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海同濟大學專家赴綏甯考察侗寨申遺與傳統村落保護工作

實地考察

邵陽新聞網訊(通訊員 )8月30日至9月2日,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周儉一行受綏甯縣申遺辦、文物局邀請,

深入該縣上堡侗寨、大團侗寨和大園村實地考察,為該縣侗寨申遺和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獻計獻策。綏甯縣政協主席唐國瑚,副縣長唐豔陪同考察。

綏寧縣上堡侗寨和大團侗寨2011年被評為湖南省首批特色旅遊名村,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4年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綏甯縣關峽苗族鄉大園村於2009年2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湖南省歷史文化名村”,

2014年3月11日被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評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4年6月入選“十二五”時期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村寨名錄,2014年12月,被評為國家級傳統村落,該村系2015年8月《爸爸去哪兒》節目拍攝地。

上堡侗寨位於綏甯縣黃桑坪苗族鄉上堡村,距綏寧縣城30多公里。天順年間,也就是1457—1464年間,李天保在上堡建立少數民族王國,

年號“建元武烈”,以上堡為中心,建立了中央和地方政權,現存有金鑾殿遺址、旗杆石、栓馬樹、搖錢樹、風雨橋等歷史文物古跡和155座房屋民居,遺留有祭狗、祭樹等民風民俗。在該侗寨,周儉充分聽取了村支兩委的意見,為侗寨新區的規劃、選址打下了扎實的群眾基礎,以解決上堡侗寨保護規劃中建設用地不夠與村民建房需求之間的矛盾。從宅基地、面積、戶型、層簷、風格、工藝上做出規劃要求,
以統規自建的方式引導村寨有序發展。

大團侗寨位於綏甯縣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大團村,該侗寨歷史久遠,早在三國時,諸葛亮征南蠻時就曾在此屯兵紮寨,現有諸葛城和天堂界屯田遺址。宋開寶元年(968),飛山峒首領楊再思第六子楊正綰掌管東山峒,在此建寨。後經元、明、清三代不斷續建,形成今天的村寨佈局。全寨以大團溪為主線,沿溪成“船形”分佈,

分上團寨、中團寨、下團寨。在該侗寨,周儉在鄉村兩級幹部與村民代表的帶領下,實地考察,結合當地實際與百姓需求,對大團侗寨新建寨門、風雨橋、遊客接待中心和停車場的選址方案一一提出意見和建議。

大園村位於綏甯縣關峽苗族鄉,距縣城約18公里。大園村為苗族村寨,該苗寨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期就有土著苗民居住。自唐貞觀二十一年(647),松外蠻之一酋長楊同外、楊劍松等受朝廷招撫封官賜地,

在湘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設置誠徽州為羈縻州,楊再思被封為誠徽州刺史。楊再思把誠徽分為十峒,命其十子統領,其三子楊正修領赤水峒,後來其孫楊光裕開始在其領地皇家沖一帶安居樂業。宋太平至宋熙寧年間(976一1077),宋王朝在距皇家沖僅2裡之地設置關峽砦,並築城池,此後,皇家沖便更名“大園”。大園苗寨民族風情濃郁,至今還保留著苗族許多習俗,挑花、刺繡、竹藝、萬花茶、銀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吊龍舞、吊龍歌、草龍舞、祭牛、鬥牛等民族活動獨具特色。大園是苗族巫儺文化發源地之一,現今這裡的巫儺文化還保存得較為完整。在該村,周儉對傳統村落大園的保護和利用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並建議在平衡相關者利益的前提下實施保護與開發利用方案。

挑花、刺繡、竹藝、萬花茶、銀飾製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吊龍舞、吊龍歌、草龍舞、祭牛、鬥牛等民族活動獨具特色。大園是苗族巫儺文化發源地之一,現今這裡的巫儺文化還保存得較為完整。在該村,周儉對傳統村落大園的保護和利用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並建議在平衡相關者利益的前提下實施保護與開發利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