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政務開放日|市民代表走進北京環保監測中心 探源PM2.5監測資料

9月6日上午,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迎來了來參加政務開放日活動的30位市民代表。

代表們參觀大氣綜合觀測實驗室、空氣品質會商大廳等地,瞭解北京空氣品質監測工作,以及相關技術和應用。

6日

九月

星期三

市民代表首先參觀了北京市環境監測展廳。作為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對外宣傳的視窗,

展廳於2007年5月建成,同年“六·五”世界環境日正式對社會公眾開放,每週二下午為公眾開放日。展廳共分為中心簡介、關懷交流、環境監測、管理支撐、環保科普五個單元,是“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北京市首批“環境教育基地”和“首都學雷鋒志願服務站”。10年來,接待各類公眾參觀上萬人次。

隨後,市民代表走進大氣綜合觀測實驗室、遙感監測室,聽取工作人員現場介紹線上即時監測顆粒物的物理、化學、光學特徵,大氣光化學煙霧相關的百餘種氣態污染物。市民對PM2.5顆粒物的監測儀器非常感興趣,

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子,還比較關心顆粒物組分的情況。通過講解,市民代表更加深入瞭解了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和技術。

市民代表沈騰說,今天來到了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最大的收穫就是通過近距離的接觸,進一步瞭解到PM2.5資料是監測人員用科學技術監測計算得出的。我們每天看到的監測資料,是一個真實、科學的資料,讓我們充滿信任。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開放日活動,

特別是參觀了監測儀器設備,包括一些監測原理,從中我瞭解到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立法,不僅僅只是考慮政府的意志,更有科學的依據,只有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相結合,這樣我們的法律才能得到實施,才能更好的為改善北京空氣品質服務。”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高桂林向記者說到。

參觀結束後,市民代表與北京市環保局局長進行了座談,方力局長一一回應了市民代表關注的熱點。交流中,方力表示,市民對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理解和支持,讓我感觸頗深,這也激勵我們要把環保工作做好,對未來北京的天更藍,水更淨,環境更優美充滿信心。通過政府部門開放日這種活動形式,拉近了我們和公眾的距離,能夠更好的讓公眾瞭解我們的工作,對我們形成工作合力,把環保工作做得更好起到了促進作用。

據悉,公眾可登陸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官網(www.bjmemc.com.cn),點擊進入“線上服務”的“公眾參觀”,填寫《參觀申請表》,並發送至郵箱bangongshi@bjmemc.com.cn或傳真010-68481400,預約參觀。

往期文章精彩回顧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瞭解“芝麻科學匯”,一攬子告訴您:霾可恨但不可怕

參觀結束後,市民代表與北京市環保局局長進行了座談,方力局長一一回應了市民代表關注的熱點。交流中,方力表示,市民對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理解和支持,讓我感觸頗深,這也激勵我們要把環保工作做好,對未來北京的天更藍,水更淨,環境更優美充滿信心。通過政府部門開放日這種活動形式,拉近了我們和公眾的距離,能夠更好的讓公眾瞭解我們的工作,對我們形成工作合力,把環保工作做得更好起到了促進作用。

據悉,公眾可登陸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官網(www.bjmemc.com.cn),點擊進入“線上服務”的“公眾參觀”,填寫《參觀申請表》,並發送至郵箱bangongshi@bjmemc.com.cn或傳真010-68481400,預約參觀。

往期文章精彩回顧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瞭解“芝麻科學匯”,一攬子告訴您:霾可恨但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