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戰車內部溫度53℃!空調,開還是不開?

8月底,野外訓練場氣溫依然居高不下。正午時分,室外氣溫接近40攝氏度,炮車內部溫度更是高達53攝氏度。為了提高炮車乘員的耐熱能力,班長要求訓練時不開空調。然而這麼高的溫度,

卻讓裝備“中暑”了……

戰車空調該不該用

■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火箭炮連列兵 呂開喜

8月底,野外訓練場氣溫依然居高不下。正午時分,室外氣溫接近40攝氏度,炮車內部溫度更是高達53攝氏度。我坐在新裝備的操作席上,熱得汗流浹背。

“瞄準手注意,接收目標……”耳機裡傳來一陣急促的指令。我迅速按照操作流程處置,突然,顯示幕卡頓,設備開始不停“報錯”,我反復按鍵也無濟於事。

班長霍光鑫當機立斷下令轉換手動操作,最終勉強完成預定任務。

資料圖

“九炮,怎麼回事?班長儘快找出原因,10分鐘後跑步到指揮車彙報。”考核結束,連長在電臺裡一頓猛批。班長放下耳機,扭頭狠狠地瞪著我,嚴厲地問道:“開喜,你是不是熱迷糊了?”

看著生氣的班長,

我不知所措。“行了!讓我看看。”沒等我解釋,班長把我推到一邊,上上下下仔細檢查一番,可設備依舊不能正常運行。班長看了看表,開門跑向指揮車。

不一會兒,班長陪著連長范德營和技師羅樹明過來了。羅技師一邊上炮一邊嘀咕:“新裝備列裝沒多久,九炮咋這麼快‘冒泡’?”聽了羅技師的話,班長一臉嚴肅,汗珠順著下巴不住地往下滴。

剛鑽進炮車,就聽羅技師大聲問:“這麼熱,

怎麼沒開空調,壞了嗎?”一旁的班長解釋道:“為了提高炮車乘員的耐熱能力,我們訓練時不開空調。”

“瞎胡鬧,溫度這麼高,裝備能不‘中暑’嗎?”羅技師生氣地批評班長,“說明書上講得明明白白,裝備長期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使用,需開啟車載空調。”

資料圖

打開車載空調,車內的溫度很快降了下來,我們重新接通電源、打開系統,設備故障消失了。大家長舒一口氣,連長意味深長地對班長說:“光鑫,新裝備訓練不能盲目蠻幹啊!”

戰車空調該不該用?訓練結束後,連隊專門就這個問題組織討論,説明大家理清思路、提高認識。第二天,連隊還下發了車載空調的使用規範,對必須使用空調的情況做了明確。

立秋以來,駐訓地氣溫雖然屢屢突破40攝氏度,

但在車載空調的保護下,炮車電子設備再也沒有出現“罷工”的現象。

(吳錦濤整理)

莫讓裝備吃啞巴虧

■吳錦濤

實戰化訓練中,磨煉打贏本領、砥礪意志品質固然非常重要,然而決不能因此忽視發揮武器裝備自身的性能特點。

實戰化既是“化人”,也是“化裝備”,二者缺一不可。當前,實戰化訓練中,過度使用裝備、超性能使用裝備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必須杜絕。

資料圖

武器裝備不會說話,平時我們讓它吃“啞巴虧”,戰時它就會讓我們吃大虧。當前,我軍裝備不斷更新,使用者的觀念也必須更新,才能實現人與武器裝備的最佳結合。否則練得越狠,戰鬥力非但得不到提高,反而會越加受損。

(原文刊發於2017年9月1日《解放軍報》第8版)

來源 | 解放軍報

本期編審:田 源

資料圖

武器裝備不會說話,平時我們讓它吃“啞巴虧”,戰時它就會讓我們吃大虧。當前,我軍裝備不斷更新,使用者的觀念也必須更新,才能實現人與武器裝備的最佳結合。否則練得越狠,戰鬥力非但得不到提高,反而會越加受損。

(原文刊發於2017年9月1日《解放軍報》第8版)

來源 | 解放軍報

本期編審:田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