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八國聯軍侵華,南方各省要推舉李鴻章出任總統?

在清朝末年,朝政日益腐敗,早已沒有了昔日天朝上國的雄威。從1840年開始,西方列強不斷侵略,幾萬軍隊就可以橫掃大清幾十萬大軍,清政府基本上最後都只有割地賠款的份。

而且侵略規模越來越大,剛開始是英國,後來是英法,以後更是八國聯軍一起打來。英國和法國基本上是從廣東那邊開打,然後沿著海岸線北上,後來八國聯軍更是直接打進北京城,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的八國聯軍為何只打北方,而不敢攻擊南方的富庶之地?其實原因很簡單!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西班牙帝國、荷蘭殖民帝國、比利時王國十一國同時宣戰(歷史上沒有跟這麼多國家直接宣戰的政府吧,唯獨慈禧一人也)。

當時,清軍的主要兵力都部署在長江流域,所以清廷對十一國宣戰後,曾將宣戰詔書下達至各地方,以期獲得他們的出兵相助。但當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郵政大臣盛宣懷等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各行省的穩定,避免列強有藉口入侵;同時密議盤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測,當由李鴻章出任總統支撐局面。

後來,在張之洞給慈禧太后的奏章中,就直接說“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這個意思就是我們不跟你玩了,在逼我們我們就獨立)

隨後,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和廣東巡撫德壽(往後李鴻章北上議和,

由德壽署理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稱東南互保,另外陝西巡撫端方、四川總督奎俊雖然沒有加入東南互保,但是亦是支持東南互保。他們稱皇帝敕令是拳民脅持下的“矯詔、亂命”,“亂命”一詞是李鴻章精心選擇的政治術語,李鴻章深知“若不量力而輕於一試,恐數千年文物之邦,從此已矣”,故稱“此亂命也,粵不奉詔。”,在東南各行省違抗“支援義和團”的命令,以為“亂民不可用、邪術不可信,
兵釁不可開”“無論北方情形如何,請列國勿進兵長江流域與各省內地;各國人民生命財產,凡在轄區之內者,決依條約保護。”。

可見當時清政府對南方約束的吃力。在滿清軍隊抵抗不了八國聯軍,慈禧太后也只能逃到西安了。

東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實力派漢族人物首次公然聚眾反抗滿人朝廷,此事件雖使河北、山東以外的地區得以免於義和團之亂及八國聯軍戰亂的波及,但同時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掃地,其虛弱表露無遺,而各省亦因八國聯軍入侵而自覺需有自衛的武力需要,因此清廷治下各省及各實力人物由此開始軍閥化

東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實力派漢族人物首次公然聚眾反抗滿人朝廷,此事件雖使河北、山東以外的地區得以免於義和團之亂及八國聯軍戰亂的波及,但同時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掃地,其虛弱表露無遺,而各省亦因八國聯軍入侵而自覺需有自衛的武力需要,因此清廷治下各省及各實力人物由此開始軍閥化