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請你睡覺”幕後大BOSS,沒錢,沒人脈,滴滴、果殼、KEEP卻紛紛為她打廣告

「 能睡不代表我們懶惰 」

作者| 滑梯

編輯| 廖皮

她有一個“神奇”的能力——她隨時隨地都能睡過去。

上幼稚園的時候,她常常坐在爸爸摩托車後座睡得東倒西歪,最後爸爸只能拿一根繩子把她一圈一圈地綁在自己身上;

初中的時候,她在課堂上睡著被老師發現,老師讓她站起來醒醒,結果,她居然站著也能睡著了;

後來為了出國留學,她曾在幾次託福考試中睡著了……

她叫阿培,23歲,美國南加州大學商學院本科畢業生(2011級),一土學校創校成員,

現任明日中國基金會聯席CMO兼公益專案“明日醒醒”的執行長。

明日醒醒先後拿到了第四屆深圳慈善公益大賽的金獎、深圳第十屆公益廣告最佳創意獎,被各個城市的地方媒體報導。

其實她沒有什麼超能力,她只是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病——“發作性睡病”。

“發作性睡病”患者白天會不可克制地進入短暫性睡眠狀態,還可能會存在情緒激動時,例如興奮大笑的時候會突然肌無力癱倒的情況。夢魘、“鬼壓床”這也是很常見的情況。

另外,這個病還有可能誘發抑鬱症、肥胖症的發生。目前發作性睡病只能通過藥物抑制,並不能根治。

這件事非她不可!

直到阿培在美國念大學的時候,她察覺到自己不太對勁,白天隨時都會睡過去,

有時候一天能睡17個小時。問了美國的朋友之後,美國朋友提醒她是不是得了發作性睡病,她才決定去醫院檢查。

經過長達十幾個小時的監測和檢查,她以“14秒入睡 31秒做夢”華麗麗地被確診為“發作性睡病”。

“16年過去了,我終於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那一刻我差點哭出來了。

”這裡面有委屈也有釋然。

2014年年底,她回到國內把病情告訴家人和朋友的時候,卻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他們認為阿培只是壓力太大而導致的神經衰弱,有些朋友甚至覺得她在開玩笑。

於是,她想要尋找跟她一樣的“覺主”,卻只能在網上看到極少數被睡病折磨的患者以及一些江湖醫騙。

她才意識到“發作性睡病”在中國的普識率是如此低下。

“發作性睡病”的發病率是1/2000。如果按概率來推算,中國應該有70萬患者,但實際上紀錄在冊的就只有5000人。

在一生中,我們一定會認識至少一名患者,他可能是我們的同學、朋友、同事甚至是親人。

每每想到這70萬患者隨時可能發生各種危險例如車禍,或者可能陷入自責甚至抑鬱,而這些事情完全可以避免,阿培覺得她應該做點什麼。

既然在那麼多次危險的車禍中,阿培都幸運地留在這個世上,她就把這件事當做是使命。

“如果我不去提升發作性睡病認知的話,就沒有人來做這件事了。所以有些事是非我不做,除了我別人都做不了的。”

她是90後,沒資金、沒人脈,

現在還堅持做公益!

從2015年起,她,一個90後女生,獨自扛過最煎熬的孤獨期。

她不會技術,不會設計,但她一個人製作了睡病的視頻、網站,寫文章,融資,找媒體。

終於有一些可以增加宣傳曝光的機會了,結果家長不願意孩子出鏡,已經工作養家的人又害怕老闆發現病史而開除自己。

最後,她犧牲自己的隱私站在大眾面前。

錄製電視節目,上交通廣播電臺,只要能宣傳的地方,她都去。

2016年,她說她要用一個月的時間做一個“病毒式”公益傳播專案,別人都在說她“癡人說夢話”:一個女生,沒錢,沒人,沒時間。

沒有人?她就招人,組建了一個20人的團隊。

沒有錢?她就想盡辦法,得到了滴滴出行的資助。

沒有資源?她就厚著臉皮去求人,總有人會願意幫你的。

沒有時間?她就把時間只花在刀刃上。

總之,將出現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

她對細節的要求非常高,小到文案的標點符號,大到戰略方向。

光是活動的主題和玩法就開了無數次會議去討論,改了刪,刪了改。一個19頁的H5,她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去扣。

把每一個細節“死磕”到沒有任何問題,她才肯放過小夥伴們。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workstream從最開始的第一版本到最終版本都有著質的飛躍!

結果,她跟她的團隊打造了全宇宙第一個躺著就可以參加的公益行動——“我請你睡覺”。

規則很簡單:在一個不該睡覺的地方隨時隨地睡覺,拍一張照或者一個視頻並在社交網路上@你的好友接龍。

這個活動在一個月時間內帶進來了超過60+企業的加入,還有接近20+位名人的加入,最後曝光量在1個月內超過了5100萬。

但她不並滿足,她又製作了國內第一支發作性睡病紀錄片。

隨著阿培的不斷努力,已經有數千“覺主”找到了組織。為了給這些“覺主”提供確切的幫助,她帶著小夥伴舉辦一場又一場醫生講座。

儘管已經做了這麼多,但阿培還覺得遠遠不夠,她身上似乎有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我們甚至都忘了她本身還是個患者。

樂天行動派,相信世界的美好,不被困難打敗。

阿培就是真正的樂天行動派。她在一場演講中提到,“發作性睡病”是她人生中的一個Bug,她認為沒必要去擴大化這個Bug。

她有時候甚至覺得這個Bug超棒,因為這個Bug讓她知道自己硬撐是沒有用的,所以她必須快速睡5分鐘然後重新工作,工作的時候全身心投入。

而且經歷過那麼多夢魘以後,她get到了一個技能:快速自我修復回到現實生活,這也是她今天內心如此強大的原因。

阿培讓我們相信當我們在做正確事情時,全世界都要給我們開路!

很多人都對年輕一代進行公益創業不看好,作為90後,阿培用行動告訴我們,年齡不是問題,資金、人脈也不是問題。

高社會責任感,高解決問題能力,強烈的自我驅動力和高標準,不沉溺于舒適區,能自我清零突破自己,大膽創新,這就是90後的標籤,這就是90後的優勢!

Q

A

&

在您看來,什麼樣的人屬於樂天行動派呢?

我認為樂天派並不是單純的樂觀積極,或是說盲目的傻樂。之所以內心有著永不澆滅的希望是因為使命清晰,不為一時迷茫更不為一人沮喪,心裡有一個堅定的方向牽引,任何時候去向任何方向都是一片光明。

行動派,如果你使命清晰執行有力,一個人恒持的行動力會感染眾人,甚至全世界為你純真的使命開路。

因內心充盈而樂天行動,這樣的人其實身邊有很多。

在您看來,什麼樣的人屬於樂天行動派呢?

作為一位90後公益change maker, 你怎麼看待青年公益創業?

社會創新即將進入井噴的藍海時代,越來越多的青年會進行公益創業,投入這場刺激有意義的嶄新行業。

中國的傳統公益可能不及美國或西方完善發達,但是中國特色的社會創新一定會在5-10年內彎道超車。正是因為一批有高使命感高同理心的樂天行動青年,而且是一大批!

在足夠年輕時看見了自己的時代使命,選擇了令其興奮的社會問題,以創業可持續的方式,在當下有著極濃共創氛圍的行業夥伴中,共同蠻力生長。

公益創業遠難於商業創業。優秀的人才放下高薪和利益,選擇使命和情懷過程中,也一定有自己難免的糾結。

即便行業初起,一些資源會集中在最好的青年身上,然而政策,經驗,資金以及團隊等還有無數艱險可能扼殺這份美好的熱情和希望。

所以,我們應該保護更多青年公益創業,他們是唯一讓公益行業,或者說那些需要他們的社會問題,能夠被解決的最核心力量。

我個人投身公益創業最初因為一個自身痛點,但發現意外邁入了一片藍海的行業,覺得很刺激很有挑戰,所以非常喜歡!

98年的邏輯清晰,00後的執行有力,讓93的自己更加自愧不如,希望行業的人才越多越好!

行業不需要沒有執行力只有聖母心的“善良”人, 需要GetShitDone的責任承擔者。

一個請人睡覺的女流氓都能在這一本正經做分享,你可以感受下這個行業門檻有多低。把你的勇氣和無所畏懼獻給一個朝陽行業吧!就差你一個,樂天行動派!

9月15日,樂天行動派阿培將作為“青年公益創業者九分鐘閃電演講”的演講嘉賓向我們講述她是如何把她的Bug轉化為滿滿的正能量。

被主辦方隆重邀請作為青年change makers 參加“青年公益創業者九分鐘閃電演講”的還有:

範文昊,BottleDream首席內容官

她大學期間曾去往非洲做志願者,研究生在香港念社會工作,畢業後留在一家國際NGO組織做志願工作,她相信“每個人都是美好的創變家!”

宋超,北辰青年創始人CEO

他擁有管理學、哲學、中國法律、美國法律共4個學位背景,曾供職于方達律師事務所(CLP “年度中國最佳律師事務所”),他卻選擇全職投入北辰青年。“如果不試,人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汪劍超,奧北環保創始人

他是中科院研究生,高級工程師,年薪幾十萬,但為了改善千瘡百孔的環境,他卻在所有人的勸阻聲中毅然放棄微軟工程師的身份,投身環保公益事業。“一心想改變世界,改變億萬人的生活!”

王賽,益橋中國創始人

他是2012年羅德獎學金獲得者(最早的中國得主),登上福布斯2017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為了創辦益橋項目,他三度推遲哈佛大學的入學邀請。“探索人生新的可能,到達真正的遠方!”

張碧巍,音畫夢想創始人兼理事長

她拿到了哈佛、斯坦福、康奈爾等四個美國常春藤名校的offer,本來可以從此走上人生贏家之路,但她卻跑去做公益,用做世界500強企業的信念和標準,帶著國內外頂尖學府出身的90後團隊創立音畫夢想公益機構,然後登上了福布斯2017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再牛逼的夢想也抵不過傻逼般的堅持!”

青年公益創業者九分鐘閃電演講,他們為年輕一代公益先鋒發聲!

把你的勇氣和無所畏懼獻給一個朝陽行業吧!

就差你一個,樂天行動派!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參與“2017年樂天行動派年度公益盛典”!

而這些事情完全可以避免,阿培覺得她應該做點什麼。

既然在那麼多次危險的車禍中,阿培都幸運地留在這個世上,她就把這件事當做是使命。

“如果我不去提升發作性睡病認知的話,就沒有人來做這件事了。所以有些事是非我不做,除了我別人都做不了的。”

她是90後,沒資金、沒人脈,

現在還堅持做公益!

從2015年起,她,一個90後女生,獨自扛過最煎熬的孤獨期。

她不會技術,不會設計,但她一個人製作了睡病的視頻、網站,寫文章,融資,找媒體。

終於有一些可以增加宣傳曝光的機會了,結果家長不願意孩子出鏡,已經工作養家的人又害怕老闆發現病史而開除自己。

最後,她犧牲自己的隱私站在大眾面前。

錄製電視節目,上交通廣播電臺,只要能宣傳的地方,她都去。

2016年,她說她要用一個月的時間做一個“病毒式”公益傳播專案,別人都在說她“癡人說夢話”:一個女生,沒錢,沒人,沒時間。

沒有人?她就招人,組建了一個20人的團隊。

沒有錢?她就想盡辦法,得到了滴滴出行的資助。

沒有資源?她就厚著臉皮去求人,總有人會願意幫你的。

沒有時間?她就把時間只花在刀刃上。

總之,將出現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

她對細節的要求非常高,小到文案的標點符號,大到戰略方向。

光是活動的主題和玩法就開了無數次會議去討論,改了刪,刪了改。一個19頁的H5,她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去扣。

把每一個細節“死磕”到沒有任何問題,她才肯放過小夥伴們。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workstream從最開始的第一版本到最終版本都有著質的飛躍!

結果,她跟她的團隊打造了全宇宙第一個躺著就可以參加的公益行動——“我請你睡覺”。

規則很簡單:在一個不該睡覺的地方隨時隨地睡覺,拍一張照或者一個視頻並在社交網路上@你的好友接龍。

這個活動在一個月時間內帶進來了超過60+企業的加入,還有接近20+位名人的加入,最後曝光量在1個月內超過了5100萬。

但她不並滿足,她又製作了國內第一支發作性睡病紀錄片。

隨著阿培的不斷努力,已經有數千“覺主”找到了組織。為了給這些“覺主”提供確切的幫助,她帶著小夥伴舉辦一場又一場醫生講座。

儘管已經做了這麼多,但阿培還覺得遠遠不夠,她身上似乎有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我們甚至都忘了她本身還是個患者。

樂天行動派,相信世界的美好,不被困難打敗。

阿培就是真正的樂天行動派。她在一場演講中提到,“發作性睡病”是她人生中的一個Bug,她認為沒必要去擴大化這個Bug。

她有時候甚至覺得這個Bug超棒,因為這個Bug讓她知道自己硬撐是沒有用的,所以她必須快速睡5分鐘然後重新工作,工作的時候全身心投入。

而且經歷過那麼多夢魘以後,她get到了一個技能:快速自我修復回到現實生活,這也是她今天內心如此強大的原因。

阿培讓我們相信當我們在做正確事情時,全世界都要給我們開路!

很多人都對年輕一代進行公益創業不看好,作為90後,阿培用行動告訴我們,年齡不是問題,資金、人脈也不是問題。

高社會責任感,高解決問題能力,強烈的自我驅動力和高標準,不沉溺于舒適區,能自我清零突破自己,大膽創新,這就是90後的標籤,這就是90後的優勢!

Q

A

&

在您看來,什麼樣的人屬於樂天行動派呢?

我認為樂天派並不是單純的樂觀積極,或是說盲目的傻樂。之所以內心有著永不澆滅的希望是因為使命清晰,不為一時迷茫更不為一人沮喪,心裡有一個堅定的方向牽引,任何時候去向任何方向都是一片光明。

行動派,如果你使命清晰執行有力,一個人恒持的行動力會感染眾人,甚至全世界為你純真的使命開路。

因內心充盈而樂天行動,這樣的人其實身邊有很多。

在您看來,什麼樣的人屬於樂天行動派呢?

作為一位90後公益change maker, 你怎麼看待青年公益創業?

社會創新即將進入井噴的藍海時代,越來越多的青年會進行公益創業,投入這場刺激有意義的嶄新行業。

中國的傳統公益可能不及美國或西方完善發達,但是中國特色的社會創新一定會在5-10年內彎道超車。正是因為一批有高使命感高同理心的樂天行動青年,而且是一大批!

在足夠年輕時看見了自己的時代使命,選擇了令其興奮的社會問題,以創業可持續的方式,在當下有著極濃共創氛圍的行業夥伴中,共同蠻力生長。

公益創業遠難於商業創業。優秀的人才放下高薪和利益,選擇使命和情懷過程中,也一定有自己難免的糾結。

即便行業初起,一些資源會集中在最好的青年身上,然而政策,經驗,資金以及團隊等還有無數艱險可能扼殺這份美好的熱情和希望。

所以,我們應該保護更多青年公益創業,他們是唯一讓公益行業,或者說那些需要他們的社會問題,能夠被解決的最核心力量。

我個人投身公益創業最初因為一個自身痛點,但發現意外邁入了一片藍海的行業,覺得很刺激很有挑戰,所以非常喜歡!

98年的邏輯清晰,00後的執行有力,讓93的自己更加自愧不如,希望行業的人才越多越好!

行業不需要沒有執行力只有聖母心的“善良”人, 需要GetShitDone的責任承擔者。

一個請人睡覺的女流氓都能在這一本正經做分享,你可以感受下這個行業門檻有多低。把你的勇氣和無所畏懼獻給一個朝陽行業吧!就差你一個,樂天行動派!

9月15日,樂天行動派阿培將作為“青年公益創業者九分鐘閃電演講”的演講嘉賓向我們講述她是如何把她的Bug轉化為滿滿的正能量。

被主辦方隆重邀請作為青年change makers 參加“青年公益創業者九分鐘閃電演講”的還有:

範文昊,BottleDream首席內容官

她大學期間曾去往非洲做志願者,研究生在香港念社會工作,畢業後留在一家國際NGO組織做志願工作,她相信“每個人都是美好的創變家!”

宋超,北辰青年創始人CEO

他擁有管理學、哲學、中國法律、美國法律共4個學位背景,曾供職于方達律師事務所(CLP “年度中國最佳律師事務所”),他卻選擇全職投入北辰青年。“如果不試,人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汪劍超,奧北環保創始人

他是中科院研究生,高級工程師,年薪幾十萬,但為了改善千瘡百孔的環境,他卻在所有人的勸阻聲中毅然放棄微軟工程師的身份,投身環保公益事業。“一心想改變世界,改變億萬人的生活!”

王賽,益橋中國創始人

他是2012年羅德獎學金獲得者(最早的中國得主),登上福布斯2017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為了創辦益橋項目,他三度推遲哈佛大學的入學邀請。“探索人生新的可能,到達真正的遠方!”

張碧巍,音畫夢想創始人兼理事長

她拿到了哈佛、斯坦福、康奈爾等四個美國常春藤名校的offer,本來可以從此走上人生贏家之路,但她卻跑去做公益,用做世界500強企業的信念和標準,帶著國內外頂尖學府出身的90後團隊創立音畫夢想公益機構,然後登上了福布斯2017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再牛逼的夢想也抵不過傻逼般的堅持!”

青年公益創業者九分鐘閃電演講,他們為年輕一代公益先鋒發聲!

把你的勇氣和無所畏懼獻給一個朝陽行業吧!

就差你一個,樂天行動派!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參與“2017年樂天行動派年度公益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