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則天:一心向佛,一生殺戮

一、

翻開《華嚴經》,開經偈語是一首詩: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西元699年,武則天為《華嚴經》題開經偈時作此詩,並為經書作長序一篇。

詩的大思是說,

大乘佛教高深莫測,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芸芸眾生,當虔心修煉,以理解如來佛主要傳達的真實的佛義。

在以詩聞名的大唐朝,這首詩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但唐王朝從皇帝到百姓都信奉佛教,所以這首詩影響卻不小。

大乘佛教有三部經書影響最為深遠,分別是《華嚴經》、《法華經》和《楞嚴經》。其中最被推崇備至的,正是《華嚴經》,被稱為“經中之王”。

武則天誠心修佛,與佛也頗有淵源。

在她主政期間,對《華嚴經》的已譯部分內容十分不滿,於是又兩次下令重新翻譯了《華嚴經》,此前的《華嚴經》只有前33卷的部分內容,經過重新翻譯後,增至80卷。

武則天像

二、

1987年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淩晨一時,陝西省扶鳳縣法門寺地宮裡,經過考古人員1個余月的緊張工作,

舉世無雙的佛指舍利再次重現天日,他已經在地宮被埋了1113年,佛界轟動,傳為盛事。

一起被發現的還有一塊碑石,上面記錄了有唐一朝,皇宮迎奉佛指舍利的詳細經過。武則天迎奉佛骨的時間最長,前後共4年。

說起來武則天與佛還真是有緣。

西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西元638年武則天14歲,被選進宮,太宗立為“才人”,成為太宗的眾多嬪妃中的一員;深宮12年,

到唐太宗駕崩時,武則天並無子嗣。

按唐朝後宮典制,武則天的後半輩子,要麼為太宗守陵,要麼到尼姑庵堂出家,總之,怕是要一生青燈相伴了。

兩個選擇都很殘酷。所幸,武則天抽到了後者,此後2年3個月的時間裡,武則天就在感業寺出家為尼。

武則天“不好女紅,喜詩書”,雖為文藝女青年,但武則天在感業寺是一心向佛的。可奈何,當初進宮離家時一句“見天子,庸知非福”時時在耳邊迴響。

性格倔強的武則天自然不甘心在感業寺終老一生。

於是,她寫了一首情詩《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思紛紛”?一個感業寺的尼姑,會思念誰呢?又敢思念誰呢?

沒有人知道女尼武則天長夜無眠所思念的物件就是至尊無上的當朝天子。

果然李治同學也不負武則天所思,西元651年8 月,武則天第二次進入深深皇宮,被唐高宗李治封為“昭儀”。

範版武則天

三、

相傳,武則天與佛主釋迦牟尼也有一緣。

那是2500多年以前的一天,釋迦牟尼佛帶眾弟子出去傳揚佛法,路遇一群小孩在路上玩耍。其中一位嬌滴滴的小女孩,從地上捧起一捧沙土走到佛陀面前,不由分說就放到飯砵裡面。搞得釋迦牟尼很沒脾氣。

事後大弟子實在想不開,就問佛主:“師尊,剛才那女孩子,把沙土放您飯砵裡,怎麼能讓她這麼胡鬧?”

釋迦佛微笑:“你們有所不知,此女千百年後,因緣成熟,要在東震旦國為王。我如不接受她的沙,她將會去破壞佛法。我接受了沙子,這樣讓她結下此善因緣,她將來做王時將會弘揚佛法。”

東震旦國就是東土大唐了,這小女孩就是武則天!

但吊詭的是,武則天一生虔心修佛,卻又殺戮一生!

劉武則天

搞得釋迦牟尼很沒脾氣。

事後大弟子實在想不開,就問佛主:“師尊,剛才那女孩子,把沙土放您飯砵裡,怎麼能讓她這麼胡鬧?”

釋迦佛微笑:“你們有所不知,此女千百年後,因緣成熟,要在東震旦國為王。我如不接受她的沙,她將會去破壞佛法。我接受了沙子,這樣讓她結下此善因緣,她將來做王時將會弘揚佛法。”

東震旦國就是東土大唐了,這小女孩就是武則天!

但吊詭的是,武則天一生虔心修佛,卻又殺戮一生!

劉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