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學期如何幫孩子控制體重?北京兒童醫院專家幫你解開六大疑惑

在剛結束的暑假生活中,你的孩子是如何度過的?

是整天窩在沙發看電視、玩手機、電腦,很少運動?

還是外出旅行,但仍以吃吃喝喝為主。

隨著新學期的到來,孩子們又回到兩點一線的生活了,

可體重更是難以控制……

要知道,肥胖不僅是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紊亂、心腦意外等疾病的誘因,還可能會對心理、精神帶來不良影響。此外,肥胖背後還可能“隱藏”一些疾病,比如甲狀腺疾病、腎上腺腫瘤、腎上腺皮質增生等。

所以,怎麼幫孩子控制體重?爸媽們犯難了!今天,

健康君就請來多位專家,給大家講講家有小胖墩該咋辦,幫大家解開兒童肥胖的那些疑惑!

答疑專家

北京兒童醫院營養膳食科副主任 閆潔

北京怡德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孫明曉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郭建軍

1、孩子到底是怎麼胖起來的?

與遺傳、心理、生活方式有關

首先,肥胖與遺傳因素相關。父母一方或雙方肥胖,孩子發生肥胖或超重的概率是父母體重正常孩子的3-4倍。

其次,與社會心理因素相關。老人常常覺得“孩子胖一點”壯門面,總擔心孩子沒吃飽。

再次,生活方式不健康,比如經常不吃早餐或家庭外就餐,缺乏運動,膳食結構不合理,暴飲暴食、吃零食、進食速度過快等。

也有些肥胖可能是疾病引起的,但家長以為孩子是好吃懶動,責駡孩子,這樣可能反而加重肥胖。

2、孩子減肥要少吃,營養跟不上怎麼辦?

孩子減肥需營養師介入

既要減肥,又要保證營養,正常發育,就要靠專業的營養師來幫孩子制定食譜。營養治療原則主要是調整飲食結構、適當限制能量攝入、控制體重。具體方法有:

1、能量分配合理:蛋白質攝入量占全天總能量15%-20%,脂肪占25%-30%,糖類占50%-60%。

2、增加食物纖維:每日莖、葉類蔬菜攝入量應為500g以上。

3、蛋白質:以豆類及豆製品為佳,鮮牛乳及優酪乳宜食用,肉類以瘦牛肉、瘦羊肉、雞胸脯肉為佳。

魚類宜多食海魚。

4、保證水果攝入,宜作為加餐食物,但不能多吃。

5、少食多餐:每次進食8分飽為宜,每天5-6餐。

△圖片 / 新京報製圖 陳冬

不過,閆潔也強調,體重不是衡量兒童肥胖的唯一指標,因為他們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減肥不等於減體重,

而是減緩體重增長率。

3、孩子多胖需要看醫生?

參考BMI指數,關注異常症狀

在臨床上,主要根據BMI指數(即體質指數)判斷肥胖程度。

計算方法:BMI指數=體重/身高的平方

以10歲孩子的BMI標準指數為例,男孩超重為19.6,肥胖為22.5;女孩超重為20.0,肥胖為22.1。

除數據外,如果孩子容易疲勞,稍稍活動即氣喘吁吁,感到氣短甚至心悸等,家長也應該帶孩子看醫生。

4、兒童減肥該掛哪個科?

多科室綜合管理,才能更好實現科學減肥

閆潔建議,應在內分泌科和(或)營養科分析病情,確定診斷。如需藥物干預,則由內分泌科醫生繼續參與診療過程。與此同時,還需要營養醫生開具營養診療方案,出具具體的膳食食譜。當然,科學運動管理及心理干預也是體重管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綜合管理,才能更好地實現科學減肥。

孫明曉也認為,肥胖是不能治癒的慢病,需要終身管理。社會上還有一些減肥營宣稱幾天就能快速減重,但這種方式對身體有一定危害,關鍵是要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

△圖片 / 新京報製圖 陳冬

5、孩子就是不愛動,光靠食療行不行?

體力活動不可缺少!

肥胖的治療原則是達到能量負平衡、促進脂肪分解。想要達到能量負平衡,就必須是能量攝入小於能量消耗。如果只是飲食控制,不僅難以見效,而且很容易反彈。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郭建軍表示,運動對於身心健康的影響幾乎是潛移默化的,現在很多孩子肥胖正是因為患上了“運動缺乏症”。“‘面對輸贏’的態度都有可能會影響到減肥治療的成功與否。所以運動絕不僅僅是為了消耗能量,而是通過給生命提供必要的刺激這一途徑作用於減肥治療。”

6、在學校,吃動不在你的掌控之中怎麼辦?

制定符合生活規律的減肥方案

複胖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沒有學會自我管理,而且上學期間的飲食、運動模式不同於假期,因此就容易複胖。

△圖片 / 新京報製圖 陳冬

家長和孩子首先應樹立“減重不是目的,生活方式健康才是目的”的理念,然後在醫生、營養師、心理及運動專家的幫助下,讓孩子學會制定並遵守自己個性化的減重計畫和運動方案:包括制定營養食譜並進行飲食訓練;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方案並堅持鍛煉;適時地心理調節保證積極健康的心態等。

采寫 /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編輯 / 火星Lu

閆潔建議,應在內分泌科和(或)營養科分析病情,確定診斷。如需藥物干預,則由內分泌科醫生繼續參與診療過程。與此同時,還需要營養醫生開具營養診療方案,出具具體的膳食食譜。當然,科學運動管理及心理干預也是體重管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綜合管理,才能更好地實現科學減肥。

孫明曉也認為,肥胖是不能治癒的慢病,需要終身管理。社會上還有一些減肥營宣稱幾天就能快速減重,但這種方式對身體有一定危害,關鍵是要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

△圖片 / 新京報製圖 陳冬

5、孩子就是不愛動,光靠食療行不行?

體力活動不可缺少!

肥胖的治療原則是達到能量負平衡、促進脂肪分解。想要達到能量負平衡,就必須是能量攝入小於能量消耗。如果只是飲食控制,不僅難以見效,而且很容易反彈。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郭建軍表示,運動對於身心健康的影響幾乎是潛移默化的,現在很多孩子肥胖正是因為患上了“運動缺乏症”。“‘面對輸贏’的態度都有可能會影響到減肥治療的成功與否。所以運動絕不僅僅是為了消耗能量,而是通過給生命提供必要的刺激這一途徑作用於減肥治療。”

6、在學校,吃動不在你的掌控之中怎麼辦?

制定符合生活規律的減肥方案

複胖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沒有學會自我管理,而且上學期間的飲食、運動模式不同於假期,因此就容易複胖。

△圖片 / 新京報製圖 陳冬

家長和孩子首先應樹立“減重不是目的,生活方式健康才是目的”的理念,然後在醫生、營養師、心理及運動專家的幫助下,讓孩子學會制定並遵守自己個性化的減重計畫和運動方案:包括制定營養食譜並進行飲食訓練;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方案並堅持鍛煉;適時地心理調節保證積極健康的心態等。

采寫 /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編輯 / 火星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