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情預測」今年東北玉米上市價格或平開

預計2017年東北主產區新玉米上市價或將平開,在1350~1500元/噸之間。

隨著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完善,玉米價格將更加真實地反映供求,不排除階段性沖高,整體將穩中走強。

再過1個月左右,東北主產區新季玉米即將上市。受政策和氣候影響,2017/2018年度國內玉米市場將呈“三減一增”局面,即:播種面積及產量減少、替代品進口數量減少、年度期末庫存及庫存總量減少、消費需求增加。這或許成為玉米供大於求的一個拐點。

國家糧油資訊中心預測,

2017/2018年度玉米市場當年供需平衡後,年度期末庫存結餘量7年來首次呈現負數,即-900萬噸。同時,考慮到庫存儲存成本、拍賣成本支撐以及當年玉米供應缺口影響,預計2017年東北主產區新玉米上市價格或將平開,大體在1350~1500元/噸的範圍。

政策調減面積 氣候影響產量

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8月份預測,2017/2018年度全國玉米播種面積為53100萬畝,同比減少2040萬畝,減幅為3.69%;玉米產量為2.115億噸,同比減少805萬噸,

減幅為3.67%;進口為150萬噸,同比減幅為16.66%。

玉米麵積及產量減少,一是受政策主動調減引導,2016年玉米種植面積調減約3000萬畝,2017年玉米播種面積繼續調減,種植結構調減面積的目標很可能提前完成,今年玉米種植面積調減直接推動產量相應縮減;二是氣候異常的被動因素所致,今年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交替肆虐,玉米主產區局地受暴雨、洪水及高溫乾旱疊加等極端天氣影響,很可能使華北或東北平均單產下降,

從而導致總產縮減。

內外價格倒掛 進口同比下降

目前,國內市場價格與進口玉米到岸價格相差無幾。“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以來,玉米價格逐步回歸市場,產銷區順價關係形成,產成品價格基本正常。國內外玉米價格深度倒掛逆轉,導致今年1~7月進口玉米164.84萬噸,同比下降43.81%;進口高粱358萬噸,同比下降20%;進口替代玉米量約為970萬噸,同比下降約27%。

2017/2018年度或延續此態勢,對國內玉米消費形成利多支撐。

加工飼養擴能 消費需求增加

預計2017/2018年度國內玉米總消費為2.22萬噸,同比增加1729萬噸,增幅為8.44%,其中飼用玉米消費增加800萬噸,增幅為6.61%;工業消費增加900萬噸,增幅達14.06%。而玉米深加工及飼料養殖擴能成為消費增加的最大亮點。

據悉,今年上半年從黑龍江到遼寧,東北多家玉米深加工項目開工建設,新增產能約1400萬噸,其中在2018年底前竣工的產能700萬噸以上。如:盛龍酒精45萬噸和成福集團42萬噸擴建專案,京糧集團、山東阜豐、四川鴻展等100萬噸項目陸續開工,寧夏伊品和象嶼(綏化)150萬噸等專案也正在籌備中,梅花集團在吉林省白城市300萬噸玉米深加工投資專案等。

此外,華北地區部分深加工企業也有擴大產能的計畫,如:秦皇島驪驊準備增加40萬噸,山東福洋科技計畫新增50萬噸,西王集團計畫新增50萬噸。

另悉,吉林省為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還將著力打造優質安全畜產品優勢產區,今年全省新改擴建規模養殖社區500個,新增畜禽飼養能力3000萬頭(只),新增屠宰加工能力200萬頭(只)。同時,澱粉在新領域的應用,也推升了澱粉需求的增加,如:化工、塑膠製品、煤球製造以及建築行業等,也將成為玉米價格走強的有力支撐。

中美調減種植 同步“去庫存”

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2017/2018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庫存減少2774萬噸,其中美國同比減少264萬噸。而國家糧油資訊中心預計,2017/2018年度我國玉米期末庫存將呈現負數,同比減少2564.4萬噸,減幅為154%。中美兩個具有影響力的玉米大國年度期末庫存同時下降,將對玉米供需格局產生一定影響,並帶動玉米價格走強。

今年我國自5月5日臨儲起拍以來,玉米深加工企業多積極參與拍賣,前期成交量價齊升,顯示當年供給存在一定缺口,通過競拍實際成交數量推測,當年的供需缺口大體應該在4500萬噸左右。與此同時,消費需求恢復性增長,增幅超過8%,對價格形成利多支撐將成為大概率。

不過,畢竟至新糧上市前,國內仍有超過1.9億噸的玉米臨儲庫存,且今年玉米繼續豐產。隨著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加快推進,市場化收購比重將不斷加大,收購進度對價格漲跌的不確定性也隨之增強,將抑制價格上行。

資 料丨糧油市場報

編 輯丨立夏

統 籌丨郭清保

總值班丨陶玉德

* 溫馨提醒 *

關愛糧油市場報,人人有責。凡“糧油市場報”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公眾號如需轉載本文,請後臺聯繫或留言取得授權。

歡迎來稿

①我們每天為你推送專業的糧油諮詢、獨家業內分析……輕鬆聊行情、專業有見地。

也歡迎各種形式生動活潑、觀點新穎獨特、說理深入淺出、文風質樸清新的文章踴躍來稿。

②喜歡看什麼,可第一時間後臺聯繫我們

③投稿郵箱:lyscbwx@qq.com

中國糧食行業第一媒體

讓您深入瞭解中國糧食經濟

新媒體業務電話:0371-68103765

如:秦皇島驪驊準備增加40萬噸,山東福洋科技計畫新增50萬噸,西王集團計畫新增50萬噸。

另悉,吉林省為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還將著力打造優質安全畜產品優勢產區,今年全省新改擴建規模養殖社區500個,新增畜禽飼養能力3000萬頭(只),新增屠宰加工能力200萬頭(只)。同時,澱粉在新領域的應用,也推升了澱粉需求的增加,如:化工、塑膠製品、煤球製造以及建築行業等,也將成為玉米價格走強的有力支撐。

中美調減種植 同步“去庫存”

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2017/2018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庫存減少2774萬噸,其中美國同比減少264萬噸。而國家糧油資訊中心預計,2017/2018年度我國玉米期末庫存將呈現負數,同比減少2564.4萬噸,減幅為154%。中美兩個具有影響力的玉米大國年度期末庫存同時下降,將對玉米供需格局產生一定影響,並帶動玉米價格走強。

今年我國自5月5日臨儲起拍以來,玉米深加工企業多積極參與拍賣,前期成交量價齊升,顯示當年供給存在一定缺口,通過競拍實際成交數量推測,當年的供需缺口大體應該在4500萬噸左右。與此同時,消費需求恢復性增長,增幅超過8%,對價格形成利多支撐將成為大概率。

不過,畢竟至新糧上市前,國內仍有超過1.9億噸的玉米臨儲庫存,且今年玉米繼續豐產。隨著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加快推進,市場化收購比重將不斷加大,收購進度對價格漲跌的不確定性也隨之增強,將抑制價格上行。

資 料丨糧油市場報

編 輯丨立夏

統 籌丨郭清保

總值班丨陶玉德

* 溫馨提醒 *

關愛糧油市場報,人人有責。凡“糧油市場報”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公眾號如需轉載本文,請後臺聯繫或留言取得授權。

歡迎來稿

①我們每天為你推送專業的糧油諮詢、獨家業內分析……輕鬆聊行情、專業有見地。

也歡迎各種形式生動活潑、觀點新穎獨特、說理深入淺出、文風質樸清新的文章踴躍來稿。

②喜歡看什麼,可第一時間後臺聯繫我們

③投稿郵箱:lyscbwx@qq.com

中國糧食行業第一媒體

讓您深入瞭解中國糧食經濟

新媒體業務電話:0371-6810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