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怎樣計算電器每小時耗電量?原來這麼簡單,初中物理白學了

費不費電怎麼比較?這個很簡單,大多數人都清楚,無非就是看看誰的功率更大。但這功率與耗電量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特別是空調上的銘牌,上面寫了多少功率,究竟以哪個為標準呢?

一度電

電能的單位,國際標準為“千瓦時”,但口語中一般稱為“度”。

這個電能單位,實際上與溫度類似,都是人為規定的一個量。溫度中,將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並以此為標準,衡量其它溫度。

電能也是人為做了一個類似規定,看電能的單位也能看出來——功率為1000瓦的電器,工作一小時,所消耗的電能,即為1度電。

一度電能用多久?

既然如此,那用電量的多少,則與電器的功率息息相關。上文可知,1000W的電器,工作一小時耗電1度,那600W呢?則是600/1000=0.6度。

每小時耗電量=功率/1000

n小時的耗電量,則為每小時耗電量*n小時——600W的電風扇,持續運行半小時,所消耗的電量為600/1000*0.5=0.3度。

不穩定的耗電量

實際上,我們所計算出來的耗電量,都只是理想狀態下的。

實際工作中,影響設備耗電量的因素極多。例如溫度、濕度、老化程度等,哪怕是純電阻電路,也會由於各種原因而改變電阻大小,從而影響設備的功率和耗電量。

以電風扇為例,在啟動時或調解風速大小時,都會增加暫態耗電量,只不過這一部分時間較短,往往忽略不計。

我們常說的耗電與否,或廣告中那句“每晚僅需一度電”,都是指電器持續運行狀態下。如果空調整晚都在不停的開關,

恐怕10度電都打不住。

空調的耗電量

說起空調,就順帶提一句。空調銘牌上標注了很多功率,一般用來比較的,是“製冷量”的功率。同時,如果要計算耗電量,還應該結合能效標識▼

2010年以前,空調的能效標識分為5個級別,10年6月以後,能效標識分為3個等級。

等級越高(數位越小),能效比就越高。(並不是說等級越高越省電,而是耗能和做功的轉換率越高。換句話說,消耗同樣多的電能,能效等級越高,所做的功就越多。)

以上圖為例,製冷量為3300W,能效比為3.49。

首先要計算壓縮機的功率,壓縮機功率=製冷量/能效比。

上圖中空調壓縮機功率=3300/3.49=945.55。故而,該空調持續運行1小時,壓縮機需要消耗0.95度電。

但空調除了壓縮機,還有空調內機需要耗電,因此該空調的實際耗電量,在每小時1度電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