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突破距離與時間 錦江區打造全市首個健康驛站服務白領

“醫生,我這兩天腰杆很不舒服,請問是咋個回事呢?”陽光金融大廈內,一名白領利用中午的休息時間,到樓宇內的健康驛站尋求健康指導。來自鹽市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建議她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推拿治療。

據瞭解,為進一步深化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全面推進和完善家庭醫生制度,錦江區試點建設了全市首個“錦江健康驛站”。項目以春鹽商圈白領中心為陣地開展“醫”系列服務。加強白領人群簽約服務,為其制定健康管理方案。

白領簽約家庭醫生

“瞄準”白領健康需求

開展“醫”系列服務

春鹽商圈是成都時尚與繁華的代表,隨著商圈的發展,轄區內的商務樓宇開始多了起來,鹽市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始思索怎樣更好的為轄區提供健康服務。除了服務好居民,是否還可以將服務延伸到樓宇,為忙碌的白領們提供服務?報著試一試的心態,鹽市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始聯繫商業樓宇,

挨著一棟一棟的談合作,並與陽光金融大廈達成一致,由陽光金融大廈提供免費場地,雙方合作為樓宇內的白領提供健康服務。

今年6月,錦江健康驛站正式成立,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錦江健康驛站’項目以鹽市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團隊為服務主體,

以醫聯體上級醫療機構為技術支援,以社會志願者服務團隊為補充力量,目前已在陽光金融大廈設立“家庭醫生工作室”,可為陽光金融大廈內800多名白領提供健康服務。依託市二醫院醫聯體上級醫療機構,‘錦江健康驛站’引入社會志願者2名,彙集中醫科、康復等不同科室醫生,形成了由4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開展‘醫’系列服務。”據瞭解,
“醫”系列服務包括“醫小時”、“醫陣地”、“醫團隊”、“醫學堂”、“醫微信”、“醫養護”。錦江健康驛站每週四利用白領午休1小時,提供定點定時的醫療諮詢、健康管理、中醫適宜技術治療、治未病保健等常規化、定制式服務,以“家庭醫生工作室”為服務基地向大廈內輻射。每月開展一次公益性主題健康講座和相關醫療養生適宜技術體驗,一季度開展一次免費義診。利用鹽市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眾微信號,
為簽約白領提供“微”健康互動平臺。根據簽約白領健康醫療需求,引導其進行專業診療,中醫適宜技術治療或治未病保健等。

錦江健康驛站的家庭醫生黃靜告訴筆者:“白領因為久坐、缺乏運動,容易出現頭暈、失眠、腰頸肩勞損等通病,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專門設計了中醫食療處方和頸椎病的自我按摩圖解,幫助白領進行自我調節。白領簽約家庭醫生後,可以通過微信與家庭醫生互動,諮詢健康問題,也可通過陽光金融大廈的前臺預約家庭醫生上門答疑解惑。”另外,每個月的講座也圍繞白領關心的健康問題設計主題,提前在鹽市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眾微信號公開投票,選擇得票數最高的主題開展講座,充分滿足白領的健康需求。

全方位提升服務

當好居民健康“守門人”

走出診室、深入CBD,“錦江健康驛站”項目是錦江區轉變服務模式,創新與升級家庭醫生服務的一次成功探索。據瞭解,錦江區圍繞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通過開展家庭醫生“線上+線下”雙線簽約服務,推行“團隊式簽約”為主的家庭醫生服務模式,為簽約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和預約掛號、中醫藥“治未病”、家庭病床、家庭護理、遠端健康監測等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向健康管理轉型。

健康驛站“醫團隊”

錦江區衛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地滿足社區居民的健康需求,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要切實轉變服務觀念,實現“三個轉變”:推行家庭醫生制度,由治療轉向預防、由個體轉向家庭、由不定期轉向全週期。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要包含心理健康干預、食品營養調配、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個性化健康評估等內容。服務方式可採取在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相對集中的社區院落、養老機構及白領階層工作寫字樓建立“家庭醫生工作室(站)”、“健康錦江驛站”等形式,推進服務前移。

據悉,錦江區還將繼續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供支撐。錦江區將整合二級以上醫院現有的檢查檢驗、消毒供應中心等資源,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放;探索設置獨立的區域醫學檢驗機構、病理診斷機構、醫學影像檢查機構等,實現區域資源分享,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聯盟提供技術支撐。發揮資訊化支撐作用,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建立錦江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臺,增加微信、APP等線上簽約方式,實現線上簽約、隨訪服務、監管考核一體化有效運行及家庭醫生“診前諮詢+診中治療+診後健康管理”一站式移動醫療服務。通過四川微醫互聯網醫院線上簽約平臺,以手機APP為載體,實現居民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聯盟的快速、便捷、有效簽約,享受健康諮詢、預約掛號、家人管理、藥事服務等。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可穿戴設備等為簽約居民提供線上預約診療、候診提醒、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藥品配送和健康資訊收集等服務。利用智慧醫保資訊管理平臺,加強醫保監管。

通過服務方式、服務態度、服務內容的提升,讓家庭醫生更好的承擔起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實現服務“零距離、心貼心”。

文:陳玉婷

圖:陳玉婷

編輯:王旋力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專門設計了中醫食療處方和頸椎病的自我按摩圖解,幫助白領進行自我調節。白領簽約家庭醫生後,可以通過微信與家庭醫生互動,諮詢健康問題,也可通過陽光金融大廈的前臺預約家庭醫生上門答疑解惑。”另外,每個月的講座也圍繞白領關心的健康問題設計主題,提前在鹽市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眾微信號公開投票,選擇得票數最高的主題開展講座,充分滿足白領的健康需求。

全方位提升服務

當好居民健康“守門人”

走出診室、深入CBD,“錦江健康驛站”項目是錦江區轉變服務模式,創新與升級家庭醫生服務的一次成功探索。據瞭解,錦江區圍繞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通過開展家庭醫生“線上+線下”雙線簽約服務,推行“團隊式簽約”為主的家庭醫生服務模式,為簽約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和預約掛號、中醫藥“治未病”、家庭病床、家庭護理、遠端健康監測等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向健康管理轉型。

健康驛站“醫團隊”

錦江區衛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地滿足社區居民的健康需求,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要切實轉變服務觀念,實現“三個轉變”:推行家庭醫生制度,由治療轉向預防、由個體轉向家庭、由不定期轉向全週期。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要包含心理健康干預、食品營養調配、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個性化健康評估等內容。服務方式可採取在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相對集中的社區院落、養老機構及白領階層工作寫字樓建立“家庭醫生工作室(站)”、“健康錦江驛站”等形式,推進服務前移。

據悉,錦江區還將繼續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供支撐。錦江區將整合二級以上醫院現有的檢查檢驗、消毒供應中心等資源,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放;探索設置獨立的區域醫學檢驗機構、病理診斷機構、醫學影像檢查機構等,實現區域資源分享,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聯盟提供技術支撐。發揮資訊化支撐作用,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建立錦江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臺,增加微信、APP等線上簽約方式,實現線上簽約、隨訪服務、監管考核一體化有效運行及家庭醫生“診前諮詢+診中治療+診後健康管理”一站式移動醫療服務。通過四川微醫互聯網醫院線上簽約平臺,以手機APP為載體,實現居民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聯盟的快速、便捷、有效簽約,享受健康諮詢、預約掛號、家人管理、藥事服務等。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可穿戴設備等為簽約居民提供線上預約診療、候診提醒、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藥品配送和健康資訊收集等服務。利用智慧醫保資訊管理平臺,加強醫保監管。

通過服務方式、服務態度、服務內容的提升,讓家庭醫生更好的承擔起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實現服務“零距離、心貼心”。

文:陳玉婷

圖:陳玉婷

編輯:王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