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吃貨界第一的廣東人都吃些什麼?

吃貨界第一的廣東人都吃些什麼?

網友:我聽說,你們廣東人什麼都吃。

小螞鴿:對啊對啊!我們吃蛇,吃老鼠,吃蟑螂,蜘蛛、蜈蚣,蟾蜍,指甲...;甚至還燉小孩,炸人肉。

網友:厲害厲害。

小螞鴿:說笑的啦!這你也信,傳聞而已;凡事都是有例外、不能以偏概全的嘛!

據《清稗類鈔》記載:“粵東食品,頗有異於各省者,如犬、田鼠、蛇、蜈蚣、蛤、蚧、蟬、蝗、龍虱、禾蟲是也。

” 有句戲言說,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地上四條腿的,除了板凳,廣東人什麼都吃。

這麼多野味中,最慘的還是蛇。在其他地方,蛇或許能橫行無阻,人人得而躲之。但廣東之於蛇,堪稱地獄。

毫不誇張地說,廣東人是各種野生動物的天敵。

時至今日,粵菜中蛇的烹飪方法不下數十種,龍虎鬥、五彩炒蛇絲、燒鳳肝蛇片、太史五蛇羹等等,都是粵菜經典。

可見,吃不只是近現代廣東人的標籤,而是貫穿廣東人DNA的一項傳統。如果亞當夏娃是中國人,死的就是那條蛇了,而這倆中國人八成是廣東人。

"

一方野味養一方人

考古發現,廣東人先民早就養成雜食的習慣了。在距今一萬四千多年前的廣東陽春獨石仔遺址中,就有犀牛、黑熊、雲豹、巨猿、水牛、水鹿、水獺、豪豬、鼠類、小靈貓、金貓、麝香貓、果子狸、獼猴等陸地動物的骸骨,也有鯉魚、蚌、蜆、螺等水產品的化石。

可見當時的先民就有食用野味的習慣,這種傳統與粵菜選料廣博的風格有著深厚的淵源。

清末兵荒馬亂,也耽誤不了廣東人吃

素有廣東徐霞客之稱的清初文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感歎:“天下所有之食貨,粵東幾近有之。粵東所有之食貨,天下未必盡有也。”反映出它的烹調食材幾乎包括所有動物,涵蓋範圍很廣。

廣東人雖然什麼都吃,但也挺注重養生

他們信中醫“以形補形”的理念,喜歡吃各種動物內臟和腦部。藥膳湯在廣東也非常流行,各種中草藥材加進湯裡,以滋陰補腎,祛濕除“熱氣”。不過諷刺的是,食療也是廣東人腎病等慢性病高發的罪魁禍首,是“病從口入”的完美標本。

食物鏈的頂端——廣東人

最後小編感慨的是:人類奮鬥了好幾萬年才站上了食物鏈的頂端,而站在最頂端的,是廣東人。

他們信中醫“以形補形”的理念,喜歡吃各種動物內臟和腦部。藥膳湯在廣東也非常流行,各種中草藥材加進湯裡,以滋陰補腎,祛濕除“熱氣”。不過諷刺的是,食療也是廣東人腎病等慢性病高發的罪魁禍首,是“病從口入”的完美標本。

食物鏈的頂端——廣東人

最後小編感慨的是:人類奮鬥了好幾萬年才站上了食物鏈的頂端,而站在最頂端的,是廣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