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藍莓小姐”到“影子第一夫人”:這個叫Conway的女人一手將特朗普送上總統寶座

美國當地時間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在華盛頓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這天也是前特朗普競選團隊經理、現任總統顧問凱莉安·伊莉莎白·康維(Kellyanne Elizabeth Conway)的50歲生日。

康維是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的幕後操盤手。

2016年8月,在特朗普競選面臨崩盤之際,康維正式擔任特朗普競選團隊經理,一舉扭轉頹勢,把特朗普送進了白宮,因此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領導總統競選團隊並獲勝的女性。

但她同時也備受爭議。因為在接受採訪中捏造了“鮑林格林大屠殺”(Bowling Green massacre);使用“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一詞為白宮新聞發言人關於參加特朗普就職典禮人數的虛假聲明做辯護;公然為特朗普長女伊萬卡經營的同名時尚品牌打廣告;以及在參加總統與傳統黑人學院負責人的會面時,

跪坐在橢圓形辦公室的沙發上擺弄手機等事件,她成為輿論抨擊的焦點。

近日,康維登上《紐約雜誌》三月刊封面。封面照片中,一頭金髮的她笑意盎然,望向右方,

下方一行白色標題赫然寫著“特朗普美國的真正第一夫人”(The True First Lady of Trump’s America)。

在大眾眼裡,康維巧舌如簧,善於與媒體過招,是特朗普高調的代言人。然而康維還有另一個不為眾人所知的更深層次的身份,即特朗普主義架構的奠基人之一,影響特朗普反移民倡議成型的核心人物。


羅塞塔石碑

特朗普採用的“反移民”競選策略被認為是他成功入主白宮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康維則是這項策略最為關鍵的奠基人。

特朗普在競選中,因拒絕美式政治正確而標新立異。他罵遍穆斯林、拉丁裔、非洲裔各族群,攻擊新移民,發表煽動性言論,力主在美國和墨西哥之間建隔離牆以阻止非法移民,並宣稱應“全面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

特朗普這種“粗俗的坦率”,

直接抓住中下層白人的痛點,直指底層白人對新移民搶佔低端工作崗位的憤怒,從而為他贏得廣泛草根階級的支持。

然而特朗普並非一直都是反移民的。

在2012年美國總統競選中,當時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威拉德·米特·羅姆尼(Willard Mitt Romney)對新移民採取強硬態度,稱非法移民都應離開美國,或申請美國公民身份前“自我驅逐出境”(self-deportation)。

對此,當時還是真人秀明星的特朗普在接受保守主義傾向媒體Newsmax採訪時,

抨擊羅姆尼的這項提議為“瘋狂的、糟糕的”,他認為羅姆尼“將因此失去拉丁裔的支持,亞裔的支持,以及所有受激勵而來到這個國家的人的支持。”

據曾任特朗普競選團隊首席執行官、現任白宮首席策略師與美國總統顧問史蒂芬·班農(Stephen Bannon)稱,是康維關於美國民眾對移民看法的洞察啟發了特朗普,繼而在競選策略中對移民問題做出重大調整,這一調整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特朗普最終成功獲選。

班農特別指出一份康維在2014年受一家反移民傾向組織委託而完成的民意調查結果,這份當時並不起眼的調查結果被班農認為是引領特朗普走向成功之路的“羅塞塔石碑”,是特朗普民粹主義競選綱領的重要支柱。

新澤西藍莓小姐

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康維曾經連續8年暑假在當地的一個藍莓農場打工。1984年,16歲的康維當選為新澤西藍莓小姐。20歲的時候,她又憑藉包裝藍莓速度敏捷獲得世界冠軍。康維認為這段經歷對她的職業素養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我對生活和工作的認知起始於這家農場,”康維在接受媒體採訪提到這段經歷時說道,“你的動作越快,賺得就越多。”

康維早在學生時期就投身於民調行業,1995年她成立了自己的民調公司,專注於女性消費趨勢調研。同時,她也涉足移民相關課題,自90年代以來,為包括移民研究中心、美國移民改革聯合會和反移民團體NumbersUSA等多家機構提供調研服務,而這些機構都清一色地主張降低美國移民人口水準。

作為民調專家的康維也認為共和黨可以通過對移民採取強硬手段來贏得選票。2006年,在一篇發表在美國保守派雜誌《國家評論》線上版(National Review Online)的博客裡,康維寫道:“移民問題是長期以來佔據談話廣播和廚房餐桌的主要議題,然而卻被兩個政黨都忽視了。”

在博客中,康維稱,她的調研發現,民眾對“加強邊境安全管理,加強移民法執行,鼓勵非法移民回家”這項政策表現出壓倒性的支持。

民粹主義

時間快進到2014年8月。在一份受NumbersUSA委託的民意調查結論中,康維寫道:“民眾對許多民粹主義移民政策表現出強烈共識,這些政策包括加強現有移民法的執行、限制非法移民獲得福利和工作機會以及減少合法移民把家庭成員帶到美國的能力。”

這份調查發現,約有四分之三的選民希望政府加強現有移民法的執行,這進一步印證了康維一直以來的主張。

康維在近期一次接受《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採訪時透露,她的主張不僅僅是基於多年以來的研究,更是因為自己作為新澤西人,對工薪階層有深刻的瞭解,他們大多數人和她的母親相似,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一輩子勞碌於低端工作崗位上。

“每次我去參加特朗普競選集會,我都在人群中看到那些伴隨我成長的面孔,”康維告訴《大西洋月刊》,“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集會上,我真的看見了認識的人。”

然而當時的共和黨仍朝著相反的方向努力。自從2012年,當時對移民問題採取強硬態度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僅獲得了27%西班牙裔投票,共和黨人就此進行反思,得出結論認為必須進行移民政策改革,放棄反移民立場,以獲得少數裔族的投票。

康維認為她的民意調查結果是對共和黨結論的有力反駁,她試圖讓這份民調結果引起關注。她在多個場合討論這份民調結果,甚至在一次共和黨募資活動中呼籲共和黨採用反移民立場,但都收效甚微。

班農的注意

當時只有兩家媒體對康維的這份民調結果進行了報導,其中一家就是當時班農擔任首席執行官的極右派新聞網布賴特巴特(Breitbart News)。

這份民調報告引起了班農的注意。

班農把康維的結論與另外一份由美國選舉預測網站RealClearPolitics選民分析師肖恩·特倫德(Sean Trende)研究出的選民調查報告結果相結合,得出了一個後來被證明奏效的競選策略:向工薪階級白人宣傳反移民立場。

特倫德通過對2012年總統選舉投票資料的深入挖掘發現,白人工人階級選民在2012年的總統選舉投票中大量留在家中,特別是“低階層、北部地方、偏遠地區的白人”,當時無論是“自由派”奧巴馬還是“風險投資家”羅姆尼,對他們來說都缺乏吸引力。

特侖德得出結論認為,移民改革或許是一個好辦法,但是還存在另外一條並不需要通過增加西班牙裔投票就能夠獲勝的途徑,那就是找到一個方法來贏得這部分“失蹤的白人選民。”

特朗普自參選以來就將矛頭對準墨西哥毒販和強☆禁☆姦犯,然而忽略了白人工人階級十分關注的就業問題,隨後特朗普不斷改進他的競選策略,到2015年8月,特朗普發佈的移民政策報告已經與康維和班農得出的競選策略十分相似。

對於康維來說,特朗普的最終勝選是對她長期洞察結論的最佳印證,也是對共和黨和民主黨秉持的精英共識的一次強有力反駁。

“影子第一夫人”

康維加入特朗普競選團隊之前,服務于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特德·克魯茲(Ted Cruz),在此期間,她領導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曾多次抨擊特朗普,稱他是“極端主義者“、“ 不屬於保守派”。

然而在克魯茲宣佈退選後,她就加入特朗普團隊,為特朗普搖旗呐喊。

她收拾前任競選經理留下的爛攤子,把特朗普塑造成受命於民的謙卑公僕。她一次次出現在媒體上,為特朗普政府發聲,駁斥特朗普批評者。據康維自己稱,儘管她不想成為白宮發言人,但是她在電視上已經至少說了120萬字。

在特朗普上任的兩個多月以來,作為總統顧問的康維已經成為特朗普政府不可或缺的一位成員,與幕僚長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首席戰略師班農被合稱為白宮“三駕馬車”。

在《紐約雜誌》三月刊的封面故事中,康維被稱為“美國的職能第一夫人”(functional first lady of the United States),《紐約雜誌》這樣形容康維:一個無處不在的總統的女性化身,她是特朗普意志的延伸,她比任何人都更加賣力地效力於特朗普。

康維在白宮的辦公室位於西翼三樓,這間辦公室歷任的主人包括奧巴馬時期白宮顧問賈芮特(Valerie Jarrett)、前總統小布希首席幕僚卡爾羅夫(Karl Rove)以及曾經的第一夫人希拉蕊·克林頓(Hillary Clinton)。

在接受《紐約雜誌》採訪時,康維曾多次提到,她享有無需事先通知就可以直接進入總統辦公室的特權。

“我們談話內容的百分之八十五將永遠不會被公開,這就像普通公司老闆和企業高管之間的關係一樣,”康維說道,“當我需要和他談話時,我只需要直接進入辦公室與他交談。”

這一調整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特朗普最終成功獲選。

班農特別指出一份康維在2014年受一家反移民傾向組織委託而完成的民意調查結果,這份當時並不起眼的調查結果被班農認為是引領特朗普走向成功之路的“羅塞塔石碑”,是特朗普民粹主義競選綱領的重要支柱。

新澤西藍莓小姐

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康維曾經連續8年暑假在當地的一個藍莓農場打工。1984年,16歲的康維當選為新澤西藍莓小姐。20歲的時候,她又憑藉包裝藍莓速度敏捷獲得世界冠軍。康維認為這段經歷對她的職業素養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我對生活和工作的認知起始於這家農場,”康維在接受媒體採訪提到這段經歷時說道,“你的動作越快,賺得就越多。”

康維早在學生時期就投身於民調行業,1995年她成立了自己的民調公司,專注於女性消費趨勢調研。同時,她也涉足移民相關課題,自90年代以來,為包括移民研究中心、美國移民改革聯合會和反移民團體NumbersUSA等多家機構提供調研服務,而這些機構都清一色地主張降低美國移民人口水準。

作為民調專家的康維也認為共和黨可以通過對移民採取強硬手段來贏得選票。2006年,在一篇發表在美國保守派雜誌《國家評論》線上版(National Review Online)的博客裡,康維寫道:“移民問題是長期以來佔據談話廣播和廚房餐桌的主要議題,然而卻被兩個政黨都忽視了。”

在博客中,康維稱,她的調研發現,民眾對“加強邊境安全管理,加強移民法執行,鼓勵非法移民回家”這項政策表現出壓倒性的支持。

民粹主義

時間快進到2014年8月。在一份受NumbersUSA委託的民意調查結論中,康維寫道:“民眾對許多民粹主義移民政策表現出強烈共識,這些政策包括加強現有移民法的執行、限制非法移民獲得福利和工作機會以及減少合法移民把家庭成員帶到美國的能力。”

這份調查發現,約有四分之三的選民希望政府加強現有移民法的執行,這進一步印證了康維一直以來的主張。

康維在近期一次接受《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採訪時透露,她的主張不僅僅是基於多年以來的研究,更是因為自己作為新澤西人,對工薪階層有深刻的瞭解,他們大多數人和她的母親相似,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一輩子勞碌於低端工作崗位上。

“每次我去參加特朗普競選集會,我都在人群中看到那些伴隨我成長的面孔,”康維告訴《大西洋月刊》,“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集會上,我真的看見了認識的人。”

然而當時的共和黨仍朝著相反的方向努力。自從2012年,當時對移民問題採取強硬態度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僅獲得了27%西班牙裔投票,共和黨人就此進行反思,得出結論認為必須進行移民政策改革,放棄反移民立場,以獲得少數裔族的投票。

康維認為她的民意調查結果是對共和黨結論的有力反駁,她試圖讓這份民調結果引起關注。她在多個場合討論這份民調結果,甚至在一次共和黨募資活動中呼籲共和黨採用反移民立場,但都收效甚微。

班農的注意

當時只有兩家媒體對康維的這份民調結果進行了報導,其中一家就是當時班農擔任首席執行官的極右派新聞網布賴特巴特(Breitbart News)。

這份民調報告引起了班農的注意。

班農把康維的結論與另外一份由美國選舉預測網站RealClearPolitics選民分析師肖恩·特倫德(Sean Trende)研究出的選民調查報告結果相結合,得出了一個後來被證明奏效的競選策略:向工薪階級白人宣傳反移民立場。

特倫德通過對2012年總統選舉投票資料的深入挖掘發現,白人工人階級選民在2012年的總統選舉投票中大量留在家中,特別是“低階層、北部地方、偏遠地區的白人”,當時無論是“自由派”奧巴馬還是“風險投資家”羅姆尼,對他們來說都缺乏吸引力。

特侖德得出結論認為,移民改革或許是一個好辦法,但是還存在另外一條並不需要通過增加西班牙裔投票就能夠獲勝的途徑,那就是找到一個方法來贏得這部分“失蹤的白人選民。”

特朗普自參選以來就將矛頭對準墨西哥毒販和強☆禁☆姦犯,然而忽略了白人工人階級十分關注的就業問題,隨後特朗普不斷改進他的競選策略,到2015年8月,特朗普發佈的移民政策報告已經與康維和班農得出的競選策略十分相似。

對於康維來說,特朗普的最終勝選是對她長期洞察結論的最佳印證,也是對共和黨和民主黨秉持的精英共識的一次強有力反駁。

“影子第一夫人”

康維加入特朗普競選團隊之前,服務于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特德·克魯茲(Ted Cruz),在此期間,她領導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曾多次抨擊特朗普,稱他是“極端主義者“、“ 不屬於保守派”。

然而在克魯茲宣佈退選後,她就加入特朗普團隊,為特朗普搖旗呐喊。

她收拾前任競選經理留下的爛攤子,把特朗普塑造成受命於民的謙卑公僕。她一次次出現在媒體上,為特朗普政府發聲,駁斥特朗普批評者。據康維自己稱,儘管她不想成為白宮發言人,但是她在電視上已經至少說了120萬字。

在特朗普上任的兩個多月以來,作為總統顧問的康維已經成為特朗普政府不可或缺的一位成員,與幕僚長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首席戰略師班農被合稱為白宮“三駕馬車”。

在《紐約雜誌》三月刊的封面故事中,康維被稱為“美國的職能第一夫人”(functional first lady of the United States),《紐約雜誌》這樣形容康維:一個無處不在的總統的女性化身,她是特朗普意志的延伸,她比任何人都更加賣力地效力於特朗普。

康維在白宮的辦公室位於西翼三樓,這間辦公室歷任的主人包括奧巴馬時期白宮顧問賈芮特(Valerie Jarrett)、前總統小布希首席幕僚卡爾羅夫(Karl Rove)以及曾經的第一夫人希拉蕊·克林頓(Hillary Clinton)。

在接受《紐約雜誌》採訪時,康維曾多次提到,她享有無需事先通知就可以直接進入總統辦公室的特權。

“我們談話內容的百分之八十五將永遠不會被公開,這就像普通公司老闆和企業高管之間的關係一樣,”康維說道,“當我需要和他談話時,我只需要直接進入辦公室與他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