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在緬最後一位遠征軍:96歲高齡,無法回國

近日,筆者在梨視頻上看了一個讓人動容的視頻。

在緬甸有這麼一位老人,他生於1922年,1939年抗戰爆發不久,年僅17歲的他就加入了抗戰大軍。

如今距離抗戰勝利已經72年,而這位老人依然身在他鄉無法歸國。

這位老人叫李光鈿,生於雲南宣威縣輝棟村,今年已經96歲了。

李光鈿老人

老人現居緬甸,問起老人想不想回國,老人直言不諱地說道:“緬甸不是自己的國家啊,咋會喜歡緬甸呢,我一心一意想回祖國啊!”

抗戰爆發不久,還在讀書的李光鈿直接和同學一起去參軍了,

甚至都沒有回家見見爹娘,也沒給他們捎個口信,就這樣頭也不回地去了。

當時還年輕的他,可能並不知道這就意味著訣別,他總是安慰自己,很快就回來了,可是他再也沒能回來見見自己的爹娘。

參軍以來,李光鈿參加了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戰鬥,後來加入中國遠征軍,開拔緬甸,直到抗戰勝利,但卻沒能回到祖國。

流落緬甸的遠征軍人們大都生活清苦,

甚至地位低下(當時華人在緬甸地位不高),都困苦不堪。

中國遠征軍資料

後來李光鈿遇到了自己的妻子,從雲南逃難到緬甸的楊增芬,兩人結婚生了一子三女。雖然生活清苦,但好歹有了自己的家。李光鈿也很努力,開過雜貨店,修過橋、補過路,

六十歲還在礦山挖玉石…總算也是把4個孩子拉扯長大。

李光鈿在緬甸戰鬥、生活了五六十年,但是至今沒有入緬甸籍,包括四個孩子。一家人都拿著並不怎麼方便的緬甸暫住證,這個暫住證對於經商教育都有各種限制,還要繳納稅費。

但是李光鈿依然不入緬籍,而且生活習慣、室內擺設依然保持著中國特色,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

在九十年代初,

李光鈿也回過國,當時中國開啟對外開放,開始了一個新時代。而且對流落海外的“老兵”也態度鬆動。

李光鈿帶著妻兒回了家,沒成想,剛到宣威,妻子突發胃穿孔,在宣威去世、火化,他只好倉促帶著骨灰回到緬甸。老人從此吃素。

1997年,他帶著兒子再次回國,心心念念要把家搬回雲南,從此不再回緬。他順利拿到身份證,但是限於政策,四個孩子生長于緬甸,沒辦法認定為中國人,

不能給予身份。作為一個父親,李光鈿只能帶著孩子回到緬甸。

2015年,李光鈿再次帶著兒子兒媳回到祖國,雲南慈善總會接待了老人,並想辦法幫助老人解決子孫戶口問題。但是很可惜,目前其子孫戶口問題依然未能解決。

希望老人早日回國

老人的歸國願望依然在期待中……

所謂落葉歸根,希望老人能早日歸國……

所謂落葉歸根,希望老人能早日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