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路關鍵字”可賣上千萬,你心動了沒?

“網路關鍵字”正作為新興網路產品進入大眾的視野。一些不法分子也從中找到了“商機”。

所謂“網路關鍵字”,是指互聯網功能變數名稱的搜索簡稱,網路使用者在流覽器位址欄輸入某個關鍵字,

便可直接訪問目標網站,對企業在網路上樹立和推廣品牌有一定作用。然而,“網路關鍵字”領域目前沒有形成統一規範的管理制度和經營模式,存在的漏洞較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案件重播

根據警方的層層追查,案件真相逐步浮出水面。上海奉賢警方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向某、周某等30餘人。犯罪嫌疑人交代,2013年7月以來以虛假客戶買賣關鍵字需要開發APP為由騙取多名受害人財產。

目前,已查證受害者26名,涉案金額500余萬元。

該案件後期調查中查證的涉案人員之多、涉案金額之大,是偵查人員始料未及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涉案公司實施詐騙的手段相當專業。

網警支招

“投資發財”要謹慎。在受害者中,40歲以上的占大多數,也有相當一部分退休人員。這些人通常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社會閱歷豐富。但面對網路科技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他們往往不能清醒認識這些新事物的發展趨勢及其中的投資風險,容易被不法分子的片面吹噓所迷惑,給自己造成經濟損失。

“個人隱私”要保護。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不可隨意將姓名、聯繫方式、工作單位等資訊公開在互聯網上,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本案中多名受害者的聯繫方式,就是由犯罪分子在網上搜索找到的。

“金錢誘惑”要抵住。此案中犯罪嫌疑人多為20多歲的年輕人,

很多人都是大學畢業就直接進該公司工作,對互聯網等新事物接受能力較強,有意願從事一些新興的工作。他們雖受過較好的學歷教育,但是法制意識淡薄,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很容易誤入歧途。建議年輕人就業時要到合法正規的公司工作,一旦發現有違法犯罪情況的,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