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堵奶、漲奶都是催乳湯喝的不對惹的禍!

傳統觀點認為,不喝湯就不能下奶。很多媽媽們也會擔心,生產體力消耗過大,生完寶寶以後不能馬上有奶,不夠給寶寶喝怎麼辦?所以,早早就安排月嫂準備了“十全大補下奶湯”,

一來補身二來下奶。

但是,你知道嗎這些下奶湯,很可能會變成“堵奶湯”。要知道,乳腺分泌乳汁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從懷孕大概16-22周左右,乳腺就已經開始工作,它們產生少量的、但營養成分極高的初乳。

隨著寶寶出生,胎盤娩出,產後30-40個小時左右,乳腺開始大量產奶,

就像都市的下班高峰,這時交通壓力較大,有效的緩解手段是限制大貨車進入城市道路,讓小車有序地通行。

而所謂的”下奶湯“,容易改變乳汁中的脂肪結構,就像大貨車強行上路,讓不堪重負的交通出現更大的問題,可能塞車,也可能損壞路面,所以,在產後1-2周的下奶高峰期,新手媽媽清淡均衡的飲食,加上頻繁地哺喂,才是最好的下奶手段。

對於“下奶湯”,月嫂注意適量就好,

因為產婦喝太多了不但會在身上貼肥膘,還可能引發不必要的“堵奶”事件,適得其反哦。

一旦飲食不當隨之出現的往往是這樣讓人鬱悶的情況:

媽媽喝著下奶湯,一邊乳☆禁☆房脹痛不已,一邊又因為“奶少”而無奈的給孩子加奶粉!這時候,只能找專業的催乳師“通乳”。

月嫂一定要意下面兩個誤區

1、產後馬上拿下奶湯當水喝

媽媽在孕期的時候,為了給胎寶寶供應營養,

身體裡增加了很多水分。寶寶出生後,這些多餘的水分需要趕緊排出體外,這個時候很容易發生生理性腫脹。這時候下奶湯就不能一種接著一種了。

有人說,生完寶寶要等奶脹了才是有奶,才能給寶寶喂。可真到那時抱起孩子喂了,才發現:不會抱,喂得疼。

新媽媽的第一次嘗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母子二人的都需要更多時間來磨合。因此當新媽媽與寶寶配合還不太默契時,

乳☆禁☆房腫脹卻氣勢洶洶地出現了,這時就會發生“媽媽有奶,可是寶寶就是吸不出來”的狀況!

2、喝特別濃稠的下奶湯

很多人以為那種看起來很濃稠的白白的葷湯,下奶效果最好。其實並不是這樣,這些湯之所以濃稠,主要是因為湯裡含有大量的

那麼,這樣濃稠的下奶湯喝下去,真的能讓奶順暢地下來嗎?很可能適得其反。

母乳中各成分受媽媽飲食影響最大的就是脂肪了。

媽媽的飲食中脂肪含量過高的話,乳汁中的脂肪也會增加,變得愈發濃稠。這給乳汁移出增加了難度!

乳汁黏稠和生理性腫脹雙管齊下的結果,媽媽堵奶的風險就越來越大了。

一旦發覺有乳汁太過黏稠產生淤積的情況,最好就把下奶湯先停掉,請催乳師疏通下淤積的乳☆禁☆房,充分發動寶寶來“排除險情”。

下奶湯怎麼喝不堵奶?

產後一周以內,不建議喝油膩的葷湯,可以喝些瘦肉湯,蔬菜湯等。

產後一周之後,可以適當的、不過量的喝些不太油膩的湯。

可以喝些瘦肉湯,蔬菜湯等。

產後一周之後,可以適當的、不過量的喝些不太油膩的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