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元節是鬼節嗎,這個傳統節日的飲食習俗你瞭解多少?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

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

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

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元節祭祀祖先要注意哪些事情,

這裡面的講究可真不少……

中元節的由來,你清楚嗎?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在佛教中,中元節又被稱為“盂蘭盆會”。它不僅擁有佛教的宗教信仰,還有著我國道教的本土文化。據說,中元節這一天,在陰間的孤魂野鬼會被放出來,為了緬懷先祖,祭拜地官,在陽間的人們會準備豐富的祭品,燒香焚紙,

祭拜這些來自陰間的祖先。

民俗專家認為,中元節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文化,是追懷先人既古老又現代的一種傳統。這一傳統體現了古人“慎終追遠”思想,每個人都有父母,基於這種思想和對先人的感情與責任使然,中元節勢必也會不斷得到延續和傳承。

中元節的飲食習俗,吃什麼有講究

1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

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2吃瀨粉

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3吃粗茶淡飯

在山東的一些地方,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為“掐嘴節”,

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

4吃餛飩

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餛飩(一種以麵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5吃“餃餅”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臺,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