

“有感于傳統豆瓣生產的‘看天吃飯’的痛點,借鑒醬油行業經驗,利用公司技術優勢,研發出從發酵到生產成品的罐裝設備。”高銀江說。

記者瞭解到,中試基地將實現生產自動化、智慧化、機械化、生產數視化,在保留郫縣豆瓣傳統風味的前提下,提升產能和品質,推動郫縣豆瓣產業做精做強、轉型升級。

天府早報記者 李玥林

將乳酸菌直投式二次發酵生物科技技術運用到蔬菜醃制上,有效地縮短了發酵週期,減少了亞硝酸鹽、生物胺等有害物質的產生,提高了產品的營養價值,保障了食品安全,促進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換代,改造傳統產業。

郫縣豆瓣作為郫都食品飲料產業千億級躍升的重要一環,如何革新轉型、驅動發展?高福記做了積極探索。

在高福記,一座“郫縣豆瓣”罐式發酵中試基地主體已經建成,設備到位後就可以開始生產。今年,高福記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建設現代化罐式發酵中試基地,科技引領傳統食品行業產業化發展。

“有感于傳統豆瓣生產的‘看天吃飯’的痛點,借鑒醬油行業經驗,利用公司技術優勢,研發出從發酵到生產成品的罐裝設備。”高銀江說。

記者瞭解到,中試基地將實現生產自動化、智慧化、機械化、生產數視化,在保留郫縣豆瓣傳統風味的前提下,提升產能和品質,推動郫縣豆瓣產業做精做強、轉型升級。

天府早報記者 李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