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今借條裡的書法藝術,竟有顏真卿的傳世墨寶

1944年,34271億的天價借條

那個時候,

還沒有“裸借”、“裸條”,

借錢的還不是大爺,

討債的也沒成孫子……

現在有句俗語:“欠錢的人是大爺,借錢的人是孫子”,也有人常說,借錢給別人,等於花錢買敵人。

這年頭,借錢容易,討錢難,因為借錢不還,分分鐘鬧得關係破裂的事情,比比皆是。關係再好,提到錢也不免難堪,就連白紙黑字的借據也失去了曾經的分量。今天給大家帶來,古今借條總匯,這些老借條,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人情冷暖,也體會到了借據的真正含義。

【顏真卿借米,寫出傳世墨寶】

顏真卿 乞米帖

在這麼多借條中,這一個尤為特別。它的大名是《乞米帖》,是大書法家顏真卿的傳世墨寶,不過說得簡單了當一點,其實就是顏真卿寫的一個借條。

該帖大意差不多是:我不擅長謀生的活計,全家人已經吃粥吃了好幾個月。

現在,糧食又吃完了,心裡更加憂愁。想到我們之間往日的深厚情誼,因而寫信向你求助。希望你能借我一點糧食來讓我渡過難關。麻煩到你了,對此我再一次請求原諒。

這一傳世墨寶寫於西元765年,那年正值關中大旱,江南水災,農業歉收。以致顏真卿“舉家食粥來以數月,今又罄竭”的地步,於是不得不向同事李太保求告“惠及少米,實濟艱勤”。

古人借東西講究套路,其實也是一種禮節,先動以情,說難處、再表明會還的誠意,雖說是套路,但也是一種禮節,不像現在,跑來借錢的牛氣沖天,以為別人借自己是理所應當那般叫人無語。

《乞米帖》不僅是書法藝術中的無價之寶,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研讀“乞米帖”,

可使我們得到雙重享受,既領略了顏魯公書法藝術的真諦,又受到其高風亮節的薰陶。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這幾張是道光年間的借條,分別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大西老店錢莊票壹千貳佰文;丙申年大西老店錢莊票壹千文;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錫和明記借據一頁,

並附信。

【清代 借據】

借據(清)(七開) 冊頁 水墨紅紙

這些清代借據,在現在已經失去了法律效力。但因其折射出當時的社會風尚和民事關係,仍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有些品相好,反映重大事件、重大人物的,其收藏價值甚至遠遠高於借據的票面價值。

【清道光至民國地契借據】

上面是清道光至明國地契借據42張,其中有幾張書法寫得很漂亮。

【清末民初 借據】

清末民初錢莊合約、借據、擔保書、典當票

【民國借據】

【民國十二年(1923年)借據】

【民國十七年(1928年)

直隸陸軍第三混成旅衛隊團

借中和公司大洋三百圓借據】

上面這張氏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隸陸軍第三混成旅衛隊團借中和公司大洋三百圓的借據,由衛隊團團長姜蘭簽署,此借據為民國時期地方軍隊滋擾金融的歷史憑證,極具研究價值,保存得也十分完好。

【1929年,紅軍借米借條】

這張紅軍借條,據稱是保留下來的實物。

1929年8月,朱德進軍閩中路經漳平楊美村,當地群眾對紅軍不瞭解躲進山裡,紅軍由於行軍需要在一位元名叫蘇和的群眾家裡買了29斤大米,但一時又找不到賣主,便在他家的牆壁上寫下留款信:老闆,你不在家,你的米我買了29斤,大洋二元,大洋在觀泗老闆手禮(裡)。

紅軍走後,蘇和見到留言拿到了大洋,逢人便高興地說:“紅軍真公道”,通過這件事也讓當地群眾認識到紅軍與別的軍隊是完全不一樣的。

【1929年,毛澤東打欠條,讓戰士吃年飯】

1929年2月9日,正值除夕,紅四軍為突破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轉戰來到瑞金北陲十幾裡人煙稀少的大柏地。官兵們身上只有兩件單衣,饑腸轆轆地經受著寒風中的細雨。

領軍的毛澤東此時心情沉重,為了讓戰士們吃上一頓年飯。毛澤東交代了一個重要任務:一定想辦法搞到酒菜,讓戰士們吃上一餐年飯。於是,紅四軍以連隊為伙食單位,以打欠條方式,把群眾家的食物收集起來,終於吃上了一頓久違的飯菜,還喝了米酒,算是過了年。

農曆大年初一,劉士毅部鑽進了紅軍伏擊圈,被打得潰不成軍,800余官兵成為俘虜。同年5月,從閩西回師的紅四軍再次路過大柏地,向民眾兌現了所欠的款項,只能多給,不許少付。有的人遺失了欠條,說出數目,紅軍照樣付款。大柏地的群眾高興地說:“紅軍借條兌現,說話算數。”

【1933年,借據】

1933年10月10日借據一張,背重疊貼吉林印花稅票2分改1分加蓋“大滿州國”20枚,銷橢圓戳。少見,是中上品,比較具有收藏價值。

【1934年,借穀物借據】

1934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群眾借穀證收據”一件

1934年紅軍向中央蘇區民眾借穀物50斤的憑據。

紅軍在中央蘇區制定的還穀物憑據。

1934年中央蘇區紅軍向民眾借穀物100斤的憑據。

【1934年,紅軍借據】

下面這張邊緣部分,幾乎被蛀蟲蝕掉的借據複製品,是藏在湖南汝城縣檔案館裡的陳列品。借據上用工整的毛筆字寫著:“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穀一百零五擔,生豬三頭,重量五百零三斤,雞一十二隻重量四十二斤,此據。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具借人葉祖令,公原(元)一九三四年冬。”

借據影本

1934年11月,紅軍長征經過延壽瑤族鄉官亨村。當地瑤民聽說有軍隊來,害怕打仗,紛紛拿著糧食躲進山裡。

但經過幾天的觀察,村民看到紅軍們每天只吃烤土豆,心裡難受。於是,他號召村民為紅軍捐糧食。第二天,大家就籌集到的105擔稻穀、3頭生豬、12只雞送到了部隊。紅軍離開時,寫下了這張借據,並蓋上了印章,並告之今後可以兌換借據。後來這張借據就隨歷史,掩上了塵埃。

直到1996年,這張借據才再次出現。2006年後,縣政府按照當時的物價,兌現了1.5萬元的“還款”。

【1935年,毛澤東借錢,籌糧被】

上面是一張罕見的借款信,借款人正是我們的毛澤東主席,雖然借款信落的是毛主席的名字,但借來的錢並不是主席自己花的。

1935年冬,在歷經千難萬險後,中央紅軍主力勝利到達陝甘寧邊區,與陝北紅軍會師後,已進入嚴冬時節,部隊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困難,缺吃少穿,連溫飽都成問題。為了籌到糧被,保證紅軍過冬,毛澤東揮筆親寫借條,欲借兩千五,最後送來的是五千。至紅15軍團首長徐海東,解決了中央紅軍吃飯穿衣問題。

很多人不知道毛主席親自寫條子借錢這樁事。但毛澤東卻一直記著,好多年之後,他還說:“那時候,多虧了那5000塊大洋啊!”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地皮大王”的借據】

程霖生借據四張銀行支票二張

程霖生(1888-1943),現代著名民族資本家,又名源銓,字齡孫。安徽歙縣人,民國間上海灘“地皮大王”、“房地產鉅子”,是上海最富有華人之一。除投資房地產外,還涉足多項金融投資,倚富狂言要操縱上海金融市場,因而受到孔宋官僚資本傾軋,導致投資敗落幾盡,後潦困而終。

程霖生借據細節圖

上面這張借據,就記錄了昔日的“地產大王”舉債度日的時光。

【1939年,“早還一天少拿一天利錢”欠條】

康得六年(1939年)東北吉林地區欠條,借款金額國幣三佰三拾元,上蓋“早還一天少拿一天利錢,越早還越有信用,就還吧”宣傳戳,另紅色印章似為五常縣某合作社發行。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 借據】

稀有民國官版印刷老借據

【1944年,34271億的天價借條】

上面這張欠條,內容是:“今借白米共三十八擔七十斤。大洋伍仟圓。金條八支,每支一兩。待勝利後由當地縣政府償還,付息二分……”落款日期是1944年12月28日,到2010年12月28日被發現。如果按照借條上約定的2分利息算,政府要償還給34271億!

【1945年,賀龍將軍的借條】

賀龍借條

借條上寫明:“借愛國人士周連池先生大米陸拾肆鬥、大肥豬壹條、銀元肆佰貳拾塊、銅錢伍佰塊、小錢十貫,祖國統一時來中央。八路軍賀龍”,立據時間是1945年3月,借款人賀龍,並蓋有賀龍和一位名叫陳菊生的印章。雖然,該借據某些表達有不對的地方,引起過真假之爭,但後來也經多方證明,借條屬實。

【1947年“打出江山來算帳”借據】

上面這張借據是1947年8月,東江遊擊隊向博羅縣公莊鎮地主黃觀榮借了兩支步槍一支手槍,250顆子彈,還有1000多斤糧食和兩頭豬。遊擊隊中隊長李漢輝給黃家寫了張收據,並注明“打出江山來算帳”。60多年來,這張收據一直保存完好。

【1949年解放軍借馬欠條,價值或超24萬】

上面這張借條,是1949年冬天,為了運送傷患,部隊從一位名叫張蘭庭的先生家借走了一匹馬所寫下的。這張借條在大衣櫃裡一存就是幾十年年,直到後來被發佈到互聯網上。

借條曝光後,當時有人就算了算,如果按照1949年馬匹的價值為20石稻穀計算,計入1949年—1970年的歷年存款利率,如兌換成糧食,將超過16萬斤稻穀,價值超過24萬元人民幣。不過,要說的是,那時候淳樸的人情,恐怕是用金錢換算不來的吧!

【1949年,開國大將粟裕的借條】

粟裕、唐亮 書法信劄、解放軍借條

上面這張借出自當時任第三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的粟裕與政治部主任的唐亮,因戰事狀況緊急,需要徵用船民門板、木箱。

在這一背景下,粟裕、唐亮就寫下了這份借條,並分別加蓋“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司令部”與“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政治部”朱紅大印,時間為1949年4月19日。《借條》聲明,持此條日後可領取相應物質補償。借條雖小,但也足以體現了當時軍隊嚴明的紀律。

上面這些借據,

有些即便隔著時間,

也依舊讓人能感受到

那時,信用所給予人的溫度。

相比現在曝出的

折射出了人性拷問的裸借、裸條,

這些白字黑字的借條雖然老套了點,

但它承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清道光至民國地契借據】

上面是清道光至明國地契借據42張,其中有幾張書法寫得很漂亮。

【清末民初 借據】

清末民初錢莊合約、借據、擔保書、典當票

【民國借據】

【民國十二年(1923年)借據】

【民國十七年(1928年)

直隸陸軍第三混成旅衛隊團

借中和公司大洋三百圓借據】

上面這張氏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隸陸軍第三混成旅衛隊團借中和公司大洋三百圓的借據,由衛隊團團長姜蘭簽署,此借據為民國時期地方軍隊滋擾金融的歷史憑證,極具研究價值,保存得也十分完好。

【1929年,紅軍借米借條】

這張紅軍借條,據稱是保留下來的實物。

1929年8月,朱德進軍閩中路經漳平楊美村,當地群眾對紅軍不瞭解躲進山裡,紅軍由於行軍需要在一位元名叫蘇和的群眾家裡買了29斤大米,但一時又找不到賣主,便在他家的牆壁上寫下留款信:老闆,你不在家,你的米我買了29斤,大洋二元,大洋在觀泗老闆手禮(裡)。

紅軍走後,蘇和見到留言拿到了大洋,逢人便高興地說:“紅軍真公道”,通過這件事也讓當地群眾認識到紅軍與別的軍隊是完全不一樣的。

【1929年,毛澤東打欠條,讓戰士吃年飯】

1929年2月9日,正值除夕,紅四軍為突破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轉戰來到瑞金北陲十幾裡人煙稀少的大柏地。官兵們身上只有兩件單衣,饑腸轆轆地經受著寒風中的細雨。

領軍的毛澤東此時心情沉重,為了讓戰士們吃上一頓年飯。毛澤東交代了一個重要任務:一定想辦法搞到酒菜,讓戰士們吃上一餐年飯。於是,紅四軍以連隊為伙食單位,以打欠條方式,把群眾家的食物收集起來,終於吃上了一頓久違的飯菜,還喝了米酒,算是過了年。

農曆大年初一,劉士毅部鑽進了紅軍伏擊圈,被打得潰不成軍,800余官兵成為俘虜。同年5月,從閩西回師的紅四軍再次路過大柏地,向民眾兌現了所欠的款項,只能多給,不許少付。有的人遺失了欠條,說出數目,紅軍照樣付款。大柏地的群眾高興地說:“紅軍借條兌現,說話算數。”

【1933年,借據】

1933年10月10日借據一張,背重疊貼吉林印花稅票2分改1分加蓋“大滿州國”20枚,銷橢圓戳。少見,是中上品,比較具有收藏價值。

【1934年,借穀物借據】

1934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群眾借穀證收據”一件

1934年紅軍向中央蘇區民眾借穀物50斤的憑據。

紅軍在中央蘇區制定的還穀物憑據。

1934年中央蘇區紅軍向民眾借穀物100斤的憑據。

【1934年,紅軍借據】

下面這張邊緣部分,幾乎被蛀蟲蝕掉的借據複製品,是藏在湖南汝城縣檔案館裡的陳列品。借據上用工整的毛筆字寫著:“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穀一百零五擔,生豬三頭,重量五百零三斤,雞一十二隻重量四十二斤,此據。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具借人葉祖令,公原(元)一九三四年冬。”

借據影本

1934年11月,紅軍長征經過延壽瑤族鄉官亨村。當地瑤民聽說有軍隊來,害怕打仗,紛紛拿著糧食躲進山裡。

但經過幾天的觀察,村民看到紅軍們每天只吃烤土豆,心裡難受。於是,他號召村民為紅軍捐糧食。第二天,大家就籌集到的105擔稻穀、3頭生豬、12只雞送到了部隊。紅軍離開時,寫下了這張借據,並蓋上了印章,並告之今後可以兌換借據。後來這張借據就隨歷史,掩上了塵埃。

直到1996年,這張借據才再次出現。2006年後,縣政府按照當時的物價,兌現了1.5萬元的“還款”。

【1935年,毛澤東借錢,籌糧被】

上面是一張罕見的借款信,借款人正是我們的毛澤東主席,雖然借款信落的是毛主席的名字,但借來的錢並不是主席自己花的。

1935年冬,在歷經千難萬險後,中央紅軍主力勝利到達陝甘寧邊區,與陝北紅軍會師後,已進入嚴冬時節,部隊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困難,缺吃少穿,連溫飽都成問題。為了籌到糧被,保證紅軍過冬,毛澤東揮筆親寫借條,欲借兩千五,最後送來的是五千。至紅15軍團首長徐海東,解決了中央紅軍吃飯穿衣問題。

很多人不知道毛主席親自寫條子借錢這樁事。但毛澤東卻一直記著,好多年之後,他還說:“那時候,多虧了那5000塊大洋啊!”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地皮大王”的借據】

程霖生借據四張銀行支票二張

程霖生(1888-1943),現代著名民族資本家,又名源銓,字齡孫。安徽歙縣人,民國間上海灘“地皮大王”、“房地產鉅子”,是上海最富有華人之一。除投資房地產外,還涉足多項金融投資,倚富狂言要操縱上海金融市場,因而受到孔宋官僚資本傾軋,導致投資敗落幾盡,後潦困而終。

程霖生借據細節圖

上面這張借據,就記錄了昔日的“地產大王”舉債度日的時光。

【1939年,“早還一天少拿一天利錢”欠條】

康得六年(1939年)東北吉林地區欠條,借款金額國幣三佰三拾元,上蓋“早還一天少拿一天利錢,越早還越有信用,就還吧”宣傳戳,另紅色印章似為五常縣某合作社發行。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 借據】

稀有民國官版印刷老借據

【1944年,34271億的天價借條】

上面這張欠條,內容是:“今借白米共三十八擔七十斤。大洋伍仟圓。金條八支,每支一兩。待勝利後由當地縣政府償還,付息二分……”落款日期是1944年12月28日,到2010年12月28日被發現。如果按照借條上約定的2分利息算,政府要償還給34271億!

【1945年,賀龍將軍的借條】

賀龍借條

借條上寫明:“借愛國人士周連池先生大米陸拾肆鬥、大肥豬壹條、銀元肆佰貳拾塊、銅錢伍佰塊、小錢十貫,祖國統一時來中央。八路軍賀龍”,立據時間是1945年3月,借款人賀龍,並蓋有賀龍和一位名叫陳菊生的印章。雖然,該借據某些表達有不對的地方,引起過真假之爭,但後來也經多方證明,借條屬實。

【1947年“打出江山來算帳”借據】

上面這張借據是1947年8月,東江遊擊隊向博羅縣公莊鎮地主黃觀榮借了兩支步槍一支手槍,250顆子彈,還有1000多斤糧食和兩頭豬。遊擊隊中隊長李漢輝給黃家寫了張收據,並注明“打出江山來算帳”。60多年來,這張收據一直保存完好。

【1949年解放軍借馬欠條,價值或超24萬】

上面這張借條,是1949年冬天,為了運送傷患,部隊從一位名叫張蘭庭的先生家借走了一匹馬所寫下的。這張借條在大衣櫃裡一存就是幾十年年,直到後來被發佈到互聯網上。

借條曝光後,當時有人就算了算,如果按照1949年馬匹的價值為20石稻穀計算,計入1949年—1970年的歷年存款利率,如兌換成糧食,將超過16萬斤稻穀,價值超過24萬元人民幣。不過,要說的是,那時候淳樸的人情,恐怕是用金錢換算不來的吧!

【1949年,開國大將粟裕的借條】

粟裕、唐亮 書法信劄、解放軍借條

上面這張借出自當時任第三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的粟裕與政治部主任的唐亮,因戰事狀況緊急,需要徵用船民門板、木箱。

在這一背景下,粟裕、唐亮就寫下了這份借條,並分別加蓋“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司令部”與“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政治部”朱紅大印,時間為1949年4月19日。《借條》聲明,持此條日後可領取相應物質補償。借條雖小,但也足以體現了當時軍隊嚴明的紀律。

上面這些借據,

有些即便隔著時間,

也依舊讓人能感受到

那時,信用所給予人的溫度。

相比現在曝出的

折射出了人性拷問的裸借、裸條,

這些白字黑字的借條雖然老套了點,

但它承載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