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二屆全國青年理論創新獎頒佈,唯一獲獎本科生來自上海大學

第二屆全國青年理論創新徵文頒獎大會暨“中國轉型過程中的問題”青年論壇,2017年3月21日在上海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學術月刊》、《社會科學報》、《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文藝理論研究》等高校和學術機構的獲獎代表、評審專家、理論媒體人士共60余人,

出席了會議。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社聯黨組書記燕爽到場致辭。

全國青年理論創新獎,由上海社聯《探索與爭鳴》編輯部於2014年設立,每年從國家社科規劃資助基金和社聯辦刊經費中拿出10萬元獎勵40歲以下的優秀青年學人。

第二屆(2016)全國青年理論創新獎徵文活動,以“中國轉型過程中的問題”為主題,面向全國青年學人徵稿,意在引導青年學人立足自身學科根基,關注中國轉型過程中的基本問題,以期鼓勵青年學人深入中國實際,

自主拓展,大膽創新,推進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度觀察和前瞻研究,為中國問題的研究和中國學術話語體系的創新培養新生力量。

歷時一年的徵文活動,共收到872篇投稿。《探索與爭鳴》編輯部組織專家進行了三輪評審,最終評出了一等獎1名,獎勵人民幣10000元;二等獎2名,獎勵人民幣5000元;三等獎9名,獎勵人民幣3000元;提名獎13名,獎勵人民幣1000元。這25名獲獎者分佈在全國各地,分別來自19所高校。

(獲獎名單後附)

為第二屆(2016)全國青年理論創新獎一等獎獲得者頒獎。

為第二屆(2016)全國青年理論創新獎二等獎獲獎代表頒獎。

為第二屆(2016)全國青年理論創新獎三等獎獲獎代表頒獎。

據《探索與爭鳴》編輯部介紹,本次徵文活動800多篇投稿呈現出視角多維、話題多元、結論多樣等整體特點。而25篇獲獎論文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關注並試圖求解中國轉型過程中的諸多問題,

如後城鎮化回流與農民工價值實現、國有土地法律“後遺症”防治、中國中產階層“鄰避運動”視角、中國西部鄉校再生產機制、網紅直播與情感勞工、現代化進程中的國學使命等。

高校青年教師和博士研究生是此次青年理論創新徵文的主力軍。其中高校青年教師投稿189篇,占投稿總數的21.9%;博士研究生投稿494篇,占投稿總數的57.3%。這一方面反映了高校青年教師和博士研究生相對于其他青年學者,有著較強的研究能力和論文撰寫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校青年教師和博士研究生有著較大的論文發表壓力。

來稿作者學歷比例。

本次全國徵文活動涉及的學科包括黨史黨建、法學、管理學、國際問題研究、教育學、經濟學、歷史學、馬列科社、民族學、人口學、社會學、體育學、圖書情報檔案學、文學、新聞與傳播學、藝術學、語言學、哲學、政治學、宗教學等20個學科。分析可見,來稿基本涵蓋了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與深化改革密切相關聯的學科的論文投稿數量和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學科。

來稿作者學科分析。

來稿關鍵字分析。

而對這些來稿文章的主題、關鍵字、研究方法等進行綜合研究和樣本分析,無疑能瞭解當代青年學人在關心哪些問題、他們的思想狀況、學術研究方法和範式。《探索與爭鳴》編輯部通過分析來稿關鍵字發現:

(1)當代青年學人不滿足於只做書齋裡的學問,他們也關注象牙塔外中國的轉型發展、改革創新。

(2)青年學人熱切關注和積極思考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3)青年學人有著適當的“學術焦慮”。

(4)教育問題是青年學人關注的熱點問題。

(5)信仰問題關乎行動,青年學人在多元話語中積極討論信仰問題。

(6)青年學人如何踐行中國學術話語體系創新。第一,大部分徵文不局限於學科內部討論問題,希望通過跨專業的研究,創新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第二,這些論文也不拘泥於特定的學術範式。第三,這些論文通過深入探究和思考時代問題,關注當今極其新潮的話題,如網紅、直播、玄幻小說、流行語等,具有鮮明的青年特色與時代特徵。

第二屆全國青年理論創新徵文頒獎大會暨“中國轉型過程中的問題”青年論壇合影。

在獲獎的青年學者中,博士研究生和講師占較大比重。其中,有一位本科生的論文從眾多來稿中脫穎而出。這位唯一的本科獲獎者田樂樂,來自上海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獲獎論文為《情本體與人的主體性之萌發——聯結傳統與現代的章太炎》。生於1996年的他,為何會選擇章太炎作為論文主題呢?目前就讀大三的他,學術訓練與積累來自何處?澎湃新聞對田樂樂進行了採訪。

澎湃新聞:你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論文主題?你的問題意識是什麼?

田樂樂:這個主題瞄準的是中國近代史,近代本來就是一個連接古典社會與現代社會的轉捩點,知識結構比較複雜,古今中外四個維度在“近代”這個點上是交匯的。我之前就把近代史作為自己學術起步的方向,所以就選擇了這個領域寫論文。

澎湃新聞:近代史的學術和思想人物可謂星光燦爛,你為什麼會選章太炎呢?

田樂樂:“五四”的確星光燦爛,最璀璨的可能就是魯迅、胡適、陳獨秀、李大釗那個時期。但在“五四”之前的那個時期,受關注度遠沒有“五四”那麼高。有一個說法叫做“沒有晚清何來‘五四’”,但從晚清是怎麼到“五四”的,我們現在的梳理還不足。這就是為什麼我把視角聚焦於“五四”之前。

那為什麼選擇章太炎呢?我認為現在對章太炎的關注還太少,對他思想的闡釋還不足,不如對康有為和梁啟超那麼多。此外,我大一時的關注點在魯迅,後來想著往他的上面去追,就發現了他的老師章太炎。然後我就想著寫寫,有一天突然有了靈感之後就寫了一篇,交給了在上海大學下屬的上海電影學院任教的郝一民老師。老師覺得寫得還挺好的,他知道《探索與爭鳴》雜誌有一個青年理論創新徵文比賽,就建議我投稿。我說老師您定就好,他就幫我投過去了。

澎湃新聞:郝老師是教文學專業的嗎?

田樂樂:他一開始是研究現當代文學的,現在在做傳播學。我是大一時候聽了他的課,由此認識的。

澎湃新聞:我發現你在論文中引用了較多關於1980年代的文獻和資料。作為1996年出生的人,你是怎麼對那個時代產生興趣的呢?

田樂樂:還是和郝老師有關。他在我大一的時候,就開始把我往學術之路上引導了。當時他推薦我讀思想史的書,就是推薦的李澤厚的思想史著作。我看了李澤厚的書,又接著看了些他周圍的人的書。

並且,郝老師本來就是1980、1990年代研究現當代文學比較出名的人,他也會和我講一些當時的思想。所以我對1980年代還有些瞭解。

澎湃新聞:你對“五四”和八零年代都有一定瞭解,你認為那兩個時代和我們現在比,有什麼區別嗎?

田樂樂:我們現在的學術和“五四”時期相比,還是有不少發展和超越之處的。當然我們現在大師不如“五四”時期那麼多,但我們也要看到,學術的專業程度越來越深化。“五四”的大師處於傳統到現代轉型的階段,非常博學,和現在的學者相比,兩種知識份子是不太一樣的。這是一個差別。但我們也不必看低了我們這個時代。

“五四”時期,人們的政治熱情比較高。我們現在則是“散文時代”,對生活情趣等方面的追求更多一些。

八零年代的話,我知道的也不足,只能談談對我老師的八零年代的感受。八零年代是郝老師的青春期,現在則是我正好處於相似的人生階段。我的老師呢,是一個比較理想主義的人,是思想很活躍的人。八零年代思想風雲激蕩,既有西方理論的輸入,又有中國自己理論的獨立,也是我們當今時代的一個思想來源,塑造了今天的時代。

澎湃新聞:你在寫這篇論文的過程中,和老師或同學溝通交流,向他們徵詢過意見嗎?

田樂樂:主要就是和郝老師商量。我一開始寫了核心部分,交給老師看過之後,他建議還要加一些文獻綜述,就是對已有文獻的梳理,這樣文章脈絡會更清晰,也能找到自己思考的不足;然後也要做一些總結,對當今社會作一些勾連與評價。所以我又根據他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就是現在的成稿。

澎湃新聞:從這篇論文中可以看出你的閱讀量很大,你的閱讀習慣、閱讀量是在你進入本科之後養成的嗎?

田樂樂:我在進入大學之前就開始閱讀古典文獻、通史類的讀物了,比如《老子》、《莊子》、《論語》、《史記》、《漢書》、《清史稿》等。這些書在我的高中圖書館都可以讀到。可以說有一點點基礎吧。

後來進入大學之後,遇到郝老師,他有意識地把我往學術方面帶。2015年我大一,是《新青年》創刊一百周年,郝老師那邊召開了一個研討會,他讓我在研討會上發言,上海交大也有一個類似的研討會,他讓我做做相關的論文、試試參會,所以我當時就閱讀了大量關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文獻。可以說2015這一年就又打下了一些基礎吧。

澎湃新聞:你的高中是在哪裡讀的?

田樂樂:河南的信陽高中。我們高中還比較注重素質教育吧,高一高二都會正常放假,有很多閒置時間可以閱讀這些書。

澎湃新聞:高中有時間讀書的話,有些人可能會選擇讀西方小說,你為什麼會對中國古典讀物感興趣呢?

田樂樂:我爺爺很喜歡古典讀物。我小時候經常會在他旁邊看他讀書,也會去翻他的書。我對我爺爺的感情很深。他在我小學畢業的時候就去世了,我會經常看他留下來的書,他的愛好就變成了我的愛好。

澎湃新聞:你大四畢業之後的未來打算是什麼?

田樂樂:應該會繼續讀書。

《探索與爭鳴》第二屆全國青年理論創新論文獲獎名單:

一等獎

馮慶(中國人民大學)《義氣論——春秋敘事、威儀視覺與江湖治理》

二等獎

王衡(中國人民大學)《當我們談論民主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宋鍇業(中國海洋大學)《當代中國中產階層:基於鄰避運動的功能審視》

三等獎

李濤(東北師範大學)《“懲戒術”與“關愛體系”——中國西部底層鄉校再生產發生的日常機制研究》

田樂樂(上海大學)《情本體與人的主體性之萌發——聯結傳統與現代的章太炎》

王華華(南京大學)《後城鎮化時期回流農民工價值實現的瓶頸與解題》

平瑤(南開大學)《居然別有弦歌曲——清末民初的說唱藝術與社會生活》

陳明輝(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轉型期國家認同危機與憲法學的回應》

杜春林(河海大學)《分權、治理效率與西漢政權興衰》

姬超(許昌學院)《先行與後發地區的差異化發展事實及其理論依據》

莫靜(東南大學)《論國有土地由來及其法律“後遺症”的防治》

譚詩贊(武漢大學)《庇護式治理:鄉村治理中的關係、能人與專案》

提名獎

王進文(中南大學)《中國法治的新“演算法”:互惠性地方主義作為克服國家法制主義的嘗試》

王群(西南政法大學)《被喚醒權:互聯網時代的財產保護》

何青翰(清華大學)《走向“韋伯問題”的終結——論國學研究及國學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使命》

陳昌凱(南京大學)《時間緊迫感:合法性視角下的中國體驗》

張宗藝(香港中文大學)《網紅3.0及其未來:情感勞工、關係經濟與黑鏡時代》

孟飛(東南大學)《物的嬗變——南京長江大橋文化史》

鐘慧瀾(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理論邏輯與現實因應》

高一飛(武漢大學)《規範與構建:論慈善組織財務支出比例限制規則》

唐冬平(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憲法如何安頓“家”?》

黃冠(廈門大學)《改革前後中國社會保險資金運作機制的比較分析及效益評估》

薛原(上海交通大學)《德國後現代多元文化之殤——希特勒又回來了嗎?》

謝宇(北京大學)《論黨內法規在我國法治體系中的定位》

謝安世(浙江工業大學)《經濟增長與優勢集聚》

有著較強的研究能力和論文撰寫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校青年教師和博士研究生有著較大的論文發表壓力。

來稿作者學歷比例。

本次全國徵文活動涉及的學科包括黨史黨建、法學、管理學、國際問題研究、教育學、經濟學、歷史學、馬列科社、民族學、人口學、社會學、體育學、圖書情報檔案學、文學、新聞與傳播學、藝術學、語言學、哲學、政治學、宗教學等20個學科。分析可見,來稿基本涵蓋了整個哲學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與深化改革密切相關聯的學科的論文投稿數量和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學科。

來稿作者學科分析。

來稿關鍵字分析。

而對這些來稿文章的主題、關鍵字、研究方法等進行綜合研究和樣本分析,無疑能瞭解當代青年學人在關心哪些問題、他們的思想狀況、學術研究方法和範式。《探索與爭鳴》編輯部通過分析來稿關鍵字發現:

(1)當代青年學人不滿足於只做書齋裡的學問,他們也關注象牙塔外中國的轉型發展、改革創新。

(2)青年學人熱切關注和積極思考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3)青年學人有著適當的“學術焦慮”。

(4)教育問題是青年學人關注的熱點問題。

(5)信仰問題關乎行動,青年學人在多元話語中積極討論信仰問題。

(6)青年學人如何踐行中國學術話語體系創新。第一,大部分徵文不局限於學科內部討論問題,希望通過跨專業的研究,創新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第二,這些論文也不拘泥於特定的學術範式。第三,這些論文通過深入探究和思考時代問題,關注當今極其新潮的話題,如網紅、直播、玄幻小說、流行語等,具有鮮明的青年特色與時代特徵。

第二屆全國青年理論創新徵文頒獎大會暨“中國轉型過程中的問題”青年論壇合影。

在獲獎的青年學者中,博士研究生和講師占較大比重。其中,有一位本科生的論文從眾多來稿中脫穎而出。這位唯一的本科獲獎者田樂樂,來自上海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獲獎論文為《情本體與人的主體性之萌發——聯結傳統與現代的章太炎》。生於1996年的他,為何會選擇章太炎作為論文主題呢?目前就讀大三的他,學術訓練與積累來自何處?澎湃新聞對田樂樂進行了採訪。

澎湃新聞:你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論文主題?你的問題意識是什麼?

田樂樂:這個主題瞄準的是中國近代史,近代本來就是一個連接古典社會與現代社會的轉捩點,知識結構比較複雜,古今中外四個維度在“近代”這個點上是交匯的。我之前就把近代史作為自己學術起步的方向,所以就選擇了這個領域寫論文。

澎湃新聞:近代史的學術和思想人物可謂星光燦爛,你為什麼會選章太炎呢?

田樂樂:“五四”的確星光燦爛,最璀璨的可能就是魯迅、胡適、陳獨秀、李大釗那個時期。但在“五四”之前的那個時期,受關注度遠沒有“五四”那麼高。有一個說法叫做“沒有晚清何來‘五四’”,但從晚清是怎麼到“五四”的,我們現在的梳理還不足。這就是為什麼我把視角聚焦於“五四”之前。

那為什麼選擇章太炎呢?我認為現在對章太炎的關注還太少,對他思想的闡釋還不足,不如對康有為和梁啟超那麼多。此外,我大一時的關注點在魯迅,後來想著往他的上面去追,就發現了他的老師章太炎。然後我就想著寫寫,有一天突然有了靈感之後就寫了一篇,交給了在上海大學下屬的上海電影學院任教的郝一民老師。老師覺得寫得還挺好的,他知道《探索與爭鳴》雜誌有一個青年理論創新徵文比賽,就建議我投稿。我說老師您定就好,他就幫我投過去了。

澎湃新聞:郝老師是教文學專業的嗎?

田樂樂:他一開始是研究現當代文學的,現在在做傳播學。我是大一時候聽了他的課,由此認識的。

澎湃新聞:我發現你在論文中引用了較多關於1980年代的文獻和資料。作為1996年出生的人,你是怎麼對那個時代產生興趣的呢?

田樂樂:還是和郝老師有關。他在我大一的時候,就開始把我往學術之路上引導了。當時他推薦我讀思想史的書,就是推薦的李澤厚的思想史著作。我看了李澤厚的書,又接著看了些他周圍的人的書。

並且,郝老師本來就是1980、1990年代研究現當代文學比較出名的人,他也會和我講一些當時的思想。所以我對1980年代還有些瞭解。

澎湃新聞:你對“五四”和八零年代都有一定瞭解,你認為那兩個時代和我們現在比,有什麼區別嗎?

田樂樂:我們現在的學術和“五四”時期相比,還是有不少發展和超越之處的。當然我們現在大師不如“五四”時期那麼多,但我們也要看到,學術的專業程度越來越深化。“五四”的大師處於傳統到現代轉型的階段,非常博學,和現在的學者相比,兩種知識份子是不太一樣的。這是一個差別。但我們也不必看低了我們這個時代。

“五四”時期,人們的政治熱情比較高。我們現在則是“散文時代”,對生活情趣等方面的追求更多一些。

八零年代的話,我知道的也不足,只能談談對我老師的八零年代的感受。八零年代是郝老師的青春期,現在則是我正好處於相似的人生階段。我的老師呢,是一個比較理想主義的人,是思想很活躍的人。八零年代思想風雲激蕩,既有西方理論的輸入,又有中國自己理論的獨立,也是我們當今時代的一個思想來源,塑造了今天的時代。

澎湃新聞:你在寫這篇論文的過程中,和老師或同學溝通交流,向他們徵詢過意見嗎?

田樂樂:主要就是和郝老師商量。我一開始寫了核心部分,交給老師看過之後,他建議還要加一些文獻綜述,就是對已有文獻的梳理,這樣文章脈絡會更清晰,也能找到自己思考的不足;然後也要做一些總結,對當今社會作一些勾連與評價。所以我又根據他的意見進行了修改,就是現在的成稿。

澎湃新聞:從這篇論文中可以看出你的閱讀量很大,你的閱讀習慣、閱讀量是在你進入本科之後養成的嗎?

田樂樂:我在進入大學之前就開始閱讀古典文獻、通史類的讀物了,比如《老子》、《莊子》、《論語》、《史記》、《漢書》、《清史稿》等。這些書在我的高中圖書館都可以讀到。可以說有一點點基礎吧。

後來進入大學之後,遇到郝老師,他有意識地把我往學術方面帶。2015年我大一,是《新青年》創刊一百周年,郝老師那邊召開了一個研討會,他讓我在研討會上發言,上海交大也有一個類似的研討會,他讓我做做相關的論文、試試參會,所以我當時就閱讀了大量關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文獻。可以說2015這一年就又打下了一些基礎吧。

澎湃新聞:你的高中是在哪裡讀的?

田樂樂:河南的信陽高中。我們高中還比較注重素質教育吧,高一高二都會正常放假,有很多閒置時間可以閱讀這些書。

澎湃新聞:高中有時間讀書的話,有些人可能會選擇讀西方小說,你為什麼會對中國古典讀物感興趣呢?

田樂樂:我爺爺很喜歡古典讀物。我小時候經常會在他旁邊看他讀書,也會去翻他的書。我對我爺爺的感情很深。他在我小學畢業的時候就去世了,我會經常看他留下來的書,他的愛好就變成了我的愛好。

澎湃新聞:你大四畢業之後的未來打算是什麼?

田樂樂:應該會繼續讀書。

《探索與爭鳴》第二屆全國青年理論創新論文獲獎名單:

一等獎

馮慶(中國人民大學)《義氣論——春秋敘事、威儀視覺與江湖治理》

二等獎

王衡(中國人民大學)《當我們談論民主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宋鍇業(中國海洋大學)《當代中國中產階層:基於鄰避運動的功能審視》

三等獎

李濤(東北師範大學)《“懲戒術”與“關愛體系”——中國西部底層鄉校再生產發生的日常機制研究》

田樂樂(上海大學)《情本體與人的主體性之萌發——聯結傳統與現代的章太炎》

王華華(南京大學)《後城鎮化時期回流農民工價值實現的瓶頸與解題》

平瑤(南開大學)《居然別有弦歌曲——清末民初的說唱藝術與社會生活》

陳明輝(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轉型期國家認同危機與憲法學的回應》

杜春林(河海大學)《分權、治理效率與西漢政權興衰》

姬超(許昌學院)《先行與後發地區的差異化發展事實及其理論依據》

莫靜(東南大學)《論國有土地由來及其法律“後遺症”的防治》

譚詩贊(武漢大學)《庇護式治理:鄉村治理中的關係、能人與專案》

提名獎

王進文(中南大學)《中國法治的新“演算法”:互惠性地方主義作為克服國家法制主義的嘗試》

王群(西南政法大學)《被喚醒權:互聯網時代的財產保護》

何青翰(清華大學)《走向“韋伯問題”的終結——論國學研究及國學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使命》

陳昌凱(南京大學)《時間緊迫感:合法性視角下的中國體驗》

張宗藝(香港中文大學)《網紅3.0及其未來:情感勞工、關係經濟與黑鏡時代》

孟飛(東南大學)《物的嬗變——南京長江大橋文化史》

鐘慧瀾(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理論邏輯與現實因應》

高一飛(武漢大學)《規範與構建:論慈善組織財務支出比例限制規則》

唐冬平(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憲法如何安頓“家”?》

黃冠(廈門大學)《改革前後中國社會保險資金運作機制的比較分析及效益評估》

薛原(上海交通大學)《德國後現代多元文化之殤——希特勒又回來了嗎?》

謝宇(北京大學)《論黨內法規在我國法治體系中的定位》

謝安世(浙江工業大學)《經濟增長與優勢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