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來了檢察官,村裡變了樣——記縣檢察院駐六硍鎮白花村第一書記裴偉

" inline="0">" inline="0">

“真是太感謝裴書記了,他讓我住上了新房子,入股合作社有了分紅,還在合作社找到了工作,今年順利脫貧了!” 貧困戶劉光華常常對身邊的親朋好友說。

2015年10月,裴偉作為浦北縣檢察院選派的“第一書記”,

來到六硍鎮白花村。面對這個交通不便,經濟落後,沒有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偏僻小村落,裴偉沒有退縮,他說:“黨組織把我派到這裡工作是對我的信任,我就要盡最大努力去完成,不辜負村民們的期望。”

" inline="0">

以身作則 強組織

" inline="0">

初到白花村,

裴偉就發現,白花村委班子比較渙散,開會經常遲到,班子成員之間矛盾重重,缺乏凝聚力和戰鬥力,帶頭致富能力不強。多年擔任檢察官的經驗讓裴偉深深明白,一個村要發展,村兩委班子和黨員的素質是關鍵。為了改變現狀,裴偉從村兩委班子的思想教育入手,規範村委幹部行為規範,落實崗位職責。在日常工作中,裴偉把任檢察官時的剛正不阿工作作風帶到了白花村,
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身邊的人。慢慢的,村兩委坐在一起談民情議民事的時候多了,遲到早退的現象少了……大家開始為村裡的發展出謀劃策。“裴書記來了後,我們村的變化非常大,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塘表村小組長羅明南見證了村兩委幹部從懈怠消極到積極主動作為的轉變過程。不僅如此,裴偉到了白花村以後,村民遇到麻煩、糾紛都喜歡來找他,而他總能從法、理的角度給予合理的解決辦法。

籌措資金 鋪新路

" inline="0">

白花村給裴偉留下第一印象的是這裡的道路,到處都是灰塵滾滾,坑坑窪窪,走在路上就像騎馬,修建水泥路是白花村民們最大的心願。“我來幫落實修建水泥路的事情,請大家相信我。”幫助村民完成修建水泥路的心願,

成為裴偉上任伊始的“第一個承諾”。很多村民對這位縣城派下來的檢察官承諾表示了懷疑,要知道村委對修水泥路的事情努力多年都落實不了,何況他才剛剛來到就能辦成?大家都認為他只是來這裡鍍鍍金,很快就走了。為了解決修路的資金,裴偉跑上跑下協調扶貧、交通、民政等部門爭取專案和資金。同時,他深入村屯協調修路擴建路基所涉及的土地、資金等問題,
並通過“一事一議”籌措資金30萬元,將原來6公里的路基擴大到4.5米以上,為專案的落地打下了基礎。“如果不是裴書記親自到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我們在籌措資金、修路佔用土地等問題是很難解決的。”白花村支書覃永東激動地說。

目前,白花村爭取到專案資金180多萬元,完成了6公里的道路硬化,白花村全部都通了水泥路,裴偉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轉變思路 富村民

" inline="0">

裴偉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他深知農民想致富、盼致富的心情。他通過深入調研、廣泛走訪,決定和廣西浦北縣流香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實施土地流轉發展中草藥和種植優質水稻,增加村民的經濟收入。為打消村民的顧慮,裴偉和村委幹部一起走村入戶,挨家挨戶做宣傳解釋工作,講解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好處,解答大家的疑惑,把政策講到了村民的心裡。他還邀請合作社的專家韋光平到村委開展中草藥種植培訓班,為廣大村民“充電”又 “輸血”。目前,發展中草藥種植基地50多畝,種植八角4000多畝,種植優質水稻800多畝,村民家庭經濟收入得到穩定增長。

為了發展集體經濟,裴偉將產業扶貧資金10萬元入股廣西浦北縣流香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年獲得了0.8萬元的分紅;將產業扶貧資金20萬元支持廣西浦北縣乾鐘生豬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生豬養殖,每年獲得1.7萬元的分紅;將產業扶貧資金和第一書記工作經費25萬元支持廣西六萬山元裕水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發展淡水龍蝦養殖,每年獲得2.125萬元分紅。在裴偉的努力下,白花村的集體經濟實現了質的飛躍,從以前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發展到現在每年有4.6萬元的收入。

新村落成 樂悠悠

" inline="0">

8月24日,白花村新村的36戶村民集體搬進了新家,一棟棟漂亮的小洋樓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走在新村,總能聽到村民感激的話語,看到村民幸福的笑臉。新村原是白花村的一個偏僻小村屯,規劃前家家僅僅是二、三間小瓦房,垃圾沒有專人清掃,污水隨意流淌,夏天蚊子也特別多。貧困戶劉光榮說:“裴書記來了以後,幫助我們規劃了新村,村民集中在一起建房節約了土地,還可以利用更多的土地發展經濟。現在還幫助我申請了1.9萬元的危房改造資金,圓了我的新房夢……”“下一步,我們要配套新村的服務實施,在村道兩旁修建綠化帶,在空地建設一個涼亭和運動場讓村民休閒納涼……”裴偉正在給村民描繪一幅新村的美麗藍圖。

“自從裴偉書記來到白花村後,這個昔日的貧困村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低窪不平的土路變成了寬敞平整的水泥路,一棟棟小洋樓拔地而起,通過土地流轉建設的中草藥種植基地已成為群眾增收的錢袋子,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了4萬元,今年23戶貧困戶已經全部達到了“八有一超” 的脫貧標準,村委也達到了“十一有一低於”的脫貧標準,將如期脫貧。”六硍鎮書記甯沖說,“真是來了檢察官,村裡變了樣啊!”

" inline="0">

裴偉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他深知農民想致富、盼致富的心情。他通過深入調研、廣泛走訪,決定和廣西浦北縣流香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實施土地流轉發展中草藥和種植優質水稻,增加村民的經濟收入。為打消村民的顧慮,裴偉和村委幹部一起走村入戶,挨家挨戶做宣傳解釋工作,講解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好處,解答大家的疑惑,把政策講到了村民的心裡。他還邀請合作社的專家韋光平到村委開展中草藥種植培訓班,為廣大村民“充電”又 “輸血”。目前,發展中草藥種植基地50多畝,種植八角4000多畝,種植優質水稻800多畝,村民家庭經濟收入得到穩定增長。

為了發展集體經濟,裴偉將產業扶貧資金10萬元入股廣西浦北縣流香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年獲得了0.8萬元的分紅;將產業扶貧資金20萬元支持廣西浦北縣乾鐘生豬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生豬養殖,每年獲得1.7萬元的分紅;將產業扶貧資金和第一書記工作經費25萬元支持廣西六萬山元裕水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發展淡水龍蝦養殖,每年獲得2.125萬元分紅。在裴偉的努力下,白花村的集體經濟實現了質的飛躍,從以前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發展到現在每年有4.6萬元的收入。

新村落成 樂悠悠

" inline="0">

8月24日,白花村新村的36戶村民集體搬進了新家,一棟棟漂亮的小洋樓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走在新村,總能聽到村民感激的話語,看到村民幸福的笑臉。新村原是白花村的一個偏僻小村屯,規劃前家家僅僅是二、三間小瓦房,垃圾沒有專人清掃,污水隨意流淌,夏天蚊子也特別多。貧困戶劉光榮說:“裴書記來了以後,幫助我們規劃了新村,村民集中在一起建房節約了土地,還可以利用更多的土地發展經濟。現在還幫助我申請了1.9萬元的危房改造資金,圓了我的新房夢……”“下一步,我們要配套新村的服務實施,在村道兩旁修建綠化帶,在空地建設一個涼亭和運動場讓村民休閒納涼……”裴偉正在給村民描繪一幅新村的美麗藍圖。

“自從裴偉書記來到白花村後,這個昔日的貧困村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低窪不平的土路變成了寬敞平整的水泥路,一棟棟小洋樓拔地而起,通過土地流轉建設的中草藥種植基地已成為群眾增收的錢袋子,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了4萬元,今年23戶貧困戶已經全部達到了“八有一超” 的脫貧標準,村委也達到了“十一有一低於”的脫貧標準,將如期脫貧。”六硍鎮書記甯沖說,“真是來了檢察官,村裡變了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