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前多點CEO林捷殺入無人便利店,簡24,要打造Amazon Go

新零售案例

告別多點以後 ,林捷會是無人便利店的收割者嗎?

核心導讀:

1.攝像頭+感應器模式,能否完美複製Amazon Go?

2.林捷為什麼認為現在的無人便利店只是“無人盒子” ?

3.連鮮食都可以無人售賣的“簡24”為何依舊要在店裡安排店員?

這是一片還沒裝修好的開放式辦公區域,它位於上海虹橋機場附近一座新開發的商業樓盤裡,雖然面積不小,但目前只能看到二十幾個員工在簡單的長條桌上埋頭苦幹,與其說這是一個初創公司的辦公場所,

不如拿倉庫來形容它更妥帖一些。此時,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正專注地盯著眼前的電腦螢幕,辦公桌就是一張大的會議桌,桌子正對面是一個白板,一副隨時都可能開會的既視感……

就在這樣一個看似簡陋的環境裡,說它孕育著中國版的Amazon Go,你肯定不信。

這裡的主人是無人便利店“簡24”的創始人兼CEO林捷。在今年六月份以前,他還是多點Dmall的CEO。在執掌多點一年多的時間裡,他讓多點從一個傳統商超單純的“跑腿公司”成功轉型為一個深入物美供應鏈的網上超市。

模式初顯成效時,他卻突然離職,七月就到上海操作無人便利店項目“簡24”,九月,第一家簡24無人便利店有望正式落地,林捷的這次切換跑道顯得低調但迅速。

9月6日,記者獨家披露了自己做的無人便利店專案—簡24。雖然無人便利店已經遍地開花,不過林捷顯然心氣很高,他見到記者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應該還沒有看到過真正的無人便利店,

你此前看到的只能叫‘無人盒子’!”

在林捷看來,只有面積在50—100平米的才叫便利店,而如今市面上流行的20平米左右的無人便利店只能叫“無人盒子”,所以,簡24從外觀上看,就是一家傳統便利店的模樣。

但讓記者始料未及的是,進入門店後,你發現簡24做得竟然是類似Amazon Go模式!其核心邏輯,是通過電腦視覺和複合感測器來驅動消費。

整個門店佈置了不少攝像頭和感應器,使用者購物流程就很像此前Amazon Go在宣傳片裡顯示的那樣:用戶掃碼開閘機門,然後進店選購商品,選完商品後直接拿貨走人……

2016年12月亞馬遜在其官網公佈無人便利店Amazon Go視頻

“我們的模式可能會比別人早兩到三年,三年時間裡要麼生要麼死,

死就死得壯烈,生就生如夏花!”林捷說。

1

無人便利店的另一種玩法

記者是第一位參觀簡24未裝修完的首家門店的媒體人,而在此之前,它已經在上海默默打磨了1個月。當記者第一眼看到這家門店的時候,感覺還是和其他無人店有明顯不同的特點。

話不多說,先上一張入口的閘機圖讓大家感受一下:

用戶打開簡24 APP,掃碼就可開門,進入店內,你會發現他的貨架和佈局和此前市面上的無人便利店完全不一樣。

那麼店裡怎麼知道用戶買了什麼商品呢?這就要靠攝像頭和貨架上的感應裝置。據瞭解,每一層貨架上都有幾個貨道,而每個貨道下面都裝有感應器,用戶拿走或者放回一件商品,都會觸發系統去匹配,一旦使用者拿走商品,那麼該商品同時會進入到APP內該用戶的購物車裡。這也是為什麼用戶出門掃碼就能結帳的原因。其核心邏輯,與Amazon Go如出一轍。

屋頂掛滿小的攝像頭

簡24的每件商品都實現了電子價簽,後臺統一管理,店員再不需要為更換價簽而重複工作了。

貨道和電子價簽。鮮食包括盒飯、三明治等,在門店我們可以看到,簡24要用四個大的冷風櫃來呈列足夠多的鮮食商品。

在選品上唯一與7-11、全家等不同的就是,簡24沒有關東煮這種現場製作的鮮食,“這是我我們目前缺失的一個品類,現在也在研究怎麼讓這款產品也做到無人。”

該店在選品方面力求精簡。簡24採購負責人在如數家珍地給,記者介紹自己的選品時,他指著兩款除濕劑十分遺憾的說:“這個系列還有一個玫瑰味兒的,因為只能上兩種,所以我忍痛把玫瑰味兒的舍掉了,其實這些品類都很好。”

所以,簡24在商品的採購和豐富度上與傳統便利店相差不大,這也決定了其後端的整個供應鏈體系都是傳統便利店模式,從選品到倉儲再到物流配送,傳統便利店該有的成本它都有。

在前端,因為運用了“感應器+攝像頭”的智慧設備,簡24直接降低了店內的人工成本。如果你認為簡24完全無人那也錯了,它依舊會在店裡安排店員,只是店員會比傳統便利店至少縮減一半,且因為技術的提升,店員的勞動力被真正解放,他們要做的事情從機械勞動改成服務,即做真正關懷用戶的事情。比如用戶在店裡的休息區,店員就可以免費端一杯熱水給他;用戶吃完剩下的餐具,店員就可以負責清理等。“如果有人一定會提高我的用戶體驗,那我為什麼一定要為了無人而無人呢?”林捷說。

雖然有人,但林捷表示,簡24的人力成本還是比傳統便利店降低了10個點。

3

與傳統便利店相比究竟改變了什麼?

這樣看下來,簡24做的就是對傳統便利店的改良升級,讓能夠實現無人化的環節全部無人化。

所以不同于很多無人便利店說的自己要做增量市場,林捷坦言自己做的就是存量市場,凡是7-11、全家能選址的地方,簡24也可以佈局,雖然看起來不容易,但林捷認為這個存量市場還很大,完全容得下自己這個新事物。

為此,林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上海有三千萬人口,便利店不到一萬家,一家便利店服務3000人,而日本一家便利店是服務兩千人左右。按照這個資料計算,上海能夠容納一萬五千家便利店,也就是還能開五千多家便利店,還不用說目前的一萬家店有60%-70%的是夫妻老婆店,具有改造潛力,所以林捷反問記者:“市場足夠大,我怕什麼呢?”

那麼相比于傳統便利店,簡24究竟改變了什麼呢?林捷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人力成本更低。

簡24比傳統便利店省了店長和店員,雖然簡24還要有店長和店員去做服務,但測算下來,店員可以比傳統便利店省一半,店長則是平均三家店安排一個店長,因為它是無人的,店長可以隨時離開門店。

“我們的店長和店員的職能跟傳統便利店會有很大的不同,我不能講太細,現在能說的就是:我們會更加專注於服務。”林捷說。

那麼節省了人力成本就真的會比傳統便利店的毛利更高嗎?對此林捷坦言,“節省的人力雖然能占到10個點,但因為第一年有硬體設備方面的投入,毛利很難做到比傳統便利店更高,但門店運營一年時間有望把硬體成本攤銷完,往後毛利的增長情況會很樂觀。”

其次,能做立體行銷。

第三,複製更簡單。

傳統便利店的一大難題就是複製起來比較慢,雖然有加盟,但是加盟也分為強加盟和弱加盟。如果是強加盟,那麼商品、選址等都要自己來,尤其是選人方面,因為一個服務差的加盟商會直接影響自己的品牌形象,因為技術好複製,但人是最難複製的,這也是7-11這樣的便利店巨頭在中國開店比較慢的重要原因,而弱加盟就是主要輸出品牌,其他對加盟商的管控會很弱,這樣的問題就可能是對服務品質的把控不太容易。

簡24的優勢是,首先,用戶直接在平臺上完成交易,現金流就掌握在自己手裡,加盟商做手腳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其次,門店只能售賣後臺系統錄入的商品,加盟商如果自己增加品類收銀系統就不會識別,這意味用戶拿這個商品無法收銀,所以簡24對加盟商商品的管控會更嚴格。此外,收銀環節也完全不用店員去做,那麼傳統便利店在複製時對加盟商服務碰到的一些問題,在簡24有可能避免,所以存在快速複製的可能性。

簡24首家門店在九月中下旬才能正式運營,相比其他做無人便利店的同行,簡24的落地似乎稍晚。但林捷毫不擔心:“新零售是一場馬拉松,關鍵在於你的模式是否選對,傳統便利店確實迎來了革新的時代,我希望我們做的事情能真正推動這個大趨勢。”

歡迎轉發訂閱,與薛老師一起探討連鎖qiao080654

用戶打開簡24 APP,掃碼就可開門,進入店內,你會發現他的貨架和佈局和此前市面上的無人便利店完全不一樣。

那麼店裡怎麼知道用戶買了什麼商品呢?這就要靠攝像頭和貨架上的感應裝置。據瞭解,每一層貨架上都有幾個貨道,而每個貨道下面都裝有感應器,用戶拿走或者放回一件商品,都會觸發系統去匹配,一旦使用者拿走商品,那麼該商品同時會進入到APP內該用戶的購物車裡。這也是為什麼用戶出門掃碼就能結帳的原因。其核心邏輯,與Amazon Go如出一轍。

屋頂掛滿小的攝像頭

簡24的每件商品都實現了電子價簽,後臺統一管理,店員再不需要為更換價簽而重複工作了。

貨道和電子價簽。鮮食包括盒飯、三明治等,在門店我們可以看到,簡24要用四個大的冷風櫃來呈列足夠多的鮮食商品。

在選品上唯一與7-11、全家等不同的就是,簡24沒有關東煮這種現場製作的鮮食,“這是我我們目前缺失的一個品類,現在也在研究怎麼讓這款產品也做到無人。”

該店在選品方面力求精簡。簡24採購負責人在如數家珍地給,記者介紹自己的選品時,他指著兩款除濕劑十分遺憾的說:“這個系列還有一個玫瑰味兒的,因為只能上兩種,所以我忍痛把玫瑰味兒的舍掉了,其實這些品類都很好。”

所以,簡24在商品的採購和豐富度上與傳統便利店相差不大,這也決定了其後端的整個供應鏈體系都是傳統便利店模式,從選品到倉儲再到物流配送,傳統便利店該有的成本它都有。

在前端,因為運用了“感應器+攝像頭”的智慧設備,簡24直接降低了店內的人工成本。如果你認為簡24完全無人那也錯了,它依舊會在店裡安排店員,只是店員會比傳統便利店至少縮減一半,且因為技術的提升,店員的勞動力被真正解放,他們要做的事情從機械勞動改成服務,即做真正關懷用戶的事情。比如用戶在店裡的休息區,店員就可以免費端一杯熱水給他;用戶吃完剩下的餐具,店員就可以負責清理等。“如果有人一定會提高我的用戶體驗,那我為什麼一定要為了無人而無人呢?”林捷說。

雖然有人,但林捷表示,簡24的人力成本還是比傳統便利店降低了10個點。

3

與傳統便利店相比究竟改變了什麼?

這樣看下來,簡24做的就是對傳統便利店的改良升級,讓能夠實現無人化的環節全部無人化。

所以不同于很多無人便利店說的自己要做增量市場,林捷坦言自己做的就是存量市場,凡是7-11、全家能選址的地方,簡24也可以佈局,雖然看起來不容易,但林捷認為這個存量市場還很大,完全容得下自己這個新事物。

為此,林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上海有三千萬人口,便利店不到一萬家,一家便利店服務3000人,而日本一家便利店是服務兩千人左右。按照這個資料計算,上海能夠容納一萬五千家便利店,也就是還能開五千多家便利店,還不用說目前的一萬家店有60%-70%的是夫妻老婆店,具有改造潛力,所以林捷反問記者:“市場足夠大,我怕什麼呢?”

那麼相比于傳統便利店,簡24究竟改變了什麼呢?林捷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人力成本更低。

簡24比傳統便利店省了店長和店員,雖然簡24還要有店長和店員去做服務,但測算下來,店員可以比傳統便利店省一半,店長則是平均三家店安排一個店長,因為它是無人的,店長可以隨時離開門店。

“我們的店長和店員的職能跟傳統便利店會有很大的不同,我不能講太細,現在能說的就是:我們會更加專注於服務。”林捷說。

那麼節省了人力成本就真的會比傳統便利店的毛利更高嗎?對此林捷坦言,“節省的人力雖然能占到10個點,但因為第一年有硬體設備方面的投入,毛利很難做到比傳統便利店更高,但門店運營一年時間有望把硬體成本攤銷完,往後毛利的增長情況會很樂觀。”

其次,能做立體行銷。

第三,複製更簡單。

傳統便利店的一大難題就是複製起來比較慢,雖然有加盟,但是加盟也分為強加盟和弱加盟。如果是強加盟,那麼商品、選址等都要自己來,尤其是選人方面,因為一個服務差的加盟商會直接影響自己的品牌形象,因為技術好複製,但人是最難複製的,這也是7-11這樣的便利店巨頭在中國開店比較慢的重要原因,而弱加盟就是主要輸出品牌,其他對加盟商的管控會很弱,這樣的問題就可能是對服務品質的把控不太容易。

簡24的優勢是,首先,用戶直接在平臺上完成交易,現金流就掌握在自己手裡,加盟商做手腳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其次,門店只能售賣後臺系統錄入的商品,加盟商如果自己增加品類收銀系統就不會識別,這意味用戶拿這個商品無法收銀,所以簡24對加盟商商品的管控會更嚴格。此外,收銀環節也完全不用店員去做,那麼傳統便利店在複製時對加盟商服務碰到的一些問題,在簡24有可能避免,所以存在快速複製的可能性。

簡24首家門店在九月中下旬才能正式運營,相比其他做無人便利店的同行,簡24的落地似乎稍晚。但林捷毫不擔心:“新零售是一場馬拉松,關鍵在於你的模式是否選對,傳統便利店確實迎來了革新的時代,我希望我們做的事情能真正推動這個大趨勢。”

歡迎轉發訂閱,與薛老師一起探討連鎖qiao08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