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都市麗人變村姑!辭去待遇不菲的工作,回鄉照顧病重養父!拒絕捐款!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堅強樂觀的姑娘張志菊,她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辭去了城市裡待遇不菲的工作,從一個都市麗人變身村姑,就為了陪在父親身邊,無怨無悔。

張志菊,今年24歲,當別的同齡姑娘打扮的漂漂亮亮逛街購物的時候,她卻忙著整修這個破舊的豬場,準備用來養豬,即便是烈日當空,動一下就出大汗,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因為熱心人給她提供的三十頭小豬,還等著入場。

有了小豬,也需要養豬的地方,她就在村裡找到了遠房親戚家廢棄的一處養豬場,

因為很久沒用了,許多地方都需要大修。修補牆面還需要沙子,張志菊覺得買的價格太貴,看到旁邊有條小河,就靈機一動,脫了鞋,赤腳到河裡挖沙。

雖然這一擔沙子確實很重,但是她挑著擔子,走起路來依然健步如飛。

採訪當天,她一天挑了14擔沙。體力活雖然累了點,張志菊還可以堅持幹,但技術活自己就幹不了,找工人又要價太高,只好請附近的村民幫忙。

這位元精神狀態不太好的清瘦老人,就是張志菊的父親張成貴,今年74歲,患有左腮腺鱗狀細胞癌,目前在家裡保守治療。

張志菊利用自己的專業,給父親精心打造了一張食譜,每天父親吃什麼喝什麼,都寫得清清楚楚。每天早上,

張志菊都要榨一杯新鮮的果汁,還要煮各種營養粥,給父親增加營養。

雖然身患重病,但是父親閑不下來,忍痛幫張志菊做點力作能及的事情,張志菊在外幹活,他就在家不停的剝玉米。

記者瞭解到,張志菊其實並不是張成貴的親生女兒,她在兩個月大的時候被親生父母拋棄了,

是張成貴把她從路邊撿回來撫養的,為了把她養大,吃了很多苦。

1993年,父親張成貴從鎮上回家的路上,突然聽到一陣嬰兒的哭聲,順著聲音就看到一個嬰兒被丟在了路邊,就把嬰兒帶回了家,這個嬰兒就是張志菊。

當時小小的她,腳上還有傷,父親懂點中草藥的方子,把張志菊給治好了,有了感情,就不捨得送走了。那時父親50歲,沒有成家,經濟條件也不好,

一個單身漢要怎麼養活孩子呢。

父親思索再三,決定外出乞討來養活張志菊。一頭挑著盆奶粉一頭挑著她去討飯。

雖然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但是只要跟父親在一起,張志菊就覺得很心安。走到哪裡哪裡就是家,和父親一起,睡過稻草堆橋洞,屋簷下。不過,那段時間在她幼小的心靈裡,也留下了一些陰影,直到現在,張志菊都特別害怕打雷。

張志菊長到七八歲,該上學了,父親自己雖然是文盲,但是張志菊上學的事還是很重視,就帶著她回到了舒城縣山七鎮龐畈村的老家。

生活依然艱難,父親在家養豬、養雞、種菜,張志菊也沒閑著,從七八歲就開始在集市上賣菜,換回一些生活的費用。雖然生活條件不好,但是張志菊性格很開朗,童年在她的記憶中,還是充滿了歡樂。

父親對我說,不管多難,都會供我上學,但是上到初二的時候,因為一件事,張志菊突然不想繼續念書了。

附近有人丟了手機和800塊錢,說是張志菊偷的。而父親張成貴是個脾氣很暴的人,老房子有個樑柱,就這樣把張志菊吊在上面,用皮帶打。

其實,錢卻不是張志菊偷的,但是沒有人聽她的解釋,很多人都認為她是小偷,離她遠遠的。

張志菊的脾氣很倔,一氣之下,沒跟父親打招呼,帶著平時撿破爛攢下的幾十塊錢,坐著車就跑到了合肥。第一天在橋洞睡的,到市府廣場的飯店,好心的老闆娘收留她,做了洗碗工

那時的張志菊,根本不知道自己離家出走的後果,也想不到父親在發現她不見了之後,著急成什麼樣,父親覺得家裡的天都塌了。

張志菊在合肥的飯店幹了一個月,拿到了自己賺的第一筆錢750塊錢,可以說是欣喜若狂。寄了500塊錢給父親,卻沒想到父親按照匯款單上的地址,直接到合肥找到了她。

在父親和飯店老闆娘的勸說下,張志菊回了家,父親跟她長談一次之後,無奈同意我輟學外出打工了。

這麼多年來,張志菊一直在外打拼,收入也不斷提高,她每個月都會給父親寄錢,即便是結婚生子之後,也從來沒有間斷過,這些匯款單,父親也都細心的保留著。但是天有不測風雨,一場災難擊碎了這個家庭的平靜。

2016年5月,父親的左耳朵疼,吃藥打針之後有所好轉,但是一直在反復,並且越來越嚴重,直到今年2月張志菊帶著他去上海的醫院,才最終確診,是左腮腺鱗狀細胞癌。

諮詢醫生後得知,父親的病可以做手術,但是風險很大,可能導致面癱,更重要的手術需要花很多錢,可能要準備20萬,後期醫院費不知道,難過傷心。父親知道後,堅持要回家,張志菊也沒辦法,回來了。

後來張志菊乾脆辭職回家,專心照顧父親的衣食起居,這麼多年來,她都很少陪在父親身邊,現在張志菊要彌補這個虧欠。

現在丈夫還在外地打工,收入也不高,張志菊帶著孩子在家裡陪著父親。雖然為了給父親治病,不僅花光了積蓄,還欠了不少債,但是張志菊覺得這些都算不上什麼,只要有父親陪伴,就足夠了。

短短幾個月時間,張志菊就從一個靚麗的城市姑娘,變成了一個樸實又不修邊幅的村姑,粗活累活都不在話下,張志菊的前同事們都說,快認不出她了。張志菊也想過把父親帶到城裡,自己一邊上班一邊照顧他,但是父親適應不了城裡的生活,最終作罷了。

張志菊辭職回鄉照顧養父的事情,被媒體報導之後,有不少人給她捐錢,但是除了之前準備手術交的7000元之外,其它的都準備原路退回。

現在父親有低保,能夠維持生活,醫藥費政府也能報銷一部分,而且張志菊在種地養家畜、家禽,還有養魚,全面開花,也有一些收入,張志菊覺得還有更多的人比她更需要幫助,好心人捐助的錢可以用在他們身上。

現在張志菊最期望的,就是能夠更長久的陪伴父親。有人問張志菊到底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她去做這些事情,張志菊坦言,其實很簡單,這都源于父親對她的愛。

看了張志菊的報導,感覺這個姑娘太孝順了!不禁想起前幾天我們報導的同樣是舒城縣的胡自珍老人,86歲的她有6個子女,卻沒有一個子女願意主動盡到贍養義務,在記者説明下,子女達成了初步協定,但是老人卻撒手西去,那可是6個親生子女啊,對自己的親生母親這樣薄情寡意,反過來看張志菊,她是父親收養的,但是卻比親生的還要親,不僅辭職回來照顧重病父親,還自主創業,不等不靠,努力還債,信心滿滿,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如果大家可以給她提供養殖或者種植方面的技術幫助,或者想跟張志菊談談心的,都可以撥打張志菊的電話15384087344。

父親自己雖然是文盲,但是張志菊上學的事還是很重視,就帶著她回到了舒城縣山七鎮龐畈村的老家。

生活依然艱難,父親在家養豬、養雞、種菜,張志菊也沒閑著,從七八歲就開始在集市上賣菜,換回一些生活的費用。雖然生活條件不好,但是張志菊性格很開朗,童年在她的記憶中,還是充滿了歡樂。

父親對我說,不管多難,都會供我上學,但是上到初二的時候,因為一件事,張志菊突然不想繼續念書了。

附近有人丟了手機和800塊錢,說是張志菊偷的。而父親張成貴是個脾氣很暴的人,老房子有個樑柱,就這樣把張志菊吊在上面,用皮帶打。

其實,錢卻不是張志菊偷的,但是沒有人聽她的解釋,很多人都認為她是小偷,離她遠遠的。

張志菊的脾氣很倔,一氣之下,沒跟父親打招呼,帶著平時撿破爛攢下的幾十塊錢,坐著車就跑到了合肥。第一天在橋洞睡的,到市府廣場的飯店,好心的老闆娘收留她,做了洗碗工

那時的張志菊,根本不知道自己離家出走的後果,也想不到父親在發現她不見了之後,著急成什麼樣,父親覺得家裡的天都塌了。

張志菊在合肥的飯店幹了一個月,拿到了自己賺的第一筆錢750塊錢,可以說是欣喜若狂。寄了500塊錢給父親,卻沒想到父親按照匯款單上的地址,直接到合肥找到了她。

在父親和飯店老闆娘的勸說下,張志菊回了家,父親跟她長談一次之後,無奈同意我輟學外出打工了。

這麼多年來,張志菊一直在外打拼,收入也不斷提高,她每個月都會給父親寄錢,即便是結婚生子之後,也從來沒有間斷過,這些匯款單,父親也都細心的保留著。但是天有不測風雨,一場災難擊碎了這個家庭的平靜。

2016年5月,父親的左耳朵疼,吃藥打針之後有所好轉,但是一直在反復,並且越來越嚴重,直到今年2月張志菊帶著他去上海的醫院,才最終確診,是左腮腺鱗狀細胞癌。

諮詢醫生後得知,父親的病可以做手術,但是風險很大,可能導致面癱,更重要的手術需要花很多錢,可能要準備20萬,後期醫院費不知道,難過傷心。父親知道後,堅持要回家,張志菊也沒辦法,回來了。

後來張志菊乾脆辭職回家,專心照顧父親的衣食起居,這麼多年來,她都很少陪在父親身邊,現在張志菊要彌補這個虧欠。

現在丈夫還在外地打工,收入也不高,張志菊帶著孩子在家裡陪著父親。雖然為了給父親治病,不僅花光了積蓄,還欠了不少債,但是張志菊覺得這些都算不上什麼,只要有父親陪伴,就足夠了。

短短幾個月時間,張志菊就從一個靚麗的城市姑娘,變成了一個樸實又不修邊幅的村姑,粗活累活都不在話下,張志菊的前同事們都說,快認不出她了。張志菊也想過把父親帶到城裡,自己一邊上班一邊照顧他,但是父親適應不了城裡的生活,最終作罷了。

張志菊辭職回鄉照顧養父的事情,被媒體報導之後,有不少人給她捐錢,但是除了之前準備手術交的7000元之外,其它的都準備原路退回。

現在父親有低保,能夠維持生活,醫藥費政府也能報銷一部分,而且張志菊在種地養家畜、家禽,還有養魚,全面開花,也有一些收入,張志菊覺得還有更多的人比她更需要幫助,好心人捐助的錢可以用在他們身上。

現在張志菊最期望的,就是能夠更長久的陪伴父親。有人問張志菊到底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她去做這些事情,張志菊坦言,其實很簡單,這都源于父親對她的愛。

看了張志菊的報導,感覺這個姑娘太孝順了!不禁想起前幾天我們報導的同樣是舒城縣的胡自珍老人,86歲的她有6個子女,卻沒有一個子女願意主動盡到贍養義務,在記者説明下,子女達成了初步協定,但是老人卻撒手西去,那可是6個親生子女啊,對自己的親生母親這樣薄情寡意,反過來看張志菊,她是父親收養的,但是卻比親生的還要親,不僅辭職回來照顧重病父親,還自主創業,不等不靠,努力還債,信心滿滿,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如果大家可以給她提供養殖或者種植方面的技術幫助,或者想跟張志菊談談心的,都可以撥打張志菊的電話1538408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