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探索金磚國家合作新領域 培育藍色經濟新增長點

9月4日,在2017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第二天的會議上,與會嘉賓圍繞“互聯互通”“藍色經濟”兩個專題進行了研討,

為實現“深化金磚夥伴關係,開闢更加光明未來”這一目標建言獻策。

互聯互通助力協同發展

增進互聯互通合作,有利於金磚國家凝聚共識、加強紐帶,協同一致促進發展。在“互聯互通”專題研討環節,多位發言嘉賓表示,金磚國家應加強宏觀經濟協調,加大投資合作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並共同發展數字經濟、共用經濟等新經濟形式。

幾內亞總統阿爾法?孔戴參與了這一環節的專題研討。他表示,非洲的資源非常豐富,但經濟結構非常落後,迫切需要解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矛盾,使非洲搭上數位化革命的快車。數位化革命將使非洲在農業和工業領域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也將促進服務業的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是互聯互通的基礎,也是金磚國家合作的重點。俄羅斯鐵路公司第一副總裁米沙林介紹了俄羅斯與其他金磚國家合作取得的成果。

米沙林表示,金磚國家在很多專案的合作上取得了進展。俄羅斯與中國簽訂了備忘錄,計畫建設一條貫通歐亞的交通通道;俄羅斯也與印度在改建公路方面展開合作,並探索參與開發巴西鐵路項目的可能性,未來還將與包括南非在內的非洲國家共同開發鐵路。“這些合作產生的效果會成為金磚國家經濟增長的催化劑,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這也是金磚框架下合作成果的一部分。”

隨著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的經濟形式正在崛起。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陸益民強調了發展新經濟的重要意義。陸益民認為,要通過創新來實現新的增長,必須抓住智慧製造、“互聯網+”、數字經濟以及共用經濟的機遇,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而一系列轉型和創新都離不開資訊通信基礎設施服務。

目前金磚國家資訊通訊設施的發展並不均衡,“我們作為基礎通信運營商代表,願意發揮積極主導作用,推動整個金磚五國區域內資訊通信基礎設施的共建、共用,為經濟增長創造更好的條件”。

近年來,共用經濟在中國快速發展,成為引人關注的新經濟現象。共用交通是共用經濟最典型的應用之一,滴滴出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維表示,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共用經濟發展的中心,中國企業應將探索過程中的有益經驗帶給其他金磚國家。“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路徑不以競爭為導向,而是以合作為導向,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將過去幾年在解決交通問題上的很多創新模式、技術以及資本輸出,幫助當地產業升級,分享經驗,共謀發展。”

培育藍色經濟新增長點

藍色經濟是金磚國家工商論壇的新議題。金磚國家均具有較長的海岸線,藍色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在“藍色經濟”專題研討環節,嘉賓表示,應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加強金磚國家在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生物產業、海洋旅遊業等領域的經驗分享和合作交流,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藍色經濟。

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迴圈利用型轉變,是發展藍色經濟的重要內容。太陽集團副董事長希夫?凱姆卡表示,金磚國家對海洋的開發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在當今時代,迫切需要轉換思維,從生態環保、迴圈利用的角度看待海洋開發。自然提供了很多資源,但人類的活動也對海洋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壞,要更好地發展藍色經濟,必須將利用和保護結合起來。他建議金磚國家實現藍色經濟一體化發展,構建發展海洋的利益共同體。

巴西阿蘇港執行董事馬塞洛?佩洛索分享了海港建設方面的實際經驗。他表示,減少資源浪費、維持可持續發展是發展海洋經濟的關鍵,對於工業港口,尤其應該減少對資源的消耗,為貨物運輸設計高效的線路。他介紹,在阿蘇港,有40平方公里的面積都用作專門的綠地和可持續發展空間,取得了顯著成效。

(責編:徐曉燕)

藍色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在“藍色經濟”專題研討環節,嘉賓表示,應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加強金磚國家在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生物產業、海洋旅遊業等領域的經驗分享和合作交流,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藍色經濟。

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迴圈利用型轉變,是發展藍色經濟的重要內容。太陽集團副董事長希夫?凱姆卡表示,金磚國家對海洋的開發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在當今時代,迫切需要轉換思維,從生態環保、迴圈利用的角度看待海洋開發。自然提供了很多資源,但人類的活動也對海洋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壞,要更好地發展藍色經濟,必須將利用和保護結合起來。他建議金磚國家實現藍色經濟一體化發展,構建發展海洋的利益共同體。

巴西阿蘇港執行董事馬塞洛?佩洛索分享了海港建設方面的實際經驗。他表示,減少資源浪費、維持可持續發展是發展海洋經濟的關鍵,對於工業港口,尤其應該減少對資源的消耗,為貨物運輸設計高效的線路。他介紹,在阿蘇港,有40平方公里的面積都用作專門的綠地和可持續發展空間,取得了顯著成效。

(責編:徐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