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教科書” 式推地節奏

春節後杭州土地市場即將迎來開閘!

再過不到一個禮拜,

3月27日,也就是下週一,余杭區將迎來一宗宅地出讓。

這塊地名為“古墩路北、郎鬥路東地塊”,編號“余政儲出[2017]1號”(下面簡稱“1號地塊”),位於良渚新城,而且是位於新城核心區的位置。

這樣說大家可能不太會有概念。

如果說它就在萬科·未來城二期的西邊隔壁,

與融信·瀾天也差不多是一路之隔,可能對這個區域有點瞭解的人,基本知道大概了。

當然,除了良渚文化村,目前整個良渚新城最知名的專案可能要數永旺夢樂城。

這塊地就在永旺夢樂城西邊大約900米。

我其實一直不是特別理解,為何周邊全部是在建工地,

日本人怎麼就敢在2015年把這麼大體量的綜合體開出來。

而且,生意居然還那麼好。

以上說的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塊地的價格。

這塊地出讓面積5.3萬平方米,容積率2.5,起拍總價21.億萬元。

起拍樓面價高達16002元/平方米!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想的,就我而言,當2月下旬1號地塊剛掛出來,媒體披露這個起拍樓面價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驚疑。

媒體是不是寫錯了?

是不是把1月19日良渚三宗低密宅地的樓面價同樣張冠李戴到這塊地了?

當確認起價無誤時,第二反應是,良渚新城的做地單位,在推地節奏的把控上,堪稱“教科書式”高明!

春節前的1月19日,良渚新城連拍三宗宅地。

樓面起價基本都是16000元/平方米,最終也基本上是以不到5%的低溢價率成交。

得主分別是來自廈門的聯發集團,在良渚已有佈局的融信,以及在杭州市場上很久沒拿地的央企中糧。

那麼,同樣是良渚宅地,為何1號地塊樓面起價16002元/平方米讓人驚異?

答案很簡單:

因為聯發、融信、中糧地塊的容積率只有1.6和1.8,而1號地塊的容積率高達2.5。

1.6的容積率,基本上可以做成洋房加排屋的產品。

2.5的容積率,雖然也能做“高層+排屋”的高低配,但排屋量做不大,而且會犧牲社區的景觀均好性。

因為低密產品和高層產品本身的價差,反推到地價上,低密宅地也可以承受更高的樓面地價。

16000元/平方米的樓面價,也接近良渚新城目前高層房源的在售價格。

融信瀾天去年年底首開,高層房源的價格在1.8-1.9萬/平方米。最近開盤的和昌府,也差不多是這個價。

萬科·未來城二期高層房源均價在2.2萬/平方米左右,不過是裝修成品房。

另一個對比維度是,一年前的1月15日,未來城三期地塊的起拍樓面價是4100元/平方米,只有1號地塊的差不多四分之一。

未來城三期離地鐵距離稍遠,而融信瀾天與1號地塊差不多僅一路之隔,容積率也完全一樣,兩者最具有可比性。

融信瀾天是去年2月15日出讓的地,樓面起價是4500元/平方米,差不多也只有1號地塊的1/3.6。

從4500元/平方米到16002元/平方米,良渚地價跳空高開的背後,是推地時機的夢幻,以及策略上的極度高明。

2016年,儘管良渚房價隨大市起舞,漲幅不落人後,但上億中心和中青文化廣場這兩個大型綜合體的爛尾風險,畢竟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市場的頭頂。

警報相繼在今年年初解除。

上億傍上了大款北大荒集團,中青則被萬科接盤。

尤其是中青文化廣場,距離1號地塊只隔了個未來城二期。政府選在萬科接盤中青之後將1號地塊推出,時機可謂極佳。

而今年1月19日連拍三宗低密宅地,則是策略上的高明之處。

聯發、融信和中糧地塊,一定程度上讓大家在心理上接受了良渚1.6萬/平方米樓面價的事實。

畢竟,就廣泛意義的市場參與各方而言,容積率的差異,不是每個人都會去深究,都能去深究……

1號地塊選在這個時候推出,還有一個有利時機。

今年年底,通往良渚的地鐵2號線西北段將開通。

1號地塊則屬於雙地鐵盤,距離地鐵終點站良渚站僅300米左右,距離倒數第二站杜甫村站也只有900米。

因為1號地塊,在很多人概念中依然是郊區和剛需區域的良渚,成為本輪杭州地價上漲幅度最大的區域。

這大概是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

拭目以待下週一這塊地的最終出讓結果。

掃二維碼關注

地產杭州客

dichanke888

一起欣賞城市的美麗,樓市的縱橫

而融信瀾天與1號地塊差不多僅一路之隔,容積率也完全一樣,兩者最具有可比性。

融信瀾天是去年2月15日出讓的地,樓面起價是4500元/平方米,差不多也只有1號地塊的1/3.6。

從4500元/平方米到16002元/平方米,良渚地價跳空高開的背後,是推地時機的夢幻,以及策略上的極度高明。

2016年,儘管良渚房價隨大市起舞,漲幅不落人後,但上億中心和中青文化廣場這兩個大型綜合體的爛尾風險,畢竟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市場的頭頂。

警報相繼在今年年初解除。

上億傍上了大款北大荒集團,中青則被萬科接盤。

尤其是中青文化廣場,距離1號地塊只隔了個未來城二期。政府選在萬科接盤中青之後將1號地塊推出,時機可謂極佳。

而今年1月19日連拍三宗低密宅地,則是策略上的高明之處。

聯發、融信和中糧地塊,一定程度上讓大家在心理上接受了良渚1.6萬/平方米樓面價的事實。

畢竟,就廣泛意義的市場參與各方而言,容積率的差異,不是每個人都會去深究,都能去深究……

1號地塊選在這個時候推出,還有一個有利時機。

今年年底,通往良渚的地鐵2號線西北段將開通。

1號地塊則屬於雙地鐵盤,距離地鐵終點站良渚站僅300米左右,距離倒數第二站杜甫村站也只有900米。

因為1號地塊,在很多人概念中依然是郊區和剛需區域的良渚,成為本輪杭州地價上漲幅度最大的區域。

這大概是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

拭目以待下週一這塊地的最終出讓結果。

掃二維碼關注

地產杭州客

dichanke888

一起欣賞城市的美麗,樓市的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