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若寶寶經常便秘or腹瀉,快檢查下是否有肛周膿腫!

嬰兒不會說話,每次哭鬧都牽動著父母的心。嬰兒哭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種疾病——肛周膿腫,此病常常會引起寶寶哭鬧,卻不易被家長發現。

肛周膿腫如果未及時就診可能會引起感染,

或者破潰形成肛瘺,遷延不愈,給寶寶和家長都帶來極大的痛苦。

那麼,肛周膿腫要怎麼護理?是不是必須手術治療?

【肛周膿腫簡介】

簡單來說,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生急性化膿性☆禁☆感染,並形成膿腫,稱為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簡稱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成因】

幼兒(尤其是新生兒及小於3個月的嬰幼兒)肛周皮膚及直腸黏膜嬌嫩,局部免疫功能發育不成熟,黏膜屏障功能不完善,易被幹結的大便、局部浸漬的尿便或粗糙的尿布等因素損傷肛門隱窩和肛管皮膚,致病菌感染肛門腺甚至形成膿腫。

少數肛周感染可因為外傷、直腸肛管炎性病變或藥物注射不當繼發感染引起。

【肛周膿腫症狀】

嬰幼兒肛周膿腫多發現於出生後1-2個月內,

男嬰多見,發病前常有腹瀉或便秘史。

患兒常因肛周膿腫而出現局部疼痛,此時嬰幼兒表現為不明原因的哭鬧不安,尤其在仰臥位或排便時更劇烈,有些患兒有拒乳、食欲減退、精神不振等症狀,可伴發熱。

較大兒童可自訴肛門周圍疼痛,行走或排便時加重,不願坐位,或用健側臀部坐,喜歡健側臥位,並屈腿臥位。

患兒肛周可見紅腫、硬結甚至皮紋消失,

紅腫處皮膚溫度高,且觸痛明顯,開始時紅腫區域較硬,後中央變軟,出現波動感,病情進展迅速,2-3日局部體征明顯,並可以出現發熱等全身症狀。

一旦寶寶出現以上症狀,建議儘早至醫院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建議家長每日便後給嬰兒清洗肛門時仔細觀察肛門情況,嬰兒出現排便時哭鬧要想到此病可能,以免耽誤病情。

【肛周膿腫是否必須手術治療?】

如果膿腫未形成,可以採取藥物治療,亦可用熱水坐浴有助於局部消腫。同時,可以配合使用涼血解毒、鎮靜泄熱的中藥進行治療。

但是如果形成膿腫,是不能自行痊癒的,只能及時進行微創手術治療。

【肛周膿腫預防】

1、 保持寶寶肛門清潔,勤換尿不濕,便後清潔寶寶肛門。注意寶寶皮膚很嫩,儘量用無刺激的柔軟濕巾擦拭寶寶屁股;

2、 積極防治小兒便秘和腹瀉,能夠避免和減少肛門直腸區粘膜和上皮組織的損傷或炎症;

3、 對於大一點的寶寶,家長可以帶寶寶經常運動,鍛煉身體,提高寶寶抵抗力。

肛周膿腫是種鬧心病,發作起來令人疼痛難忍、坐立不安,寶寶吃不好睡不好,還會受到極大的折磨。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衛生,做好寶寶肛門區護理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