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借CT陣營之力,NFV讓運營商網路變得更美

如今,互聯網的枝蔓已經爬上了電信業的圍牆,電信網與互聯網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在這個由移動性、雲和數位化驅動的世界裡,一張面向未來的網路需要一套全新的設計思路,

才能確保其敏捷、自主和安全。

比如,眼下OTT企業以開源技術快速反覆運算產品,進行業務創新,衝擊了運營商的管道瓶頸和利潤。運營商必須以基礎架構的變革來應對OTT的衝擊,NFV/虛擬化/容器/雲原生就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運營商積極進行NFV部署

TBR Research發佈的2H16電信軟體媒體網路(NFV/SDN)使用者調查報告表明:“全球的電信運營商都在不斷發展NFV,但美洲地區的電信運營商發展最快,這得益於美國的大規模採用。

在亞太地區,參與調查的電信運營商中只有20%表示將在今年內採用NFV技術,而剩下的80%受調查的電信運營商計畫在未來的一兩年內採用NFV技術。”(見圖)

諮詢調研分析顯示,運營商傾向於選擇由NFV系統(預)集成商(NFVI)進行NFV解決方案的集成交付。

全球NFV集成商分為IT背景主導和CT背景主導。其中,前者的代表是VMware、Redhat、HPE、Canonical、Mirantis、WindRiver等,後者則是中興、華為、愛立信、諾基亞四大通信設備提供商。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NFV雖然作為一種先進的、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可以讓運營商們的網路架構更加開放,業務部署更加靈活,但是在當前NFV的發展階段中也面臨著許多挑戰:標準不成熟、多廠家集成複雜度高、故障分析和定位界限模糊、統一運維和管理更難,

電信業務對性能、可靠性要求很高,需要在開源版本上實現增強功能。

IT和CT兩大陣營風格迥異

由於自身的技術背景差異,導致了兩大NFV集成商陣營在處理網路功能虛擬化時如同華山派的氣宗和劍宗一樣,風格迥異,涇渭分明,甚至這兩種陣營的差異也直接導致了目前NFV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困難和挑戰。具體兩個陣營的差異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電信功能增強產品支援能力存差異。

無論變與不變,CT應用的要求是永遠線上,可靠性是必選項,從硬體到應用層都要確保99.999%可用性,而IT應用是不需要的。這就導致傳統IT背景廠家在原來IT領域的應用可靠性要求遠低於CT應用要求,因此,IT廠家在NFVI層的功能開發方面,缺少電信增強的內容。

舉個例子,德國電信建設專用NFVI,服務于電信應用。VNF演進方面,原計劃除MGW, 所有vCN 應在2017年就緒,實際因IT雲(Ubuntu)在面對CT應用關鍵需求欠缺,推遲了vSBC/vEPC商用。

其次,定制化服務能力存差異。

一直以來,IT企業的主營業務在互聯網和垂直行業領域,電信業務在其目標市場所占比重很小,IT廠家更希望賣通用的軟體系統,而把面向行業的集成交給協力廠商。因此,選用IT背景的集成商,在運營商功能需求的定制化回應速度和能力會存在較大的隱患,甚至影響運營商業務的正常發展。

再次,集成服務交付能力存差異。

按照運營商三層解耦的目標網路,NFVI層需要適配各種業務VNF,網路之間的介面眾多,提供NFVI層的設備廠商需要作為主集成商來保證網路的最終交付。而IT廠家對於電信領域業務基本沒有任何經驗,缺乏對於通信網路業務的理解,產品集成能力無法滿足運營商的要求,網路交付會存在很多問題。

例如,部署網路虛擬化的先驅運營商Telefonica,2014年實施UNICA下一代電信雲架構,惠普中標,然而由於實施過程中不能滿足需求進度要求,被解除合同。2015年重新招標,愛立信(Mirantis)中標, 但由於平臺不成熟,商用進度再次推後。為保證虛擬化進度, 2016年第二季度,Telefonica在各分支機搆採用VNF廠家自有虛擬化平臺建設, 實現二層解耦部署,最後實際採用中興通訊和華為的NFVI來進行部署虛擬化。

最後,長期的服務支撐能力存差異。

通信網路對於服務支撐能力要求極高。一方面,由於通信網路業務需求發展較快,新功能的提供回應時間有較高要求;另一方面,對於網路故障的處理回應時間也有一套高標準。傳統CT設備廠商擁有遍佈全國的維護支撐隊伍以及24小時隨時回應的機制,是傳統IT背景廠家無法比擬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傳統IT背景廠商在網路虛擬化方面能力薄弱,需要選擇與其他合作夥伴形成整體解決方案,例如如何增強資料中心網路,更有效地提升網路性能,如何與SDN WAN形成端到端的聯動機制,確保端到端的服務自動化,IT應用在這些需求上沒有CT應用迫切,由於需求和經驗的缺失,IT廠家在增強型雲網集成過程中,存在交付風險且故障排查回應速度有限。

CT陣營整體交付能力明顯占優

不難看出,採用IT廠家NFVI進行CT虛擬化網路部署的專案基本不成功或者面臨較大阻力,部分國際大T為了能夠迅速開展業務,已經轉為選擇CT廠家來部署NFV。VEON、Telenor、德電、法電實際部署業務承載的用戶數都在5000萬以下,整體網路規模較小,選擇一家NFVI設備商更有利於簡化對接工作量,快速實施業務。Vodafone早在2012年就提出電信雲的戰略,由於當時OpenStack剛起步,商用成熟度未得到驗證,最終選擇了VMware,但是內部關於開源和封閉這兩種技術路線爭論一直未停,2017年Vodafone正式引入OpenStack作為NFVI,基於VMware的NFV只有零星部署,預計後繼主流NFVI還是會採用OpenStack。

在電信網路重構的過程中,IT廠商和CT廠商的PK還在持續,IT廠商在試圖通過與CT廠商聯姻一起共饗盛宴,而CT廠商則快速融入到整個開源生態圈並依託在CT領域多年的業務經驗,打造自身獨特的優勢,以中興為例,中興虛擬化產品以OpenStack/Docker開源為基礎,進行了面向NFV的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易運維等方面的增強 ,並結合其在SDN網路方面的優勢,打造面向彈性網路和彈性計算的融合解決方案。此外,中興還積極參與開源社區的各類活動,分享代碼為社區作貢獻,並通過自建OpenLab進行多廠商部件的預集成,打造完善的生態系統。

* * *

當互聯網的枝蔓爬上了電信業的圍牆,有的窗戶被慢慢遮掩,有的窗戶把經過的枝蔓變成點綴,讓自己的風景更加漂亮。借助於更加瞭解電信網路的CT陣營之力,NFV正在讓運營商的網路變得更加漂亮。

甚至影響運營商業務的正常發展。

再次,集成服務交付能力存差異。

按照運營商三層解耦的目標網路,NFVI層需要適配各種業務VNF,網路之間的介面眾多,提供NFVI層的設備廠商需要作為主集成商來保證網路的最終交付。而IT廠家對於電信領域業務基本沒有任何經驗,缺乏對於通信網路業務的理解,產品集成能力無法滿足運營商的要求,網路交付會存在很多問題。

例如,部署網路虛擬化的先驅運營商Telefonica,2014年實施UNICA下一代電信雲架構,惠普中標,然而由於實施過程中不能滿足需求進度要求,被解除合同。2015年重新招標,愛立信(Mirantis)中標, 但由於平臺不成熟,商用進度再次推後。為保證虛擬化進度, 2016年第二季度,Telefonica在各分支機搆採用VNF廠家自有虛擬化平臺建設, 實現二層解耦部署,最後實際採用中興通訊和華為的NFVI來進行部署虛擬化。

最後,長期的服務支撐能力存差異。

通信網路對於服務支撐能力要求極高。一方面,由於通信網路業務需求發展較快,新功能的提供回應時間有較高要求;另一方面,對於網路故障的處理回應時間也有一套高標準。傳統CT設備廠商擁有遍佈全國的維護支撐隊伍以及24小時隨時回應的機制,是傳統IT背景廠家無法比擬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傳統IT背景廠商在網路虛擬化方面能力薄弱,需要選擇與其他合作夥伴形成整體解決方案,例如如何增強資料中心網路,更有效地提升網路性能,如何與SDN WAN形成端到端的聯動機制,確保端到端的服務自動化,IT應用在這些需求上沒有CT應用迫切,由於需求和經驗的缺失,IT廠家在增強型雲網集成過程中,存在交付風險且故障排查回應速度有限。

CT陣營整體交付能力明顯占優

不難看出,採用IT廠家NFVI進行CT虛擬化網路部署的專案基本不成功或者面臨較大阻力,部分國際大T為了能夠迅速開展業務,已經轉為選擇CT廠家來部署NFV。VEON、Telenor、德電、法電實際部署業務承載的用戶數都在5000萬以下,整體網路規模較小,選擇一家NFVI設備商更有利於簡化對接工作量,快速實施業務。Vodafone早在2012年就提出電信雲的戰略,由於當時OpenStack剛起步,商用成熟度未得到驗證,最終選擇了VMware,但是內部關於開源和封閉這兩種技術路線爭論一直未停,2017年Vodafone正式引入OpenStack作為NFVI,基於VMware的NFV只有零星部署,預計後繼主流NFVI還是會採用OpenStack。

在電信網路重構的過程中,IT廠商和CT廠商的PK還在持續,IT廠商在試圖通過與CT廠商聯姻一起共饗盛宴,而CT廠商則快速融入到整個開源生態圈並依託在CT領域多年的業務經驗,打造自身獨特的優勢,以中興為例,中興虛擬化產品以OpenStack/Docker開源為基礎,進行了面向NFV的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易運維等方面的增強 ,並結合其在SDN網路方面的優勢,打造面向彈性網路和彈性計算的融合解決方案。此外,中興還積極參與開源社區的各類活動,分享代碼為社區作貢獻,並通過自建OpenLab進行多廠商部件的預集成,打造完善的生態系統。

* * *

當互聯網的枝蔓爬上了電信業的圍牆,有的窗戶被慢慢遮掩,有的窗戶把經過的枝蔓變成點綴,讓自己的風景更加漂亮。借助於更加瞭解電信網路的CT陣營之力,NFV正在讓運營商的網路變得更加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