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中國國際紡機展暨ITMA亞洲展引領“智造”新潮流!

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以下簡稱"紡機展")將於2018年10月26日~3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紡機展自2008年起,已成功舉辦了5屆,始終秉承為全球紡織機械製造廠商和紡織行業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理念,

強強聯手,為全球紡織機械製造企業與紡織業界專業人士打造一個相互交流、共同進取的平臺。

在德國"工業4.0"與中國"智慧製造2025"引領下,消費與生產方式都在悄然發生著改變。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作為引導技術潮流和創新的視窗,

將為紡織行業客戶展示最前沿的智慧製造新產品與新技術,為全球紡織機械製造廠商提供新的機遇,助力我國由紡織製造大國向紡織製造強國轉型。2016年紡機展期間,自動化、數位化、智慧化設備已開始嶄露頭角;2018年紡機展將繼續推進智慧製造,呈現紡機智能製造的新產品、新技術與新潮流。

智慧化成果集中湧現

《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規劃出了智慧製造在中國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即主線是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核心是網路化、數位化、智慧化。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智慧裝備和產品以及智慧服務是智慧製造的方向。智慧製造再造了製造業的生產流程,如今,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在向著智慧製造方向轉型,智慧化成果集中湧現。

應用智慧紡系統可改變企業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維,

使人、設備、軟體系統融為一體,互聯互通。山東華興紡織集團建成的粗細絡聯一體智慧紡紗生產線,實現了半製品、成品的線上檢測和控制以及筒紗智慧包裝輸送入庫。與此同時,運用大資料、雲計算、互聯網等技術,實現了對每個工序和作業點的視覺化監控,將即時資料傳遞、集成和分析,以資料分析反向指導生產管理,建立了集生產狀態遠端監控、產量報表自動生成、質量數據即時監視、訂單即時跟蹤、無縫集成ERP(企業資源計畫系統)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紡平臺,
實現了生產全流程的網路化、集成化。

由於國內人口紅利的斷崖式下滑、毛衫行業個性化定制需求的增多以及智慧製造的逐步推進,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緊隨市場趨勢,研發了具有支持針織物類比模擬和組織自動識別的花型準備與設計系統以及3D編織視覺化智慧製版系統Model+,支援衣物三維全成型"織可穿"程式設計的全成型織可穿電腦橫機,開啟了智慧針織裝備新方向。同時,以"慈星互聯C2M針織毛衫大規模柔性雲定制平臺"為中心,通過全成型織可穿智慧橫機、毛衫自動對目縫合系統等實現機器換人,並輔以資訊化系統改造傳統生產模式,可實現全產業鏈分工協同,打造面向國際針織毛衫、鞋服市場的C2M、C2B2C共贏生態系統。

滿足個性化定制趨勢

面對全球縫紉設備自動化程度不高,"範本機"作為自動縫紉機代名詞的局面,作為紡機展老展商的富怡集團天津寶盈電腦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怡")推出第四代全自動縫紉機,集成運用服裝製版CAD軟體、電腦電控系統、電腦刺繡技術、電腦裁床等。智慧化是第四代縫紉機的大腦,智慧化能力是自動縫紉機所具有的自我識別、對比、分析、判斷的能力。例如:縫料材質識別分析及對應的張力自調整能力、圖像自動識別避開能力、縫料工識別壓腳自我調整能力、縫紉檔自動識別能力等。但它不是富怡智慧製造的終極,富怡致力於推動服裝企業實現網路資訊化管理,説明服裝企業實現互聯化、智慧化的生產工藝,通過物聯網與服務網將智慧型機器、存儲系統和生產設施融入到"智慧工廠"。

個性化定制時代已經到來,基於智慧化軟體與硬體的結合,定制將可實現高效與大批量運作。富怡副總經理付忠寶認為,與德國等歐洲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紡織企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的智慧工廠,設備的自動化層和生產製造管理系統之間的對接將會更加無縫化,從而能夠實現智慧製造,滿足不同使用者的個性化定制需求。

在工廠的智慧化中,資訊化是第一位的,技術和設備只是手段,核心是運用資訊進行管理。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瑋此前曾表示,智慧製造基於大資料的積累、軟體支撐以及豐富的經驗,沒有經驗的積累和資料處理是不行的。

智慧化發展帶來新思路與新路徑

目前,紡織行業正處在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時期,智慧製造及其一系列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將會給其帶來新的思路和新的路徑,從而帶動行業整體資訊化水準的提升。

2018紡機展中未來紡織機械預計繼續呈現出向智慧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從以下四個方面可看出。第一,紡織原料、物流成本都在上升,加之智慧設備的性能在提升、成本在降低,為了應對市場變化,紡織企業需要改造工藝技術和生產設備,從而促使了紡機企業對智慧製造方面的不斷研發。第二,新的紡織原料以及新的紡織技術的出現,使得能夠滿足新領域、新需求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的設備,以及具備連續化、自動化、高效化、模組化功能的織造設備也要同時出現。第三,紡機企業開始嘗試為紡織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維護、個性化設計、電子商務以及整體解決方案等多種形式的服務。第四,大資料、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紡織機械的智慧化發展。

紡機展主辦方之一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總工程師祝憲民曾表示,要在現有基礎水準上,增加裝備的智慧化功能,提高智慧化水準,擴大智慧化的裝備品種和產業領域,逐步實現全產業鏈的智慧化。比如,在服裝定制上,可以對商店、工廠、倉儲物料等環節進行智慧化的無縫對接,從而實現快交貨;在紡織生產上,在原料、化纖生產加工、紡紗織造、面料染色等各個工序首先實現智慧化,然後再把整個製造環節通過互聯網、物聯網連接起來。通過這種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方式,實現整個產業的無縫對接。最終在"十三五"末期,希望紡織行業內能夠實現一些典型的產業鏈協同製造或者是全產業鏈間的協同製造案例,以及能夠實現區域的協同製造,即把同一區域內相同類型的企業聯結起來,通過互聯網進行資訊共用,實現生產的供需平衡。

支援衣物三維全成型"織可穿"程式設計的全成型織可穿電腦橫機,開啟了智慧針織裝備新方向。同時,以"慈星互聯C2M針織毛衫大規模柔性雲定制平臺"為中心,通過全成型織可穿智慧橫機、毛衫自動對目縫合系統等實現機器換人,並輔以資訊化系統改造傳統生產模式,可實現全產業鏈分工協同,打造面向國際針織毛衫、鞋服市場的C2M、C2B2C共贏生態系統。

滿足個性化定制趨勢

面對全球縫紉設備自動化程度不高,"範本機"作為自動縫紉機代名詞的局面,作為紡機展老展商的富怡集團天津寶盈電腦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怡")推出第四代全自動縫紉機,集成運用服裝製版CAD軟體、電腦電控系統、電腦刺繡技術、電腦裁床等。智慧化是第四代縫紉機的大腦,智慧化能力是自動縫紉機所具有的自我識別、對比、分析、判斷的能力。例如:縫料材質識別分析及對應的張力自調整能力、圖像自動識別避開能力、縫料工識別壓腳自我調整能力、縫紉檔自動識別能力等。但它不是富怡智慧製造的終極,富怡致力於推動服裝企業實現網路資訊化管理,説明服裝企業實現互聯化、智慧化的生產工藝,通過物聯網與服務網將智慧型機器、存儲系統和生產設施融入到"智慧工廠"。

個性化定制時代已經到來,基於智慧化軟體與硬體的結合,定制將可實現高效與大批量運作。富怡副總經理付忠寶認為,與德國等歐洲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紡織企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的智慧工廠,設備的自動化層和生產製造管理系統之間的對接將會更加無縫化,從而能夠實現智慧製造,滿足不同使用者的個性化定制需求。

在工廠的智慧化中,資訊化是第一位的,技術和設備只是手段,核心是運用資訊進行管理。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瑋此前曾表示,智慧製造基於大資料的積累、軟體支撐以及豐富的經驗,沒有經驗的積累和資料處理是不行的。

智慧化發展帶來新思路與新路徑

目前,紡織行業正處在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時期,智慧製造及其一系列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將會給其帶來新的思路和新的路徑,從而帶動行業整體資訊化水準的提升。

2018紡機展中未來紡織機械預計繼續呈現出向智慧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從以下四個方面可看出。第一,紡織原料、物流成本都在上升,加之智慧設備的性能在提升、成本在降低,為了應對市場變化,紡織企業需要改造工藝技術和生產設備,從而促使了紡機企業對智慧製造方面的不斷研發。第二,新的紡織原料以及新的紡織技術的出現,使得能夠滿足新領域、新需求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的設備,以及具備連續化、自動化、高效化、模組化功能的織造設備也要同時出現。第三,紡機企業開始嘗試為紡織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維護、個性化設計、電子商務以及整體解決方案等多種形式的服務。第四,大資料、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紡織機械的智慧化發展。

紡機展主辦方之一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總工程師祝憲民曾表示,要在現有基礎水準上,增加裝備的智慧化功能,提高智慧化水準,擴大智慧化的裝備品種和產業領域,逐步實現全產業鏈的智慧化。比如,在服裝定制上,可以對商店、工廠、倉儲物料等環節進行智慧化的無縫對接,從而實現快交貨;在紡織生產上,在原料、化纖生產加工、紡紗織造、面料染色等各個工序首先實現智慧化,然後再把整個製造環節通過互聯網、物聯網連接起來。通過這種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方式,實現整個產業的無縫對接。最終在"十三五"末期,希望紡織行業內能夠實現一些典型的產業鏈協同製造或者是全產業鏈間的協同製造案例,以及能夠實現區域的協同製造,即把同一區域內相同類型的企業聯結起來,通過互聯網進行資訊共用,實現生產的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